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传感器是汽车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装置,它把汽车运行的各种工况信息
(
如车速
、
各种介质温度
、
发动机运转工况等
)
转化成电信号输给计算机,以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
[0003]如图1所示的汽车传感器的传统生产方式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
线下加工的端子
300
,需要人工以手动方式,第一步先将端子
300
的插针
301
放到模芯对应镶件的插针槽里,第二步又要手动向里推动滑块对准端子
300
的末端慢慢推进定位,同时又要人工手动将衬套
200
一起放到模具里,工序分散占地多,人工成本高
、
效率低
、
放置时间偏长,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工放置有时会出现卡滞,从而导致不到位,致使端子
300
压坏或根部跑毛边;
(2)
端子
300
线下加工后存放易堆积变形,一致性较差,容易造成取放困难或模具上放置不到位现象,从而会导致生产效率低,质量稳定性不高;
(3)
壳体
100
注塑成型后需要线下分别进行多道检测工序,费时费力,且不能及时
、
准确地识别出不良品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进行上料,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
装配精度以及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且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的上料装置
。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上料装置
、
第二上料装置以及待装装置;所述第一上料装置用于将端子依次间隔地输送至所述待装装置,所述第二上料装置用于将衬套依次间隔地输送至所述待装装置,以供转移装置进行取料装配
。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料装置包括放料机构
、
冲裁机构
、
中转机构以及取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用于将料带输送至所述冲裁机构,所述冲裁机构用于将所述料带冲裁形成单个端子;所述中转机构用于将所述冲裁机构上的所述端子转移至中转区,所述取料机构用于将所述中转区的所述端子夹取并定位至所述待装装置
。
[0007]优选的,所述中转机构包括中转导轨
、
中转承座以及中转夹持件;所述中转导轨设置于所述冲裁机构与所述中转区之间,所述中转承座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中转导轨,所述中转夹持件设置于所述中转承座;当所述中转夹持件滑动至所述冲裁机构位置时,所述中转夹持件用于夹取所述端子的末端
。
[0008]优选的,所述待装装置包括待装台以及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设置于所述待装台,所述定位座上设有两个且用于适配所述端子的定位槽
。
[0009]优选的,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取料机器人以及取料夹持件,所述取料机器人用于驱动所述取料夹持件在三维空间内运动;当所述中转夹持件滑动至所述中转区时,所述取料
夹持件先运动至所述中转区,直至所述取料夹持件夹持在所述端子前端时,所述中转夹持件先松开所述端子,所述取料夹持件再运动至所述待装装置位置,并将所述端子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
[0010]优选的,所述取料夹持件包括取料上夹
、
取料下夹
、
取料夹紧气缸以及取料平移气缸;所述取料夹紧气缸通过所述取料平移气缸设置于所述取料机器人;所述取料上夹以及所述取料下夹并排设置于所述取料夹紧气缸,所述取料下夹为
L
形结构,从而使所述取料下夹的下端与所述取料上夹的下端之间形成夹持区
。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槽包括用于适配所述端子末端的第一槽位
、
用于适配所述端子插针的第二槽位以及用于抽出所述取料下夹下端的第三槽位
。
[0012]优选的,所述取料下夹以及所述中转夹持件的中转下夹上适于设有用于适配所述端子的凹槽,所述取料上夹以及所述中转夹持件的中转上夹上适于设有用于压紧所述端子的压杆,得以通过检测所述压杆的压力来判断所述凹槽内是否存在所述端子
。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盘
、
移动轨道
、
控料机构以及送料机构;所述移动轨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振动盘以及所述控料机构连接,从而使所述振动盘内的所述衬套通过所述移动轨道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所述控料机构,所述控料机构用于将所述衬套交替输送至所述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将所述衬套输送并定位至所述待装装置
。
[0014]优选的,所述控料机构包括止动块
、
压块
、
保持架
、
锁止块
、
复位件
、
顶出件
、
止推件以及
U
