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角模块分布式底盘驻坡稳定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底盘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增强角模块分布式底盘驻坡稳定性的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绝大多数的车辆底盘采取集中式分布,四轮驱动装置的动力系统由发动机或电机通过传动装置输出到四个车轮,实现扭矩控制;同样,转向也是通过复杂的转向装置和助力转置传递到转向轮
。
优点:控制方案成熟,传动链上的各个零部件都有相应成型的产品;控制相对简单,只需对集中的动力总成实施控制;缺点:存在较长的传动链,存在传动效率的损耗,影响整车效率;由于传动机构如减速器
、
差动器
、
传动轴等的存在,使得整车可利用空间变小;参与传动的零部件越多,可靠性降低;无法单独对某一个车轮形成驱动力和转向力的控制,控制的灵活性变差;无法实现诸如原地转弯
、
横向行走等特殊功能
。
[0003]故采用上述底盘的车辆驻坡是能过机械式驻坡装置或通过电机堵转的方式实现,机械式对于机械装置要求较高,容易磨损,特别是磨损后导致可靠性降低,产生安全事故;电机堵转方式则容易使电机或控制器短时间内发热,导致热失效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角模块分布式底盘驻坡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实现简单可靠,对机械结构要求不高,且不会产生电机堵转的热损耗
。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增强角模块分布式底盘驻坡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角模块分布式底盘系统包括底盘
、
方向油门刹车踏板组件
、
车辆管理单元
VCU、
电池及电池管理单元以及设置在底盘上的四个角模块,所述车辆管理单元
VCU
接收方向油门刹车踏板组件的信息,对四个角模块进行控制实现底盘系统的行走及转向策略;所述角模块包括车轮
、
驱动电机和转向电机,该底盘系统的驻坡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
当车辆管理单元
VCU
接收到刹车信号时,将目标车速设定为零,并与实际车速实时比较,形成车辆的转速闭环控制;
S2、
实际车速与目标车速偏差越大,车辆管理单元
VCU
输出的控制量越大;偏差越小,则控制量越小,车辆管理单元
VCU
实时调节,直至车速为零,然后对车辆的加速度进行检测,若加速度为零则控制结束,若加速度不为零则进行步骤
S3
;
S3、
车辆管理单元
VCU
发出的车轮转角控制信号,该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和限幅处理后,将控制线路上的噪声去除后,最终将需要控制的左右车轮的夹角值输入给车辆的四个角模块;
S4、
四个角模块根据目标夹角的输入值对相应车轮的转向进行实时调整,最终使得车辆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角模块分布式底盘驻坡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驻坡时,至少前部两个角模块或者后部补两个角模块的车轮形成锁定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角模块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秉田,张翊诚,林歆照,李占龙,潘少明,樊春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