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起落架工艺转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0828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起落架工艺转轴,属于航空维修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起落架工艺转轴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维修
,涉及一种飞机起落架工艺转轴


技术介绍

[0002]飞机大修过程中,在装配调试后排故时,经常出现需分解起落架的情况

然而,分解后恢复安装起落架时,还需先分解襟翼,并且当起落架恢复装配后,还需重新调试襟翼,耗时特别长,影响整机装配周期,一直是车间生产的瓶颈

[0003]现阶段,飞机起落架安装时使用的工艺转轴,利用自身一端的锥型面将起落架转轴孔

原机垫片与飞机的前梁

主梁共6个孔校正为同轴完成转轴的假装试验

[0004]经现场调查了解,在恢复起落架装配前需分解襟翼的主要原因是,襟翼与外翼蒙皮之间间隙过小,起落架安装的工艺转轴无法通过,所以需要先分解襟翼然后进行起落架装配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飞机起落架工艺转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飞机起落架工艺转轴,意在解决起落架安装过程需分解襟翼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减少排故时长,缩短装配周期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飞机起落架工艺转轴,包括转轴壳体
1、
传动装置

导向轴3和端盖
9。
[0009]所述转轴壳体1由一方形壳体与其两侧的吊耳结构组成

[0010]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圆锥齿轮
A7、
圆锥齿轮
B8、
导向轴螺杆
4、
连接头
5、Ⅰ号轴承2和Ⅱ号轴承
6。
其中,圆锥齿轮
A7
共两个,分别安装在方形壳体上下两端的通孔上

且位于方形壳体内;圆锥齿轮
B8
共两个,分别安装在方形壳体两侧的通孔上

且位于方形壳体内;这四个圆锥齿轮相互啮合,组成十字形齿轮传导,下部的圆锥齿轮
A7
作为力矩输入,上部的圆锥齿轮
A7
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分别向横向的两个圆锥齿轮
B8
传导力矩

[0011]所述圆锥齿轮
A7
的轴端均依次安装有限位垫圈
11
和Ⅰ号轴承2,并利用方形限位垫片
12
对方形壳体的上下两端进行封闭,采用卡簧
10
对圆锥齿轮
A7
进行限位

[0012]所述圆锥齿轮
B8
的轴端均安装有Ⅱ号轴承6;所述连接头5为阶梯状结构,其一端从Ⅱ号轴承6内圈及圆锥齿轮
B8
中心孔中插入并通过连接销固定,中间大径部分为限位作用避免阶梯两端的零件窜动,另一端与导向轴螺杆4连接

[0013]所述导向轴3设有内螺纹通孔和外导向槽,其通过内螺纹通孔连接在导向轴螺杆4外部,外导向槽与机体上轴孔的导向键连接

[0014]所述端盖9安装在转轴壳体1前后两侧,用于侧方封闭以防止多余物进入机构造成结构卡滞以及方便进行维修更换零件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壳体1的尺寸根据起落架两个固定轴孔之间的尺寸设计,确保
转轴壳体能够方便在两轴孔之间安装拿取

转轴壳体优选尺寸:长度为
170mm
,最大宽度为
64mm
,最大高为
79.5mm
,总重量
2000g。
[0016]进一步的,所述圆锥齿轮
A7、
圆锥齿轮
B8
转向均为
90
°
,模数为
1.5
,传动比为1比
2。
[0017]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轴3的尺寸根据起落架轴孔尺寸确定,以满足轴孔配合要求

[0018]进一步的,所述圆锥齿轮
A7
的齿数为
18、
齿距为
1.5mm
;所述圆锥齿轮
B8
的齿数为
36、
齿距为
1.51mm。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大大缩减了排故周期,保证飞机修理质量;具有结构紧凑

操作方便

性能稳定

安全可靠的特点

具体地,
[0020]1)
体积小,能在轮舱内使用,利用起落架的两个转轴孔之间的空间就能完成假装试验

[0021]2)
强度高,转轴外部壳体采用一体加工,持久耐用

[0022]3)
稳定性强,利用双驱动伞齿的方式传动螺杆能够平稳的进行假装试验

[0023]4)
操作简单,两名工作者就可以完成假装试验,一名工作者稳定起落架,另一名工作者利用通用机轮驱动转轴完成假装试验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飞机起落架工艺转轴零件爆炸图

[0025]图2为飞机起落架工艺转轴零件装配图

[0026]图3为飞机起落架工艺转轴局部剖视图

[0027]图4为转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a)
为立体图,
(b)
为主视图,
(c)
为侧视图

[0028]图5为圆锥齿轮
A
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圆锥齿轮
B
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导向轴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导向轴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
10
为卡簧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转轴壳体;
2Ⅰ号轴承;3导向轴;4导向轴螺杆;5连接头;
6Ⅱ号轴承;7圆锥齿轮
A
;8圆锥齿轮
B
;9端盖;
10
卡簧;
11
限位垫圈;
12
方形限位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0036]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飞机起落架工艺转轴,包括转轴壳体
1、
传动装置

导向轴3和端盖
9。
[0037]如图4所示,转轴壳体1由一方形壳体与其两侧的吊耳结构组成,其长度为
170mm
,最大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飞机起落架工艺转轴,其特征在于,该工艺转轴包括转轴壳体
(1)、
传动装置和导向轴
(3)
;所述转轴壳体
(1)
由一方形壳体与其两侧的吊耳结构组成;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圆锥齿轮
A(7)、
圆锥齿轮
B(8)、
导向轴螺杆
(4)
和连接头
(5)
;其中,圆锥齿轮
A(7)
共两个,分别安装在方形壳体上下两端的通孔上

且位于方形壳体内;圆锥齿轮
B(8)
共两个,分别安装在方形壳体两侧的通孔上

且位于方形壳体内;这四个圆锥齿轮相互啮合,组成十字形齿轮传导,下部的圆锥齿轮
A(7)
作为力矩输入,上部的圆锥齿轮
A(7)
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分别向横向的两个圆锥齿轮
B(8)
传导力矩;所述连接头
(5)
一端与圆锥齿轮
B(8)
轴端连接,另一端与导向轴螺杆
(4)
连接;所述导向轴
(3)
设有内螺纹通孔和外导向槽,其通过内螺纹通孔连接在导向轴螺杆
(4)
外部,外导向槽与机体上轴孔的导向键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起落架工艺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齿轮
A(7)
的轴端均依次安装有限位垫圈
(11)
和Ⅰ号轴承
(2)
,并利用方形限位垫片
(12)
对方形壳体的上下两端进行封闭,采用卡簧
(10)
对圆锥齿轮
A(7)
进行限位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飞机起落架工艺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齿轮
B(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野李勇刚张迪王立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长丰实业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