形结构的控料架;所述控料架的一端与所述移动轨道连接,从而使所述移动轨道内的所述衬套自动滑动至所述控料架内;所述控料架的内底部贯穿设有顶出孔,所述控料架的侧壁贯穿设有止推孔;所述止动块设置于所述控料架的另一端,当所述衬套运动至所述顶出孔的正上方时,所述止动块用于限制所述衬套继续滑动;所述保持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保持架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控料架的上端,且两个所述保持架之间形成有用于适配所述衬套上升的限位区;所述锁止块可水平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保持架的内底部,所述锁止块上靠近所述限位区的一端设有引导斜面,所述锁止块上远离所述限位区的一端通过所述复位件与所述保持架连接;所述顶出件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顶出孔,当所述顶出件向上滑动时,所述顶出件向上顶起所述顶出孔正上方的一个所述衬套,从而通过该所述衬套挤压所述引导斜面,以迫使所述锁止块向外滑动,直至该所述衬套运动至所述锁止块上方时,所述复位件迫使所述锁止块向内滑动,进而将该所述衬套支撑在所述限位区内;所述止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止推孔,当所述止推件滑动至所述控料架内部时,所述止推件用于限制所述顶出孔正上方的所述衬套受到其它所述衬套的挤压;所述压块设置于所述控料架的上端,所述压块用于限制不在所述顶出孔正上方的所述衬套向上脱离所述控料架
。
[0015]优选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机器人
、
送料架
、
插料杆
、
导向杆
、
压料块
、
弹性件
、
送料夹以及送料夹紧气缸,所述送料机器人用于驱动所述送料架在三维空间内运动;所述插料杆以及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均设置于所述送料架,所述压料块上下滑动连接于所述插料杆以及所述导向杆,所述压料块的下端凸出有压料部;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上料装置
、
第二上料装置以及待装装置;所述第一上料装置用于将端子依次间隔地输送至所述待装装置,所述第二上料装置用于将衬套依次间隔地输送至所述待装装置,从而供转移装置进行取料装配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装置包括放料机构
、
冲裁机构
、
中转机构以及取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用于将料带输送至所述冲裁机构,所述冲裁机构用于将所述料带冲裁形成单个端子;所述中转机构用于将所述冲裁机构上的所述端子转移至中转区,所述取料机构用于将所述中转区的所述端子夹取并定位至所述待装装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包括中转导轨
、
中转承座以及中转夹持件;所述中转导轨设置于所述冲裁机构与所述中转区之间,所述中转承座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中转导轨,所述中转夹持件设置于所述中转承座;当所述中转夹持件滑动至所述冲裁机构位置时,所述中转夹持件用于夹取所述端子的末端;所述待装装置包括待装台以及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设置于所述待装台,所述定位座上设有两个且用于适配所述端子的定位槽;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取料机器人以及取料夹持件,所述取料机器人用于驱动所述取料夹持件在三维空间内运动;当所述中转夹持件滑动至所述中转区时,所述取料夹持件先运动至所述中转区,直至所述取料夹持件夹持在所述端子前端时,所述中转夹持件先松开所述端子,所述取料夹持件再运动至所述待装装置位置,并将所述端子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夹持件包括取料上夹
、
取料下夹
、
取料夹紧气缸以及取料平移气缸;所述取料夹紧气缸通过所述取料平移气缸设置于所述取料机器人;所述取料上夹以及所述取料下夹并排设置于所述取料夹紧气缸,所述取料下夹为
L
形结构,从而使所述取料下夹的下端与所述取料上夹的下端之间形成夹持区;所述定位槽包括用于适配所述端子末端的第一槽位
、
用于适配所述端子插针的第二槽位以及用于抽出所述取料下夹下端的第三槽位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下夹以及所述中转夹持件的中转下夹上适于设有用于适配所述端子的凹槽,所述取料上夹以及所述中转夹持件的中转上夹上适于设有用于压紧所述端子的压杆,得以通过检测所述压杆的压力来判断所述凹槽内是否存在所述端子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盘
、
移动轨道
、
控料机构以及送料机构;所述移动轨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振动盘以及所述控料机构连接,从而使所述振动盘内的所述衬套通过所述移动轨道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所述控料机构,所述控料机构用于将所述衬套交替输送至所述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将所述衬套输送并定位至所述待装装置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料机构包括止动块
、
压块
、
保持架
、
锁止块
、
复位件
、
顶出件
、
止推件以及
U
形结构的控料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吉江,胡申琦,代临伟,吴式,刘乘禄,张传诗,邬兴海,吴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双林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