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低碳型沥青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8965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低碳型沥青路面结构,以解决降低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潮湿损坏风险并提高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低碳型沥青路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绿色低碳型沥青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在沥青路面的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把沥青混合料加热至
150℃

170℃
,此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至空气中,因此降低沥青路面生产时的拌和及施工温度,节约沥青等自然资源以实现施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十分重要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随着高速公路的大量建设,沥青路面施工中产生的碳排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为响应减碳

节能的发展目标,亟需一种新型的低碳沥青路面结构,来使道路工程领域逐渐朝着绿色

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0003]温拌沥青混凝土
(Warm

Mix Asphalt,WMA)
技术通过使用特定添加剂,使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施工温度降低达
30℃

50℃
,带来极大的节能减排效益,目前已在我国大量推广应用

但是,温拌沥青混凝土技术存仍在以下技术问题有待解决:由于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施工温度较低,集料未完全烘干,增大了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潮湿敏感性和潮湿损坏风险

添加剂的使用,提高了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车撤敏感性,在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车撤,影响路面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将提供一种绿色低碳型沥青路面结构,以解决降低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潮湿损坏风险并提高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一种绿色低碳型沥青路面结构,包括: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沥青稳定碎石透水基层,所述沥青稳定碎石透水基层铺设于所述水泥稳定土底基层上方;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所述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铺设于所述粒料型垫层上方,并且,所述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松铺系数为
1.3

1.5。
[0006]可选的,所述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机械摊铺且松铺系数为
1.3

1.4。
可选的,所述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机械摊铺且松铺系数为
1.35

1.4。
可选的,所述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机械摊铺且松铺系数大于
1.35。
[0007]可选的,所述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由从下往上依次摊铺的温拌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温拌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和温拌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构成;其中,所述温拌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由粗粒式温拌沥青混凝土构成,所述温拌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由中粒式温拌沥青混凝土构成,所述温拌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由细粒式温拌沥青混凝土构成

[0008]可选的,所述沥青稳定碎石透水基层的最大公称粒径为
13.2mm、16mm

19mm。
[0009]沥青稳定碎石透水基层由具有一定透水性的沥青稳定碎石构成,类似于填隙碎石,但在铺筑时会洒浇少量沥青于碎石层中,促进碎石层压实成型的一种填隙碎石结构层体,更有利于增加密实度,提高稳定性

通常,在路面结构中,沥青稳定碎石作为垫层铺设在基层与土基之间

本技术中,将具有一定透水性的沥青稳定碎石所构成的沥青稳定碎
石透水基层铺设在水泥稳定土底基层上,既保证了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排湿,同时对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更稳定的支撑,有助于避免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上产生车撤

松铺系数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已知重要技术参数,表示温拌沥青混凝土松铺厚度与压实厚度的比值,可反映温拌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情况

本技术中,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松铺系数较大,进一步保证了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在沥青稳定碎石透水基层上的平整性和稳定性

由此,降低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潮湿损坏风险并提高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技术的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1]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技术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说明书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绿色低碳型沥青路面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清楚

完整的说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技术

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0014]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此外,在可能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及有关的组合均可以被赋予特定的技术主题而被相关专利所保护

[0015]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通常仅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专利保护的范围

[0016]关于本说明书中术语和单位:本说明书及相应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此外,其他相关术语和单位,均可基于本说明书提供相关内容得到合理的解释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绿色低碳型沥青路面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述,绿色低碳型沥青路面结构,由从下往上依次为:水泥稳定土底基层
1、
沥青稳定碎石透水基层
2、
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
3。
所述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3由从下往上依次摊铺的温拌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31、
温拌沥青混凝土中面层
32
和温拌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33
构成

所述温拌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31
由粗粒式温拌沥青混凝土构成,所述温拌沥青混凝土中面层
32
由中粒式温拌沥青混凝土构成,所述温拌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33
由细粒式温拌沥青混凝土构成

[0018]上述粗粒式温拌沥青混凝土

中粒式温拌沥青混凝土和细粒式温拌沥青混凝土的粒径类别划分参考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绿色低碳型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沥青稳定碎石透水基层,所述沥青稳定碎石透水基层铺设于所述水泥稳定土底基层上方;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所述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铺设于所述沥青稳定碎石透水基层上方,并且,所述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松铺系数为
1.3

1.5。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型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机械摊铺且松铺系数为
1.3

1.4。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型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拌沥青混凝土面层松铺系数为
1.35

1.4。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凡江帆严琼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