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8709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6
一种术后康复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术后康复训练装置不便于调节训练强度的问题;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盒,控制盒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
,特别是一种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瘤手术指针对引起不适的脑内肿瘤采用手术等方法进行切除,在最大程度上恢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患者在脑内肿瘤的影响下可能会导致腿部神经被压迫,不能正常行走,当脑内肿瘤术后切除后,因为之前的神经压迫被释放,腿部神经正常恢复,但是也需要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才可以正常的进行行走,同时因为术后有段康复期,需要较长时间住院卧床观察,长时间的卧床也会导致腿部肌肉的退化,因此需要进行物理训练,使腿部的功能进行康复

[0003]现有的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
[0004]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只是具有简单的辅助训练功能,不便于根据患者身体的恢复程度对训练强度进行调节,训练强度较低起不到锻炼效果,训练强度较高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术后康复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术后康复训练装置不便于调节训练强度的问题

[0006]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盒,控制盒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
T
形的滑板,两个滑板相背端分别经多个弹簧与其对应侧的控制盒侧壁连接,控制盒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上经花键同轴滑动连接有滑筒,滑筒上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的凸轮,凸轮外缘面与滑板接触,自前向后凸轮的直径依次减小,转轴前端设有转盘,转盘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前后贯通的腰型槽,控制盒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连杆,连杆前端伸出其对应侧的腰型槽且设有贯穿控制盒的踏板

[000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0008]可根据患者身体恢复的状况,对腿部的训练强度进行调节,使训练强度契合患者身体的康复情况,使患者进行腿部训练时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有助于患者腿部肌力的快速恢复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10]图2是本技术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0011]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0012]图4是本技术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0013]图5是本技术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0014]图6是本技术的剖切后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底板1,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盒2,控制盒2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
T
形的滑板3,两个滑板3相背端分别经多个弹簧与其对应侧的控制盒2侧壁连接,控制盒2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4,转轴4上经花键同轴滑动连接有滑筒5,滑筒5上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的凸轮6,凸轮6外缘面与滑板3接触,自前向后凸轮6的直径依次减小,转轴4前端设有转盘7,转盘7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前后贯通的腰型槽8,控制盒2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连杆9,连杆9前端伸出其对应侧的腰型槽8且设有贯穿控制盒2的踏板
10。
[0017]为了使控制盒2与转轴4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的控制盒2底部固定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板,转轴4与支撑板转动连接

[0018]为了使连杆9与控制盒2实现滑动连接,所述的控制盒2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滑轨
11
,连杆9后端与滑轨
11
滑动连接

[0019]为了对滑筒5进行限位,所述的控制盒2后侧壁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与滑筒5同轴的圆槽,滑筒5后端伸出圆槽,滑筒5上开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且与凸轮6一一对应的环槽
12
,控制盒2后侧壁开设有上下方向且与圆槽连通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倒
L
形的滑杆
13
,滑杆
13
上端经复位弹簧与滑槽上侧壁连接,滑杆
13
下端设有可插入环槽
12
内的弧形块
14。
[0020]为了使连杆9及踏板
10
顺利移动,所述的控制盒2前侧壁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前后贯通的让位槽,连杆9前端伸出其对应侧的让位槽

[0021]为了辅助患者身体保持平衡,所述的底板1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
L
形的扶手
15。
[0022]本技术在使用时,患者使用扶手
15
,双脚分别站在左右两侧的踏板
10
上,当患者站稳时可进行腿部训练,患者左腿发力踩动左侧的踏板
10
向下移动,左侧的踏板
10
经连杆9及腰型槽8带动转盘7逆时针转动,转盘7经右侧的腰型槽8带动右侧的连杆9在滑轨
11
内向上滑动,右侧的连杆9经踏板
10
带动患者的右腿向上抬升,同时转盘7带动转轴4逆时针转动,转轴4带动凸轮6向左摆动,凸轮6推动左侧的滑板3向左滑动并压缩左侧的弹簧,患者左腿发力进行训练时,需要克服左侧弹簧的阻力,当左侧的踏板
10
带动连杆9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时,转盘7逆时针转动至最大角度,右侧的踏板
10
向上移动至极限位置,凸轮6向左摆动至极限位置,左侧的滑板3向左移动至极限位置;
[0023]然后患者可使用右腿进行发力,带动右侧的踏板
10
向下移动,右侧的踏板
10
带动连杆9在右侧的腰型槽8内滑动,使转盘7顺时针转动,转盘7经左侧的腰型槽8带动左侧的连杆9在滑轨
11
内向下滑动,左侧的连杆9经踏板
10
带动患者的左腿向上抬升,同时转盘7带动转轴4顺时针转动,转轴4带动凸轮6向右摆动,左侧的滑板3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向右移动,滑板3右端与凸轮6保持接触,当右侧的踏板
10
向下移动至初始位置时,转盘7顺时针转动至初始位置,此时左侧的踏板
10
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患者右脚继续发力带动右侧的踏板
10
向下移动,转盘7顺时针转动,使左侧的踏板
10
向上移动,转轴4带动凸轮6向右摆动,凸轮6推
动右侧的滑板3向右移动并压缩右侧的弹簧,当右侧的踏板
10
带动连杆9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时,转盘7顺时针转动至最大角度,左侧的踏板
10
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凸轮6向右摆动至极限位置,右侧的滑板3向右移动至极限位置,此时患者可左腿发力使两个踏板
10
回复至初始位置,患者可重复上述操作进行腿部肌力的恢复训练;
[0024]当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盒(2),控制盒(2)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
T
形的滑板(3),两个滑板(3)相背端分别经多个弹簧与其对应侧的控制盒(2)侧壁连接,控制盒(2)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4),转轴(4)上经花键同轴滑动连接有滑筒(5),滑筒(5)上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的凸轮(6),凸轮(6)外缘面与滑板(3)接触,自前向后凸轮(6)的直径依次减小,转轴(4)前端设有转盘(7),转盘(7)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前后贯通的腰型槽(8),控制盒(2)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连杆(9),连杆(9)前端伸出其对应侧的腰型槽(8)且设有贯穿控制盒(2)的踏板(
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盒(2)底部固定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板,转轴(4)与支撑板转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盒(2)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滑轨(
11
),连杆(9)后端与滑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楠冯姝兵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三门峡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