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670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主机组件,以及雾化器,所述主机组件包括主机外壳、安装在主机外壳内的固定支架、以及安装在固定支架的电控元件,主机外壳包括内壳体、以及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有封闭腔,封闭腔内填充有流沙液体以及流沙粒子,流沙粒子可流动在流沙液体,外壳体可透视观察到封闭腔内的流沙液体和流沙粒子;电控元件用于电连接控制雾化元件将液体加热雾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一些年轻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且内部流沙粒子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任意颜色和添加不同的材料进行适配,通用性好,使得外形根据吸引力。使得外形根据吸引力。使得外形根据吸引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电子雾化设备包括雾化装置和为雾化装置供电的供电器,雾化装置内部构建有储液腔、气流通道及电子雾化组件。供电器开设有容纳槽,雾化装置安装于容纳槽内,并与供电器建立电性连接。当供电器为雾化装置内部的电子雾化组件供电时,雾化组件将储液仓内部存储的溶液雾化成气雾排出。
[0003]电子雾化器的供电结构具有外壳,外壳内部设置安置腔用于内部电控或供电结构的安装,现有的电子雾化器外壳大都结构单一,对消费者吸引力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针对一些年轻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且内部流沙粒子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任意颜色和添加不同的材料进行适配,通用性好,使得外形根据吸引力的电子雾化装置。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主机组件,以及雾化器,所述主机组件包括主机外壳、安装在主机外壳内的固定支架、以及安装在固定支架的电控元件,所述主机外壳包括内壳体、以及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有封闭腔,所述封闭腔内填充有流沙液体以及流沙粒子,所述流沙粒子可流动在流沙液体,所述外壳体可透视观察到封闭腔内的流沙液体和流沙粒子;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外壳、设于雾化外壳内的储液元件、设于雾化外壳内并与储液元件接触的雾化元件、以及连接于雾化元件并用于雾化元件所雾化后的气雾导出的气嘴;所述电控元件用于电连接控制雾化元件将液体加热雾化。
[000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内壳体的上端设有密封外沿、下端设有密封平台,所述外壳体设有密封连接部和密封连接环,所述密封连接部与密封外沿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连接环与密封平台密封连接。
[000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外壳体设有连接通孔、以及导气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安装有螺钉,所述螺钉的一端穿过内壳体、并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导气通孔的一端连通至内壳体的内部。
[000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内壳体内部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安装位,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用于配合定位槽,所述限位环用于第二连接端限位。
[000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连接端靠近安装位的一面设有气动安装槽,所述电控元件包括控制板、电池、气动感应器、以及第一电极,所述控制板与电池、气动感应器和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电池安装在安装位,所述气动感应器安装在气动安装槽,所述第一电极安装在第一连接端、并用于导电接触雾化元件。
[00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连接端设有气孔,所述气孔的一端连通至气动安装槽并用于气动感应器通气,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气孔的外沿设有凸环。
[00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连接端朝下沉入有凹槽,所述第一电极外露于凹槽上,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外径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内壳体的内径密封抵接。
[00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雾化外壳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与雾化元件接触、另一端用于接触电控元件。
[001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储液元件包括外罩、分别连接于外罩两端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之间设置储油棉,所述第一密封件靠近所述气嘴、并设有第一吸油棉,所述底座靠近第二密封件、并设有第二吸油棉。
[0014]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雾化元件包括玻纤管、设于玻纤管内的导油棉、以及安装在导油棉内的发热丝,所述发热丝与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玻纤管的一端连通与所述气嘴,所述玻纤管安装在储油棉内、并开设有导油孔用于将储油棉内的液体朝向导油棉导向。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相比现有的电子雾化器,本技术采用内壳体和外壳体合成的主机外壳,并通过在两个壳体之间设置了封闭腔,封闭腔可以填充流沙液体和流沙粒子,并且流沙粒子可流动在流沙液体,以及外壳体可透视观察到封闭腔内的流沙液体和流沙粒子,进而可大大增强电子雾化装置外壳的可视效果,尤其是针对一些年轻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且内部流沙粒子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任意颜色和添加不同的材料进行适配,通用性好,使得外形更有吸引力。具体是,设置了主机组件,以及雾化器,所述主机组件包括主机外壳、安装在主机外壳内的固定支架、以及安装在固定支架的电控元件,所述主机外壳包括内壳体、以及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有封闭腔,所述封闭腔内填充有流沙液体以及流沙粒子,所述流沙粒子可流动在流沙液体,所述外壳体可透视观察到封闭腔内的流沙液体和流沙粒子;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外壳、设于雾化外壳内的储液元件、设于雾化外壳内并与储液元件接触的雾化元件、以及连接于雾化元件并用于雾化元件所雾化后的气雾导出的气嘴;所述电控元件用于电连接控制雾化元件将液体加热雾化。在使用中,通过电控元件用于雾化元件供电和控制加热,将液体加热后形成气雾,后通过气嘴导出供使用者吸食,整体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电子雾化装置的俯视图;
[0020]图4为图3中A

A的剖视图;
[0021]图5为图3中B

B的剖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主机组件1、主机外壳11、内壳体111、密封外沿111a、密封平台111b、限位环111c、定位槽111d、外壳体112、密封连接部112a、密封连接环112b、连接通孔112c、导气通孔112d、封闭腔113、流沙液体113a、流沙粒子113b、固定支架12、第一连接端
121、气动安装槽121a、气孔121b、凸环121c、密封圈121d、第二连接端122、定位块122a、安装位123、电控元件13、控制板131、电池132、气动感应器133、第一电极134、雾化器2、雾化外壳21、底座211、第二电极212、储液元件22、外罩221、第一密封件222、第二密封件223、储油棉224、雾化元件23、玻纤管231、导油棉232、发热丝233、气嘴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组件,所述主机组件包括主机外壳、安装在主机外壳内的固定支架、以及安装在固定支架的电控元件,所述主机外壳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有封闭腔,所述封闭腔内填充有流沙液体和流沙粒子,所述流沙粒子可流动在所述流沙液体,所述外壳体可透视观察到封闭腔内的流沙液体和流沙粒子;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外壳、设于所述雾化外壳内的储液元件、设于所述雾化外壳内并与所述储液元件接触的雾化元件、以及连接于所述雾化元件并用于所述雾化元件所雾化后的气雾导出的气嘴;所述电控元件用于电连接控制所述雾化元件将液体加热雾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上端设有密封外沿,所述内壳体的下端设有密封平台,所述外壳体设有密封连接部和密封连接环,所述密封连接部与所述密封外沿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连接环与所述密封平台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设有连接通孔、以及导气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安装有螺钉,所述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内壳体、并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导气通孔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内壳体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内部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安装位,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用于配合所述定位槽,所述限位环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限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世坤陈立影符有隆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克莱鹏雾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