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场效应管的恒流载波型低噪电荷前置放大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场效应管的恒流载波型低噪电荷前置放大电路
。
技术介绍
[0002]在核电站现场有许多高温管道通过法兰连接,法兰上面采用螺栓拧紧方式,但长时间的运行和流体的震动会导致法兰的螺栓出现松动,进而导致泄漏后出现安全事故
。
针对此问题,现有的一种方式是通过振动传感器检测管道的加速度,如果当有螺丝松动,其感应的信号与螺栓拧紧的信号有区别,通过采集和数据分析,可以判定螺栓的松动情况,进而指导核电站现场运行和维护
。
而电荷前置放大电路作为连接在传感器和振动采集设备之间的放大电路,其现有的电荷前置放大电路在带宽
、
幅度和灵敏度上难以满足要求,而且,当前的电荷前置放大电路基本都是采用进口模块,不利于器件的自主可控和国产化
。
[000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只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场效应管的恒流载波型低噪电荷前置放大电路,解决了现有电荷前置放大电路存在的不足
。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场效应管的恒流载波型低噪电荷前置放大电路,它包括输入保护模块
、
静态工作点设定模块
、
反馈网络 >、
宽供电适应模块和参数保存模块;
[0006]所述输入保护模块与静态工作点设点模块和宽供电适应模块连接,所述宽供电适应模块与静态工作点设点模块和参数保存模块连接;所述反馈网络与静态工作点设点模块和宽供电适应模块连接
。
[0007]所述静态工作点设点模块包括三极管
Q4
,场效应管
T1
,电容
C1、C2、C5、C6
和
C7
,电阻
R1、R2、R4
和
R9
,二极管
D3
和
D5
;
[0008]所述场效应管
T1
的栅极和输入保护模块以及成并联关系的电容
C7
和电阻
R8
连接,电容
C7
和电阻
R8
的另一端与电容
C1
和
C2
以及电阻
R1
和
R2
连接,电容
C1
和电阻
R1
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
T1
的漏极与三极管
Q4
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
D3
和
D5
串联后接地,二极管
D3
的另一端和电阻
R4
与三极管
Q4
的基极连接,且在电阻
R4
和三极管
Q4
的基极之间并联有接地的电容
C5
和
C6
,电阻
R4
的另一端与电容
C2
和电阻
R2
以及输入保护模块连接;场效应管
T1
的源极连接电阻
R9
后接地
。
[0009]所述宽供电适应模块包括三极管
Q1、Q3
和
Q4
,电阻
R3、R5
和
R6
,电容
C3
和二极管
D1
;所述三极管
Q4
的发射极分别与三极管
Q1
和
Q3
的基极以及电阻
R5
和电容
C3
连接,电阻
R5
和电容
C3
的另一端与输入保护模块连接;三极管
Q3
的集电极通过电阻
R6
与输入保护模块连接,三极管
Q3
的发射极与三极管
Q4
的基极连接;三极管
Q1
的发射极通过电阻
R3
与输入保护模块
连接,集电极接地;二极管
D1
一端与输入保护模块连接,另一端与参数保存模块连接
。
[0010]所述输入保护模块包括二极管
D4
和
D6
;二极管
D4
和
D5
与场效应管
T1
的栅极并联,二极管
D6
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
D4
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
R4、R6、R5、R3、R2
,电容
C2、C3
以及二极管
D1
连接
。
[0011]所述反馈网络包括并联的电容
C8
和电阻
R10
,电容
C8
和电阻
R10
的一端与场效应管
T1
的栅极连接,另一端与输入保护模块连接
。
[0012]所述参数保存模块包括二极管
D2、
电阻
R7
和存储芯片
Q2
;二极管
D2
的一端与二极管
D1
连接,另一端与
Q2
的
GND
端口连接,电阻
R7
连接在
Q2
的
GND
端口和
IO
端口之间,且
IO
端口接地
。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种基于场效应管的恒流载波型低噪电荷前置放大电路,具有全国产化
、
低噪声高灵敏放大
、
宽工作电流
、
宽带宽,耐高温耐辐照等特点
。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示意图
。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
、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
因此,以下结合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
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场效应管的恒流载波型低噪电荷前置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输入保护模块
、
静态工作点设定模块
、
反馈网络
、
宽供电适应模块和参数保存模块;所述输入保护模块与静态工作点设点模块和宽供电适应模块连接,所述宽供电适应模块与静态工作点设点模块和参数保存模块连接;所述反馈网络与静态工作点设点模块和宽供电适应模块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场效应管的恒流载波型低噪电荷前置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工作点设点模块包括三极管
Q4
,场效应管
T1
,电容
C1、C2、C5、C6
和
C7
,电阻
R1、R2、R4
和
R9
,二极管
D3
和
D5
;所述场效应管
T1
的栅极和输入保护模块以及成并联关系的电容
C7
和电阻
R8
连接,电容
C7
和电阻
R8
的另一端与电容
C1
和
C2
以及电阻
R1
和
R2
连接,电容
C1
和电阻
R1
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
T1
的漏极与三极管
Q4
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
D3
和
D5
串联后接地,二极管
D3
的另一端和电阻
R4
与三极管
Q4
的基极连接,且在电阻
R4
和三极管
Q4
的基极之间并联有接地的电容
C5
和
C6
,电阻
R4
的另一端与电容
C2
和电阻
R2
以及输入保护模块连接;场效应管
T1
的源极连接电阻
R9
后接地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场效应管的恒流载波型低噪电荷前置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宽供电适应模块包括三极管
Q1、Q3
和
Q4
,电阻
R3、R5
和
R6
,电容
C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涛,
申请(专利权)人:仪科模拟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