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生物滞留槽
[0001]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雨水收集与净化
,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生物滞留槽
。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滞留池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区域内的植物
、
土壤和微生物系统的滞留
、
净化和入渗作用,起到对雨水径流水质净化和总量控制的作用
。
生物滞留带通常用来收集来自不透水路面的雨水径流,设置于道路一侧,是低影响开发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
。
[0003]传统的生物滞留槽内会安装一个敞口的溢流管,用来排出溢流槽内过多的水量,这些水再通过穿孔排水管排至外接,但是生物滞留槽一般设置在马路边,生物滞留槽内会存有一些生活垃圾,这些生活垃圾一旦随水进入溢流管内,就会容易导致穿孔排水管的堵塞,进而影响溢流管的排水效果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生物滞留槽内生活垃圾进入溢流管,导致穿孔排水管堵塞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生物滞留槽
。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生物滞留槽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生物滞留槽,包括用于排出多余水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设有进水部,所述进水部上转动设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上设有用于收集垃圾的收集网,所述收集网与所述导水管通过连接单元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水管的出口插入所述收集网内
。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通过连接单元将收集网安装在导水管上,当生物滞留槽内的水量增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生物滞留槽,包括用于排出多余水的溢流管
(2)
,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
(2)
上设有进水部
(21)
,所述进水部
(21)
上转动设有导水管
(6)
,所述导水管
(6)
上设有用于收集垃圾的收集网
(7)
,所述收集网
(7)
与所述导水管
(6)
通过连接单元
(8)
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水管
(6)
的出口插入所述收集网
(7)
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生物滞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
(8)
包括连接挂钩
(81)、
固定杆
(83)
以及固定环
(82)
,所述收集网
(7)
的开口端设有支撑环
(71)
,所述连接挂钩
(81)
包括勾连部
(811)
与连接部
(812)
,所述固定环
(82)
设置在所述导水管
(6)
上,所述支撑环
(71)
位于所述固定环
(82)
与所述勾连部
(811)
之间,所述勾连部
(811)
用于将所述支撑环
(71)
抵紧在所述固定环
(82)
上,所述连接部
(812)
插入所述导水管
(6)
的内孔,所述连接部
(812)
与所述导水管
(6)
转动设置,所述固定杆
(83)
用于限制所述导水管
(6)
下落,所述固定杆
(83)
通过铰接杆
(84)
带动所述连接挂钩
(81)
转动,所述导水管
(6)
下移使得所述勾连部
(811)
技术研发人员:杜维侠,葛新春,张玉成,陈东权,徐刚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万通城市建设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