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抱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9834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形抱罐车,包括前车头、后车架、大臂和大臂油缸,所述前车头与后车架的前端连接,所述大臂的后端与后车架的后端铰接,所述大臂油缸一端与后车架铰接,另一端与大臂铰接,所述后车架的后端和所述大臂均为开口向后的U形框架。该U形抱罐车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自重轻、承载稳定可靠、整车重心低、起罐作业运行轨迹高度低、作业效率高、安全性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物流中用于运输厂内的渣罐的设备,尤其涉及U形抱罐车。
技术介绍
抱罐车是冶金企业用于转运和处理高温炉渣的专用设备,是渣处理工艺中的关键 运输设备之一,属于无轨运输设备的范畴,它既是一种特种车辆,又是作为渣处理作业线上 的主要生产设备。它与铁路等有轨运输相比具有投资少、占地小、机动灵活的特点,在国内 外冶金企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抱罐车作业时,由于工作机构运动及渣罐的摆动对抱 罐车液压系统产生的冲击是相当大的,这就对抱罐车的液压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 求。由于抱罐车所运输的炉渣的温度一般在1000°c以上,一旦发生渣罐倾覆,使内载的炉渣 流出,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在作业时液压管路由于冲击而破裂,则位于抱罐车之上的渣罐将 可能失去控制,进而造成机器的损坏,甚至使渣罐倾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目前,公知的抱 罐车是由前车头、后车架、以及后车架上的工作机构组合而成,现有的抱罐车普遍存在着重 心过高、渣罐装卸行程长、装卸时间长、对起罐油缸要求高、保护功能不全、对厂内净空高度 要求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 自重轻、承载稳定可靠、整车重心低、起罐作业运行轨迹高度低、作业效率高、安全性好的U 形抱罐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U形抱罐车,包括前车头、后车架、大臂和大臂油缸,所述前车头与后车架的 前端连接,所述大臂的后端与后车架的后端铰接,所述大臂油缸一端与后车架铰接,另一端 与大臂铰接,所述后车架的后端和所述大臂均为开口向后的U形框架。所述后车架后端的U形框架由一扁形方梁与两件边梁组焊而成,所述大臂的U形 框架由一横梁与两件侧臂组焊而成,各侧臂分别与一边梁铰接,所述大臂油缸设有两件,两 件大臂油缸分设于大臂两侧,各大臂油缸一端与侧臂铰接,另一端与边梁铰接。所述各侧臂上装设有挂钩和挂钩油缸,所述挂钩铰接于侧臂中部,所述挂钩油缸 一端与挂钩铰接,另一端铰接于侧臂的后端部。所述侧臂上设有第一耳板,所述后车架上设有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与第二耳 板之间连接有钢丝绳。所述横梁中部设有楔形的渣罐限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后车架的后端和大臂设为开口向后 的U形框架结构,大大简化了后车架的结构,减少了后车架的用材,减轻了车体自重;同时 起罐高度降低,且起罐后渣罐重心高度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转向灵活性,特别适合在出 入口限高较低、空间相对狭小的厂房使用;本技术的U形抱罐车在降低产品造价的同时仍能够保证车体的结构强度,使产品更加经济实用。通过挂钩油缸推动挂钩旋转的方式 起罐,起罐行程缩短,减少了起罐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对液压油缸的需 求,可使用更小的液压油缸作为挂钩油缸,节省了制造成本。大臂的侧臂与后车架之间连有 钢丝绳,钢丝绳在倾倒炉渣时起到保护作用,万一大臂油缸失效,钢丝绳可及时拉紧大臂, 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确保生产安全。大臂的横梁中部设有楔形的渣罐限位块,用于在倾倒炉 渣时对渣罐进行限位,使渣罐随大臂一起倾翻。本技术的U形抱罐车结构简单紧凑、承 载稳定可靠、操作简易轻便、作业效率高、安全性好、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U形抱罐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U形抱罐车处于起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U形抱罐车处于倒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U形抱罐车的俯视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前车头;2、后车架;3、大臂;4、大臂油缸;5、挂钩;6、钢丝绳;7、渣罐限位块;8、 挂钩油缸;10、渣罐;21、方梁;22、边梁;23、第二耳板;31、横梁;32、侧臂;33、第一耳板。