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隧道车行路面暗埋式弹塑沉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7904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隧道车行路面暗埋式弹塑沉降结构,涉及地下隧道路面沉降结构领域,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隧道车行路面暗埋式弹塑沉降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隧道路面沉降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地下隧道车行路面暗埋式弹塑沉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以及车辆的增加,城市交通量呈急骤增长的态势,导致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而建设高架道路

地下隧道以及城市轨道公共运输系统等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措施

而地下隧道在建设过程中,由于隧道一般均处在含水岩层中,开挖排水后易造成地下水因压力差的存在不断渗出,形成多道渗水通道,使地层出现持续失水的现象,从而使土层空隙及裂隙固结收缩,最终引起地层沉降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发生,在地下隧道车行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设置沉降结构,又称沉降缝

[0003]传统地下隧道车行路面施工过程中,通常直接在隧道地板调平层(又称混凝土垫层)上方铺设热熔型聚酯纤维土工布,然后在热熔型聚酯纤维土工布上方铺装沥青面层,通过这种沉降结构的设置,使得主体结构沉降后,容易在沥青表面形成反射裂缝,为地下隧道施工质量控制带来麻烦,此外,传统地下隧道车行路面施工过程中,一般会利用钢板来封闭跨越沉降缝,但是沉降缝顶部的钢板在固定时,只是通过普通钢钉进行固定,而由于普通钢钉表面较为光滑,从而降低了沉降缝顶部钢板的牢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隧道车行路面暗埋式弹塑沉降结构,以解决传统地下隧道车行路面施工过程中,通过直接在隧道地板调平层上方铺设热熔型聚酯纤维土工布,然后在热熔型聚酯纤维土工布上方铺装沥青面层的这种沉降结构的设置,使得主体结构沉降后,容易在沥青表面形成反射裂缝,为地下隧道施工质量控制带来麻烦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隧道车行路面暗埋式弹塑沉降结构,具体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
A
和钢筋混凝土底板
B
;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
A
与钢筋混凝土底板
B
之间预留有沉降缝,且钢筋混凝土底板
A
和钢筋混凝土底板
B
上部均浇筑有一个混凝土垫层;两个混凝土垫层上端面相对侧均预留有一个弹塑体填充凹槽,且两个弹塑体填充凹槽内部底端面通过固定钢钉固定连接有连接钢板;两个所述弹塑体填充凹槽内部位于连接钢板顶部填充有
TST
弹塑体,且
TST
弹塑体与两个混凝土垫层顶部铺设有热熔型聚酯纤维土工布,所述热熔型聚酯纤维土工布与两个混凝土垫层顶部铺设有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且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顶部铺设有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层

[000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钢钉上端面中心部位开设有矩形腔体,且固定钢钉左右两端面均开设有一个条形通口,两个条形通口均与矩形腔体相通;每个所述条形通口内部均设有一组防滑组件,且两组防滑组件呈左右对称状分布;所述矩形腔体内部上端设有螺纹顶推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防滑组件包括防滑杆

连接杆

第一转动轴

第二转动轴

矩形缺口
和加厚块,所述防滑杆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个防滑杆上均转动连接有一根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在条形通口内部,两个防滑杆之间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连接杆外侧面下部均开设有一个矩形缺口,且连接杆另一侧面下部固定连接有加厚块;两个所述防滑杆的重量大于两个连接杆的重量

[0008]进一步的,所述螺纹顶推部包括内六角螺柱

螺纹连接块和顶推块,所述内六角螺柱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连接块,且螺纹连接块固定连接在矩形腔体内部;所述内六角螺柱下端转动连接有顶推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顶推块水平截面尺寸与矩形腔体的水平截面尺寸相等,且顶推块位于上部两个防滑杆之间部位

[0010]进一步的,当所述顶推块处于顶推状态时,顶推块下端左右两侧圆角分别与上部左右两个防滑杆相对面下部紧密接触,且四个防滑杆处于折叠状态,四个防滑杆折叠后将分别位于两个条形通口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沉降缝内部填充有填缝料,且填缝料材质为沥青玛蹄脂

[001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地下隧道车行路面暗埋式弹塑沉降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专利技术通过弹塑体填充凹槽
、TST
弹塑体

热熔型聚酯纤维土工布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层和连接钢板的配合,使得主体结构沉降后,结合
TST
弹塑体桥梁无缝伸缩原理,创新了一种适用于地下隧道的暗埋式弹塑沉降缝结构,从而不易在沥青表面形成反射裂缝,为地下隧道施工质量控制带来便捷

[0013]2、
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沉降结构全部暗埋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下部,从而在路面上看不到沉降缝结构,使得路面更加美观,车辆通行效果好,相对于传统桥梁非暗埋式
TST
伸缩缝,可以有效防止重车直接碾压
TST
缝,造成沉降缝的破坏,从而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

[0014]3、
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钢钉内部设置的防滑组件,能够在将固定钢钉钉到混凝土垫层上后,当固定钢钉受力向上移动时,通过呈倒刺状分布的防滑杆的设置,使得固定钢钉在混凝土垫层上能够具有更好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沉降缝顶部钢板的牢固性

[0015]4、
本专利技术通过螺纹顶推部的设置,能够在需要将防滑杆进行折叠时,只需通过转动内六角螺柱,即可使内六角螺柱在螺纹作用下带着顶推块向下直线移动,从而使上部两个防滑杆的下端在推力作用下同时向相背方向转动,从而使上部两个防滑杆的上端同时向相对方向移动,从而使防滑杆折叠收纳至条形通口内部,从而提高了固定钢钉在进行拔出操作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7]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图1中
A
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混凝土垫层

连接钢板和固定钢钉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固定钢钉

防滑组件和螺纹顶推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固定钢钉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防滑杆撑开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防滑杆折叠收起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0024]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地下隧道车行路面暗埋式弹塑沉降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
A
(1)和钢筋混凝土底板
B
(2);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
A
(1)与钢筋混凝土底板
B
(2)之间预留有沉降缝(3),且钢筋混凝土底板
A
(1)和钢筋混凝土底板
B
(2)上部均浇筑有一个混凝土垫层(4);其特征在于,两个混凝土垫层(4)上端面相对侧均预留有一个弹塑体填充凹槽(
401
),且两个弹塑体填充凹槽(
401
)内部底端面通过固定钢钉(
10
)固定连接有连接钢板(9);两个所述弹塑体填充凹槽(
401
)内部位于连接钢板(9)顶部填充有
TST
弹塑体(5),且
TST
弹塑体(5)与两个混凝土垫层(4)顶部铺设有热熔型聚酯纤维土工布(6),所述热熔型聚酯纤维土工布(6)与两个混凝土垫层(4)顶部铺设有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7),且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7)顶部铺设有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层(8)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下隧道车行路面暗埋式弹塑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钢钉(
10
)上端面中心部位开设有矩形腔体(
1001
),且固定钢钉(
10
)左右两端面均开设有与矩形腔体(
1001
)相通的一个条形通口(
1002
);每个所述条形通口(
1002
)内部均设有一组防滑组件(
11
),且两组防滑组件(
11
)呈左右对称状分布;所述矩形腔体(
1001
)内部上端设有螺纹顶推部(
12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地下隧道车行路面暗埋式弹塑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组件(
11
)包括防滑杆(
1101


连接杆(
1102


第一转动轴(
1103


第二转动轴(
1104


矩形缺口(
1105
)和加厚块(
1106
),所述防滑杆(
110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军唐飞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亿丰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