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变频节能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024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变频节能控制电路,涉及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包括电源模块,用于供电;智能控制模块,用于信号接收和模块控制;变频调节模块,用于整流滤波和逆变调节并驱动电机模块;电压采样模块,用于电压采样并由过压判断模块进行过压判断,并在过压时控制电能传输模块的分压工作;电能传输模块,用于电能传输控制并为储能模块提供电能;双向电能控制模块,由智能控制模块控制,完成电能双向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变频节能控制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控制
,具体是一种智能变频节能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三相电机,一种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或者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设备,三相电机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行业中,需要高效率的变频器进行控制,以便提高三相电机的工作效率,为避免三相电机停止时产生的再生电能对变频器的影响,现有的三相电机控制中,会在变频器中采用泄放电路,由于无法合理的进行能源利用,导致变频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且存在一定的能源浪费,并且在变频器控制三相电机工作时,需要一定的启动时间,导致三相电机启动较慢,工作效率降低,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变频节能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变频节能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智能控制模块,变频调节模块,电机模块,电压采样模块,过压判断模块,电能传输模块,储能模块和双向电能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用于接入交流电能;智能控制模块,与所述变频调节模块

电能传输模块

双向电能控制模块

电压采样模块和过压判断模块连接,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并控制变频调节模块的整流工作和电能传输模块的电能传输状态,用于输出第一脉冲信号并控制变频调节模块的三相逆变工作,用于接收电压采样模块和过压判断模块输出的信号,用于输出第二脉冲信号和第五脉冲信号并分别控制双向电能控制模块的降压工作和升压工作,用于输出第三脉冲信号和第四脉冲信号并控制双向电能控制模块的电能传输工作;变频调节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和电机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一脉冲信号并对输入的电能进行整流滤波和逆变调节处理;电机模块,用于接收变频调节模块处理后输出的电能并调节三相电机的工作状态;电压采样模块,与所述变频调节模块连接,用于对变频调节模块整流后的电能进行电压采样并输出第一采样信号;过压判断模块,与所述电压采样模块连接,用于比较第一采样信号和设定过压阈值的大小,用于在过压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电能传输模块,与所述过压判断模块

电机模块

变频调节模块和储能模块连接,用于将变频调节模块和电机模块输出的电能进行整流处理并传输给储能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并控制电能的传输状态;储能模块,用于对输入的电能进行存储和释放;
双向电能控制模块,与所述储能模块和变频调节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第二脉冲信号将变频调节模块的电能进行降压处理并传输给储能模块,用于接收第三脉冲信号并将变频调节模块的电能直接传输给储能模块,用于接收第四脉冲信号并将储能模块释放的电能进行升压处理,用于接收第五脉冲信号并将升压后的电能定时传输给变频调节模块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接口;所述变频调节模块包括第一整流器

第一电容和第一逆变器;所述电机模块包括三相电机;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器;优选的,电源接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第一整流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第一整流的控制端和第一逆变器的控制端分别连接第一控制器的第二
IO
端和第四
IO
端,第一整流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一整流器的第二端输出端

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均接地,第一逆变器的第一输出端

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分别连接三相电机的第一相线

第二相线和第三相线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电压采样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优选的,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控制器的第一
IO
端和过压判断模块并通过第二电阻接地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电能传输模块包括第一功率管

第二功率管

第三功率管

第一电源

第三电阻

第四电阻

第一二极管

第一开关管

第三二极管

第四二极管和第五二极管;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储能装置;优选的,第一功率管的源极

第二功率管的源极和第三功率管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三相电机的第一相线

第二相线和第三相线,第一功率管的漏极

第二功率管的漏极和第三功率管的漏极分别连接第五二极管的阳极

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第三二极管的阴极

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五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储能装置的第一端,第一功率管的栅极

第二功率管的栅极和第三功率管的栅极均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并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第一电源和第开关管的集电极,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储能装置的第二端均接地,第一开关管的基极连接过压判断模块和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第二
IO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过压判断模块包括第一比较器

第六电阻

第一阈值装置和第二二极管;优选的,第一比较器的同相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一比较器的反相端连接第一阈值装置,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第一控制器的第三
IO
端和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开关管的基极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双向电能控制模块包括第五电阻

第四功率管

第五功率管

第二开关管;优选的,第四功率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并通过第五电阻连接第四功率管的栅极和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开关管的基极连接第一控制器的第五
IO
端和第六
IO
端,第四功率管的漏极连接第五功率管的源极,第五功率管的栅极连接第一控制器的第八
IO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双向电能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六功率管

第一电感和
第二电容;优选的,第六功率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功率管的漏极并通过第一电感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和储能装置的第一端,第六功率管的源极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第六功率管的栅极连接第一控制器的第七
IO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智能变频节能控制电路由智能控制模块控制变频调节模块完成对电机模块的驱动控制,在停止对变频调节模块的控制工作后,将由电能传输模块配合储能模块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智能变频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变频节能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智能控制模块,变频调节模块,电机模块,电压采样模块,过压判断模块,电能传输模块,储能模块和双向电能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接入交流电能;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所述变频调节模块

电能传输模块

双向电能控制模块

电压采样模块和过压判断模块连接,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并控制变频调节模块的整流工作和电能传输模块的电能传输状态,用于输出第一脉冲信号并控制变频调节模块的三相逆变工作,用于接收电压采样模块和过压判断模块输出的信号,用于输出第二脉冲信号和第五脉冲信号并分别控制双向电能控制模块的降压工作和升压工作,用于输出第三脉冲信号和第四脉冲信号并控制双向电能控制模块的电能传输工作;所述变频调节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和电机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一脉冲信号并对输入的电能进行整流滤波和逆变调节处理;所述电机模块,用于接收变频调节模块处理后输出的电能并调节三相电机的工作状态;所述电压采样模块,与所述变频调节模块连接,用于对变频调节模块整流后的电能进行电压采样并输出第一采样信号;所述过压判断模块,与所述电压采样模块连接,用于比较第一采样信号和设定过压阈值的大小,用于在过压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电能传输模块,与所述过压判断模块

电机模块

变频调节模块和储能模块连接,用于将变频调节模块和电机模块输出的电能进行整流处理并传输给储能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并控制电能的传输状态;所述储能模块,用于对输入的电能进行存储和释放;所述双向电能控制模块,与所述储能模块和变频调节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第二脉冲信号将变频调节模块的电能进行降压处理并传输给储能模块,用于接收第三脉冲信号并将变频调节模块的电能直接传输给储能模块,用于接收第四脉冲信号并将储能模块释放的电能进行升压处理,用于接收第五脉冲信号并将升压后的电能定时传输给变频调节模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变频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接口;所述变频调节模块包括第一整流器

第一电容和第一逆变器;所述电机模块包括三相电机;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器;所述电源接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第一整流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第一整流的控制端和第一逆变器的控制端分别连接第一控制器的第二
IO
端和第四
IO
端,第一整流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一整流器的第二端输出端

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一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均接地,第一逆变器的第一输出端

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分别连接三相电机的第一相线

第二相线和第三相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变频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采样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控制器的第一
I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国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