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4示出了本技术U形抱罐车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前车头1、后车架2、 大臂3和大臂油缸4,前车头1与后车架2的前端连接,大臂3的后端与后车架2的后端铰 接,大臂油缸4 一端与后车架2铰接,另一端与大臂3铰接,后车架2的后端和大臂3均为 开口向后的U形框架,这种结构去除了现有抱罐车中后车架2上的平台、尾梁、后支腿等,大 大简化了后车架2,减少了后车架2的用材,减轻了车体自重;在起罐时,渣罐10不再需要 升至现有抱罐车中的平板上方,只需在后车架2的U形框架所围成的空间内将渣罐10举起 少量高度,使渣罐10脱离地面即可,起罐高度的要求降低,在起罐后渣罐10重心高度低,为 U形抱罐车的行驶安全性和转向灵活性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适合在出入口限高较低、空间 相对狭小的厂房使用;本技术的U形抱罐车在降低产品造价的同时仍能够保证车体的 结构强度,使产品更加经济实用。本实施例中,后车架2后端的U形框架由一扁形方梁21与两件边梁22组焊而成, 大臂3的U形框架由一横梁31与两件侧臂32组焊而成,各侧臂32分别与一边梁22铰接, 大臂油缸4设有两件,两件大臂油缸4分设于大臂3两侧,各大臂油缸4 一端与侧臂32铰 接,另一端与边梁22铰接,两件侧臂32为中空结构,各侧臂32内装设有一件挂钩5和一件 挂钩油缸8,挂钩5铰接于侧臂32中部,挂钩油缸8 —端与挂钩5铰接,另一端铰接于侧臂 32的后端部。挂钩油缸8伸缩时可以驱动挂钩5绕侧臂32中部的铰接点转动,通过挂钩油 缸8推动挂钩5旋转的方式起罐,起罐行程缩短,减少了起罐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 且降低了对液压油缸的需求,可使用更小的液压油缸作为挂钩油缸8,节省了制造成本。大 臂3的横梁31中部设有楔形的渣罐限位块7,用于在倾倒炉渣时使渣罐10随大臂3 —起倾 翻,从而达到倾倒炉渣的作用。侧臂32上设有第一耳板33,后车架2于中部钢管上设有第 二耳板23,第一耳板33与第二耳板23之间连接有钢丝绳6,该钢丝绳6在倾倒炉渣时起到4保护作用,万一大臂油缸4失效,钢丝绳6可及时拉紧大臂3,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确保生产 安全。本技术的U形抱罐车结构简单紧凑、承载稳定可靠、操作简易轻便、作业效率高、 安全性好、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工作原理起罐前,先将U形抱罐车倒退至渣罐10的放置处,使渣罐10位于后车 架2和大臂3的U形半开放式区域中,并使挂钩5与渣罐10上的支耳相接触。起罐时,将挂 钩油缸8伸出,由挂钩油缸8推动挂钩5旋转,挂钩5旋转时缓缓将渣罐10的支耳托起,挂 钩油缸8完全伸出后,渣罐10完全脱离地面,起罐高度远低于现有抱罐车的起罐高度要求, 渣罐10升起后的重心降低,减少了起罐行程和作业时间,使抱罐车的行驶更安全和转向更 灵活,此时可以启动车辆将渣罐10送至目的地。倾翻倒渣时,将大臂油缸4伸出,大臂3绕 后车架2上的铰接点转动,并在渣罐限位块7的配合下使渣罐10随之倾翻,同时,万一大臂 油缸4失效,钢丝绳6可及时拉紧大臂3,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确保生产安全。倾倒完毕后, 将大臂油缸4收回,大臂3随之收回,将车辆运行到卸罐点。放罐时,将挂钩油缸8收回,由 挂钩油缸8拉动挂钩5回转,挂钩5回转时缓缓将渣罐10放置到地面上,当挂钩5与渣罐 10上的支耳脱离时,即可将车辆驶离,渣罐10与车辆脱离,从而实现放罐。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U形抱罐车,包括前车头(1)、后车架(2)、大臂(3)和大臂油缸(4),所述前车头(1)与后车架(2)的前端连接,所述大臂(3)的后端与后车架(2)的后端铰接,所述大臂油缸(4)一端与后车架(2)铰接,另一端与大臂(3)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2)的后端和所述大臂(3)均为开口向后的U形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忠贵彭劲松陈志强姜贺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凯瑞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