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获取汽车信息和汽车电池锁定判断的交互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7370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获取汽车信息和汽车电池锁定判断的交互模组,包括汽车端和站点端,汽车端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获取汽车信息和汽车电池锁定判断的交互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模组,特别是一种汽车信息交互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大货车通常配备有电池,这些电池可为大货车的车灯和喇叭供电,由于大货车长期使用车灯和喇叭,电池损耗比较严重,需要经常更换或者维护,更换或者维护后要锁定电池,通常以人工的方式检查电池是否锁定,就很不方便,也容易判断错误,而且由于大货车每次远程行驶后,通常以人工的方式收集大货车的状况信息,也很不方便,也容易少收集状况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用于获取汽车信息和汽车电池锁定判断的交互模组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用于获取汽车信息和汽车电池锁定判断的交互模组,包括汽车端和站点端,所述汽车端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块

温度数据采集模块

电池箱锁止状态检测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

通信模块

第一电源模块

定位天线
、CAN
通信总线

第一蓝牙模块

电磁阀锁定模块,所述温度数据采集模块

电池箱锁止状态检测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

通信模块

第一电源模块

定位天线
、CAN
通信总线

第一蓝牙模块

电磁阀锁定模块都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站点端设置有第二控制模块

第二蓝牙模块

联网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蓝牙模块

联网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都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汽车端的第一蓝牙模块与所述站点端的第二蓝牙模块通信连接

[000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通过汽车端自动参与整车通讯

获取温度

位置数据

故障检测判断

数据存储

通讯功能

判断电池是否锁定,再通过通讯功能将上述大货车的状况信息传送到站端,无需人工一一检查电池是否锁定和收集大货车的状况信息,方便实用,而且并不会少收集信息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是第一控制模块和电磁阀锁定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09]图2是第一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10]图3是第一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11]图4是电池箱锁止状态检测模块

通信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12]图5是站点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照图1至图5,一种用于获取汽车信息和汽车电池锁定判断的交互模组,包括汽车端和站点端,所述汽车端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块

温度数据采集模块

电池箱锁止状态检测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

通信模块

第一电源模块

定位天线
、CAN
通信总线

第一蓝牙模块

电磁阀锁定模块,所述温度数据采集模块

电池箱锁止状态检测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

通信模块

第一电源模块

定位天线
、CAN
通信总线

第一蓝牙模块

电磁阀锁定模块都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站点端设置有第二控制模块

第二蓝牙模块

联网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蓝牙模块

联网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都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汽车端的第一蓝牙模块与所述站点端的第二蓝牙模块通信连接

[0014]通信模块将车辆信息

电池箱信息和故障信息等数据上传到云端
,
温度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电池的温度信息
,
数据存储模块通过
IIC
总线实现与第一控制模块通讯
,
数据持久化
,
记录产品所用的车型

运行之前的工作状态

蓝牙模块的
MAC
地址等信息
,
第一电源模块为汽车端供电
,
电磁阀锁定模块实现了对电磁阀的控制,使其能按照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逻辑实现电磁阀松开与关闭,从而实现了电池箱的上锁
(
固定
)
与解锁
(
松开
),
定位天线配合通信模块提供通信功能,
CAN
通信总线有3路,第1路用于跟整车通讯,第2路用于程序升级和信息打印,第3路备用,第一蓝牙模块用于与站点端的无线数据通讯
(
数据收发
)
,接收来自换电站的指令,即实现电池阀的上锁和解锁
(
松开
)
功能

[0015]站点端的第二控制模块通过第二蓝牙模块和联网模块实现数据的收发
(
数据转发
)
,即通过第二蓝牙模块从汽车端获取车辆数据,第二控制模块收到数据后又通过联网模块给
PLC
主机发送车辆数据,按照这样的通讯链路
PLC
主机也能下发控制指令

[0016]本产品通过汽车端自动参与整车通讯

获取温度

位置数据

故障检测判断

数据存储

通讯功能

判断电池是否锁定,再通过通讯功能将上述大货车的状况信息传送到站端,无需人工一一检查电池是否锁定和收集大货车的状况信息,方便实用,而且并不会少收集信息

[0017]所述电池箱锁止状态检测模块包括夹紧状态检测电路

松开状态检测电路和电池入座检测电路,电池入座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池是否进入电池固定座内,夹紧状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池是否锁紧,松开状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池是否松开

[0018]所述通信模块为
4G
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与存储模块电连接

[0019]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芯片
U4、
电容
C78、
电容
C79、
电容
C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获取汽车信息和汽车电池锁定判断的交互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端和站点端,所述汽车端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块

温度数据采集模块

电池箱锁止状态检测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

通信模块

第一电源模块

定位天线
、CAN
通信总线

第一蓝牙模块

电磁阀锁定模块,所述温度数据采集模块

电池箱锁止状态检测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

通信模块

第一电源模块

定位天线
、CAN
通信总线

第一蓝牙模块

电磁阀锁定模块都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站点端设置有第二控制模块

第二蓝牙模块

联网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蓝牙模块

联网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都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汽车端的第一蓝牙模块与所述站点端的第二蓝牙模块通信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锁止状态检测模块包括夹紧状态检测电路

