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7544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混合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竖直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呈倾斜向上布置,且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混合桶,所述混合桶左部开设有入料口,混合桶中部开设有出料口,混合桶左侧外圈连接有若干滑轮座,滑轮座上均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弧形轨道架,且弧形轨道架与滑轮之间滑动连接,混合桶右侧外圈还连接有环形轨道底座上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滚轮,且滚轮与环形轨道相配合,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混合桶进行加热处理的加热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混合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

石屑或砂

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在制备工艺上,多采用先将砂石料研磨后,再与热沥青和冷的矿粉拌和;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多会以液体或半固体的石油形态存在

现有用于沥青混凝土的混合装置中,一般采用搅拌棒转动的形式,来对沥青混凝土的生产原料进行混合,由于沥青高粘性

流动性差的特性,沥青时常会凝结在搅拌棒上,且搅拌棒的搅动范围有限,无法使沥青混凝土的所有生产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因此,设计出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混合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混合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混合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竖直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呈倾斜向上布置,且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混合桶,所述混合桶左部开设有入料口,所述混合桶中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混合桶左侧外圈连接有若干滑轮座,滑轮座上均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弧形轨道架,且弧形轨道架与滑轮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混合桶右侧外圈还连接有环形轨道,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滚轮,且滚轮与环形轨道相配合,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混合桶进行加热处理的加热机构

[000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
操作人员将沥青混凝土生产原料通过入料口倒入混合桶内,通过启动旋转电机,带动混合桶进行旋转,再通过滑轮与弧形轨道架之间的配合,滚轮与环形轨道之间的配合,支撑混合桶并辅助混合桶进行旋转,同时通过加热机构对混合桶进行加热,搅拌结束后,将混合好的沥青混凝土从出料口中倒出并收集,通过混合桶自身的旋转,来使沥青混凝土的生产原料得到充分的混合,无需使用搅拌棒,防止了沥青凝结在搅拌棒上

[0006]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立板和加热罩,所述立板竖直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加热罩水平连接在立板上,加热罩内部具有加热片,且加热罩的下方还连接有防护网

[0007]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加热片发热,对旋转中的混合桶进行均匀加热,有效减少了沥青凝固的情况,同时加快沥青混凝土生产原料的搅拌效率

[0008]所述混合桶内部连接有若干锥形杆

[0009]采用上述结构,当混合桶旋转时,利用内部的锥形杆可以加快沥青混凝土生产原料的混合效率

[0010]所述入料口上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有料口盖一

[0011]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解锁卡扣,打开料口盖一,并将沥青混凝土的原料倒入,再通过扣住卡扣,将料口盖一封住入料口

[0012]所述出料口上连接有料口盖二,且料口盖二上连接有拉手

[0013]采用上述结构,当混合完成后,通过拉动拉手,打开料口盖二,使混合好的沥青混凝土倒出并进行收集

[0014]所述底座的四个角上连接有支撑脚,且支撑脚下连接有防滑垫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用于沥青混凝土的混合装置具有该优点:操作人员将沥青混凝土生产原料倒入混合桶内,通过旋转电机带动混合桶进行旋转,再通过滑轮与弧形轨道架之间的配合,滚轮与环形轨道之间的配合,支撑混合桶并辅助混合桶的旋转,同时通过加热机构对混合桶进行加热,搅拌结束后,将混合好的沥青混凝土倒出并收集,通过混合桶自身的不停旋转,来使沥青混凝土的生产原料进行充分混合,无需使用搅拌棒,防止了高黏性的沥青凝结在搅拌棒上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9]图中,
1、
底座;
2、
固定架;
3、
旋转电机;
4、
混合桶;
5、
滑轮;
6、
弧形轨道架;
7、
环形轨道;
8、
固定座;
9、
滚轮;
10、
立板;
11、
加热罩;
12、
防护网;
13、
锥形杆;
14、
卡扣;
15、
料口盖一;
16、
料口盖二;
17、
拉手;
18、
支撑脚;
19、
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1]如图1‑
图3所示,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混合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竖直连接有固定架2,固定架2上安装有旋转电机3,旋转电机3的输出轴呈倾斜向上布置,且旋转电机3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混合桶4,混合桶4左部开设有入料口,混合桶4中部开设有出料口,混合桶4左侧外圈连接有若干滑轮5座,滑轮5座上均转动连接有滑轮5,底座1上设置有弧形轨道架6,且弧形轨道架6与滑轮5之间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滑轮5采用市面上所有的现货产品,且滑轮5可以适配于弧形轨道架6,混合桶4右侧外圈还连接有环形轨道7,底座1上安装有固定座8,固定座8上转动连接有滚轮9,且滚轮9与环形轨道7相配合,底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混合桶4进行加热处理的加热机构

[0022]加热机构包括立板
10
和加热罩
11
,所述立板
10
竖直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加热罩
11
水平连接在立板
10
上,加热罩
11
内部具有加热片,加热片采用现有产品,且加热片与电源相接通,加热罩
11
的下方还连接有防护网
12。
[0023]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加热片发热,对旋转中的混合桶4进行均匀加热,有效减少了
沥青凝固的情况,同时加快沥青混凝土生产原料的搅拌效率

[0024]混合桶4内部连接有若干锥形杆
13
,在本实施例中,锥形杆
13
表面采用不易黏粘的材质;采用上述结构,当混合桶4旋转时,利用内部的锥形杆
13
可以加快沥青混凝土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混合装置,包括底座
(1)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1)
上竖直连接有固定架
(2)
,固定架
(2)
上安装有旋转电机
(3)
,所述旋转电机
(3)
的输出轴呈倾斜向上布置,且旋转电机
(3)
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混合桶
(4)
,所述混合桶
(4)
左部开设有入料口,所述混合桶
(4)
中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混合桶
(4)
左侧外圈连接有若干滑轮
(5)
座,滑轮
(5)
座上均转动连接有滑轮
(5)
,所述底座
(1)
上设置有弧形轨道架
(6)
,且弧形轨道架
(6)
与滑轮
(5)
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混合桶
(4)
右侧外圈还连接有环形轨道
(7)
,所述底座
(1)
上安装有固定座
(8)
,所述固定座
(8)
上转动连接有滚轮
(9)
,且滚轮
(9)
与环形轨道
(7)
相配合,所述底座
(1)
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混合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增良方海明施华杰周留煌王震杜奎吉余成云袁国春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新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