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置缓冲结构、悬置结构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悬置缓冲结构
、
悬置结构及车辆
。
技术介绍
[0002]悬置用于连接车架和动力总成,由于行驶过程中路面的起伏,汽车车架会发生振动,动力总成运行本身会发生振动,因此,悬置对于车架和动力总成具有双向衰减振动的作用,从而减少低频噪声的产生,保证车内驾乘人员的舒适度
。
[0003]但现有的悬置产品,产品组件生产工艺复杂,疲劳耐久性差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悬置缓冲结构,所述悬置缓冲结构的生产工艺更加简单,疲劳耐久性好
。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悬置缓冲结构,包括:
[0007]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
[0008]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夹设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由所述第一端板向所述第二端板的方向,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弹性件
、
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
[0009]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端板
、
所述第一弹性件
、
所述第二弹性件
、
所述第三弹性件和所述第二端板;
[0010]其中,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外周面用于与动力总成端支架连接,所述紧固件用于与所述车架端连接
。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件至少部分支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悬置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板
(10)
和第二端板
(20)
;弹性组件
(30)
,所述弹性组件
(30)
夹设于所述第一端板
(10)
和所述第二端板
(20)
之间,由所述第一端板
(10)
向所述第二端板
(20)
的方向,所述弹性组件
(30)
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弹性件
(301)、
第二弹性件
(302)
和第三弹性件
(303)
;紧固件
(40)
,所述紧固件
(40)
穿设于所述第一端板
(10)、
所述第一弹性件
(301)、
所述第二弹性件
(302)、
所述第三弹性件
(303)
和所述第二端板
(20)
;其中,所述第二弹性件
(302)
的外周面用于与动力总成端支架
(70)
连接,所述紧固件
(40)
用于与车架端
(80)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
(301)
至少部分支撑于所述动力总成端支架
(70)
与所述第一端板
(10)
之间;和
/
或,所述第三弹性件
(303)
至少部分支撑于所述动力总成端支架
(70)
与所述第二端板
(20)
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管
(50)
,所述内管
(50)
设于所述紧固件
(40)
和所述弹性组件
(30)
之间,所述第一端板
(10)
和所述第二端板
(20)
分别止抵于所述内管
(50)
的轴向两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置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管
(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钊,陈瑾妍,佘振成,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