松开状态检测电路和电池入座检测电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为
4G
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与存储模块电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互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芯片
U4、
电容
C78、
电容
C79、
电容
C80、
电容
C81、
电容
C82、
电容
C83、
电容
C84、
电容
C85、
电容
C86、
电容
C87、
电容
C88、
电容
C89、
电容
C62、
电阻
R126、
电阻
R125、
电阻
R130、
电容
C93、
电容
C99、
晶振
NDK、
电阻
R185、
电阻
R187、
电容
C104、
电容
C105、
电阻
R198、
二极管
D32、
电容
C112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
U4
的型号是
FS32K146HFT0MLQT
,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电路和第二电源电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括
MOS

Q18、
电阻
R266、
电阻
R267、
电阻
R268、
电阻
R269、MOS

Q19、
电容
C168、
电容
C167、
保险丝
F2、
二极管
D51
,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包括二极管
D35、
二极管
D39、
电感
L4、
电容
C110、
电容
C111、
电阻
R212、
电容
C132、
电容
C134、
电容
C133、
电阻
R216、
电阻
R212、
电阻
R217、
电阻
R214、
电容
C113、
二极管
D40、
电感
L3、
电容
C125、
电容
C126、
电容
C124、
电阻
R203、
电容
C129、
电容
C131、
电容
C127、
电容
C128、
电容
C120、
电阻
R205、MOS

Q10、
电容
C121、
保险丝
F1、
二极管
D37、MOS

Q11、
电阻
R211、
电阻
R215、
电源芯片
U10、
电源芯片
U9、
二极管
D42、
电感
L6、
电容
C137、
电容
C138、
电阻
R226、
电阻
R234、
电阻
R235、
电容
C149、
电容
C151、
电容
C150、
电容
C135、
二极管
D43、
电感
L5、
电容
C142、
电容
C143、
电容
C139、
电阻
R223、
电源芯片
U14、
电源芯片
U15、
电容
C144、
电容
C145、
电容
C140、
电容
C141、
电阻
R227、MOS

Q16、
电阻
R262、
电阻
R263、
电容
C166、
电容
C165
,电源芯片
U10
的型号和电源芯片
U14
的型号是
LMR16020
,电源芯片
U9
的型号是
TLE42754D
,电源芯片
U15
的型号是
TLV70233DBV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
U4

12
引脚
、16
引脚
、31
引脚
、51
引脚
、66
引脚
、90
引脚
、123
引脚接在一起后分
13
路,第1路接电容
C78
的一端,第2路接电容
C79
的一端,第3路接电容
C80
的一端,第4路接电容
C81
的一端,第5路接电容
C82
的一端,第6路接电容
C83
的一端,第7路接电容
C84
的一端,第8路接电容
C85
的一端,第9路接电容
C86
的一端,第
10
路接电容
C87
的一端,第
11
路接电容
C88
的一端
,

12
路接电容
C89
的一端
,

13
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
U4

11
引脚
、32
引脚
、51
引脚
、67
引脚
、91
引脚
、124
引脚接在一起后分
13
路,第1路接电容
C78
的另一端,第2路接电容
C79
的另一端,第3路接电容
C80
的另一端,第4路接电容
C81
的另一端,第5路接电容
C82
的另一端,第6路接电容
C83
的另一端,第7路接电容
C84
的另一端,第8路接电容
C85
的另一端,第9路接电容
C86
的另一端,第
10
路接电容
C87
的另一端,第
11
路接电容
C88
的另一端,第
12
路接电容
C89
的另一端
,

13
路接
+5V
直流电,所述晶振
NDK
和电阻
R185
并联在一起,所述晶振
NDK
的一端分两路,一路通过电容
C93
接地,另一路接第一控制芯片
U4

18
引脚,所述晶振
NDK

另一端分两路,一路通过电容
C99
接地,另一路接第一控制芯片
U4

17
引脚,所述电容
C104
和电容
C105
并联在一起,所述电容
C104
的一端分3路,第1路通过电阻
R187

+5V
直流电,第2路接第一控制芯片
U4

13
引脚,第3路接第一控制芯片
U4

14
引脚,所述电容
C104
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地,另一路接第一控制芯片
U4

15
引脚,二极管
D32
的正极分3路,第1路通过电阻
R198

+5V
直流电,第2路通过电容
C112
接地,第3路接第一控制芯片
U4

141
引脚,二极管
D32
的负极接电源芯片
U9
的2引脚,电阻
R267
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电阻
R266
的一端,另一路接
MOS

