一种无销轴结构咬切钳的头部月牙凸台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120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销轴结构咬切钳的头部月牙凸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销轴结构咬切钳的头部月牙凸台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无销轴结构咬切钳的头部月牙凸台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咬切钳主要用于膝关节修复半月板,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运动性创伤中最常见的骨科疾病,因其解剖位置复杂及个体变异大导致手术治疗难度相对较高,目前随着关节镜技术在临床上的逐渐发展,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

视野清晰及术后康复快等优点,正逐步成为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主要术式之一,在半月板成型术中咬切钳是不可缺少的手术器械

[0003]咬切钳头部采用
455
不锈钢,
455
材料的塑形

韧性都很大,在高温

高压下,不锈钢与其他金属的亲和性强,易产生粘附现象,并形成积削瘤,既加剧刀具磨损,又会出现撕扯现象而使已加工表面恶化,含碳量较低的马氏体不锈钢更为明显

切削不锈钢过程中的亲和作用,会使刀削间产生粘接

扩散,从而使刀具产生粘结磨损

扩散磨损,致使刀具前刀面产生月牙洼,切削刃还会形成微小的剥落和缺口;再加上不锈钢中的碳化物如
TiC
微粒硬度很高,切削时直接与刀具接触

摩擦,擦伤刀具,还有加工硬化现象,均使刀具磨损加剧

[0004]而且,咬切钳头上的月牙结构,左右两侧均有环形凹槽和凸起,月牙结构复杂,尺寸小,配合精密高,加工难度大,现有技术加工时,通常用分段加工方式得到的月牙结构,会使左右环形的尺寸和同轴度存在偏差,钳头安装后配合不牢靠,无法满足咬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销轴结构咬切钳的头部月牙结构加工方法,该方法可以一次性加工完成月牙结构,保证加工效率

精度和稳定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所述咬切钳的下钳管头部设有窗口,所述窗口的两侧壁上均设有向内部凸出的半弧形的月牙凸台;两个所述凸台为同心圆弧;两个所述凸台的圆心连线为中心线;
[0008]所述无销轴结构咬切钳的头部月牙凸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
对咬切钳的头部进行时效硬化,热处理温度
480

500℃

[0010]在加工凸台前,对
455
不锈钢咬切钳的头部进行时效硬化,热处理温度
480

500℃
,能增加咬切钳头部的硬度

一方面,加工时对刀具粘附小,延长刀具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凸台与上钳头活动配合,对咬切钳头部磨损大,提高咬切钳头部的硬度,能提高凸台的耐磨性,进而提高咬切钳的使用寿命

经时效硬化的材料加工中残余应力比较小,不容易变形;
[0011](2)
装夹工件,将咬切钳的下钳管装夹在五轴精雕机上;
[0012](3)
检测工件,检测工件在工装上装夹是否到位;
[0013](4)
检测立铣刀,运行程序,对下钳管头部进行开粗,形成所述窗口;
[0014](5)
检测环形铣刀Ⅰ,利用刀具检测仪在机检测刀具的磨损情况,判断刀具磨损是否超出限定值,如果超出刀具磨损量,机床自动报警,提示操作人员更换刀具;
[0015](6)
运行程序,加工外圆弧面,
[0016](7)
更换刀具为环形铣刀Ⅱ,再检测环形铣刀Ⅱ,检测步骤如步骤
(5)

[0017](8)
运行程序,加工内圆弧面;
[0018]所述环形铣刀Ⅰ和环形铣刀Ⅱ包括:切割部

连接部和杆部;所述杆部的顶端为圆锥台形,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杆部顶端的中心;所述切割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杆部连接;所述切割部与所述杆部形成倒
T
字形

[0019]本专利技术采用五轴精雕机一次装夹完成凸台的外圆弧面和内圆弧面的加工,加工内

外圆弧面采用环形铣刀

一次加工完成的好处,减少加工成本,功能

尺寸的一致性较好,上下钳口装配位置配合间隙
<5
μ
m。
另外,采用在机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刃口精加工刀具的圆角补偿,并在线补偿球刀轮廓偏差,下机后可直接配合

[0020]优选的,加工外圆弧面时环形铣刀Ⅰ的转动轴线重合于所述中心线;
[0021]加工内圆弧面时环形铣刀Ⅱ的转动轴线重合于所述中心线

[0022]优选的,所述凸台厚度为
0.6mm
;两个所述凸台之间的距离为
0.55mm。
[0023]优选的,上述加工方法还包括:抛光处理;
[0024]在加工中通过特制抛光纤维轮,对凸台部位进行抛光处理

[0025]为了提高月牙部位配合顺畅度,加工中采用特制抛光纤维轮,对凸台部位进行抛光处理

起到去除毛刺和锐边,降低粗糙度的目的

[0026]优选的,上述加工方法还包括:采用流体研磨清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毛刺

[0027]为了减少该部位加工因特征过小,无法实现普通机械抛光去锐边毛刺和粗糙度从
1.6
μ
m
降到
0.8
μ
m
的困难,考虑用流体研磨的方法对该位置进行处理

粗糙度从
1.6
μ
m
做到
0.8
μ
m
将极大地提高部件间相互配合时的顺滑性;同时因粗糙度降低,凸台表面残留液的储存减少,将产品高温高压灭菌带来的腐蚀隐患减低

[0028]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9]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加工成果为:上下钳口装配位置配合间隙
<5
μ
m
;采用在机检测系统,实现刃口精加工刀具的圆角补偿,并在线补偿球刀轮廓偏差,下机后可直接配合

[0030]采用此加工方法生产出的产品尺寸稳定,结构一致性好;工件一次装夹,避免了多次装夹的误差;产品制作过程中废品率低;刀具损耗小;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无销轴结构咬切钳的头部月牙凸台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切钳的下钳管头部设有窗口,所述窗口的两侧壁上均设有向内部凸出的半弧形的月牙凸台;两个所述凸台为同心圆弧;两个所述凸台的圆心连线为中心线;所述无销轴结构咬切钳的头部月牙凸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对咬切钳的头部进行时效硬化,热处理温度
480

500℃

(2)
装夹工件,将咬切钳的下钳管装夹在五轴精雕机上;
(3)
检测工件,检测工件在工装上装夹是否到位;
(4)
检测立铣刀,运行程序,对毛坯下钳管头部进行开粗,形成所述窗口;
(5)
检测环形铣刀Ⅰ,利用刀具检测仪在机检测刀具的磨损情况,判断刀具磨损是否超出限定值,如果超出刀具磨损量,机床自动报警,提示操作人员更换刀具;
(6)
运行程序,用环形铣刀Ⅰ加工外圆弧面,
(7)
更换刀具为环形铣刀Ⅱ,再检测环形铣刀Ⅱ,检测步骤如步骤
(5)
,;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翔胡小军徐淑芬陈晓峰季佳蕾胡铭楷傅正杨章跃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惠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