Q18
的栅极,电阻
R267
的另一端接
MOS

Q19
的漏极,
MOS

Q19
的源极接地,
MOS

Q19
的栅极分两路,一路通过电阻
R269
接地,另一路通过电阻
R268
接第一控制芯片
U4

75
引脚,
MOS

Q18
的源极和电阻
R266
的另一端接电阻
R125
的一端,
MOS

Q18
的漏极分3路,第1路通过电容
C168
接地,第2路通过电容
C167
接地,第3路通过保险丝
F2
接二极管
D51
的正极
,
二极管
D51
的负极接电源按键
,
电阻
R125
的另一端分两路
,
一路通过电阻
R130
接地
,
另一路接电阻
R126
的一端
,
电阻
R126
的另一端分两路
,
一路通过电容
C62
接地
,
另一路接第一控制芯片
U4

103
引脚,电源芯片
U10
的1引脚接电容
C113
的一端
,
电容
C113
的另一端

电源芯片
U10
的8引脚

二极管
D40
的负极

电感
L3
的一端接在一起,电源芯片
U10
的7引脚和二极管
D40
的正极接地,电感
L3
的另一端分5路,第1路通过电容
C125
接地,第2路通过电容
C126
接地,第3路通过电容
C124
接地,第4路接
+12V
直流电,第5路接电阻
R210
的一端,电源芯片
U10
的0引脚和电阻
R214
的一端接地,电源芯片
U10
的5引脚

电阻
R214
的另一端和电阻
R210
的另一端接在一起,电源芯片
U10
的3引脚分两路,一路通过电阻
R216
接地,另一路接电阻
R212
的一端,电源芯片
U10
的2引脚分5路,第1路通过电容
C132
接地,第2路通过电容
C134
接地,第3路通过电容
C133
接地,第4路接电阻
R212
的另一端,第5路接电感
L4
的一端,电感
L4
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二极管
D35
的负极,另一路通过电容
C110
和电容
C111
接地,二极管
D35
的正极分两路,一路接二极管
D39
的负极,二极管
D39
的正极接地,另一路接电阻
R125
的一端,电源芯片
U14
的1引脚接电容
C135
的一端,电容
C135
的另一端

电源芯片
U10
的8引脚

二极管
D43
的负极

电感
L5
的一端接在一起,电源芯片
U14
的7引脚和二极管
D43
的正极接地,电感
L5
的另一端分5路,第1路通过电容
C142
接地,第2路通过电容
C143
接地,第3路通过电容
C139
接地,第4路接
+3.8V
直流电,第5路接电阻
R222
的一端,电源芯片
U14
的0引脚和电阻
R233
的一端接地,电源芯片
U14
的5引脚

电阻
R222
的另一端和电阻
R233
的另一端接在一起,电源芯片
U14
的3引脚分两路,一路通过电阻
R234
接地,另一路接电阻
R226
的一端,电源芯片
U14
的2引脚分5路,第1路通过电容
C149
接地,第2路通过电容
C151
接地,第3路通过电容
C150
接地,第4路接电阻
R226
的另一端,第5路接电感
L6
的一端,电感
L6
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二极管
D42
的负极,另一路通过电容
C138
和电容
C137
接地,二极管
D42
的正极接电阻
R125
的一端
,
电源芯片
U9
的1引脚分两路
,
一路通过电阻
R203
接电阻
R210
的一端
,
另一路通过电容
C129
接地
,
电源芯片
U9
的4引脚通过电容
C131
接地
,
电源芯片
U9
的3引脚接地
,
电源芯片
U9
的5引脚分3路
,
第1路通过电容
C127
接地
,
第2路通过电容
C128
接地
,
第3路接
+5V
直流电,
MOS

Q10
的源极分3路
,
第1路接电阻
R210
的一端
,
第2路通过电容
C120
接地,第3路接电阻
R205
的一端,电阻
R205
的另一端

电阻
R211
的一端和
MOS

Q10
的栅极接在一起,
MOS

Q10
的漏极分两路,一路通过电容
C121
接地,另一路通过保险丝
F1
接二极管
D37
的正极,二极管
D37
的负极接第一传感器电源,电源芯片
U15
的1引脚

电容
C144
的一端

电容
C145
的一端接在一起后接
+5V
直流电,电源芯片
U15
的2引脚

电容
C144
的另一端

电容
C145
的另一端接在一起后接地,电源芯片
U15
的3引脚通过电阻
R227
接第一控制芯片
U4

35
引脚,电源芯片
U15
的5引脚分两路,一路通过电容
C140
接地,另一路通过电容
C141
接地,
MOS

Q16
的源极分两路,一路接
+5V
直流电,另一路接电阻
R262
的一端,电阻
R262
的另一端

电阻
R263
的一端和
MOS

Q16
的栅极接在一起,电阻
R263
的另一端接第一控制芯片
U4

40
引脚,
MOS

Q16
的漏极分两路,一路通过电容
C166
接地,另一路通过电容
C165
接地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互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锁定模块包括开关芯片
U5、
电阻
R124、
二极管
D19、
电阻
R131、
电阻
R134、
电阻
R137、
电阻
R138、
电阻
R140、
电阻
R142、
电阻
R144、
电阻
R145、
电容
C75、
二极管
D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立伟苏潮郭坤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