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瀛龙专利>正文

一种有序联结金属珠的三维结构珐琅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6427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序联结金属珠的三维结构珐琅及其制作工艺,所述的制作工艺通过使用珐琅材料本身的物理属性来联结空间中有序排列的金属珠,得到三维结构的珐琅制品,得到的珐琅制品具有特殊的孔洞和投影效果,丰富了珐琅制品的表现形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序联结金属珠的三维结构珐琅及其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珐琅
,特别是涉及一种有序联结金属珠的三维结构珐琅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珐琅被视为一种代替贵宝石的装饰材料烧制在金属胎体上,为金属件增添色彩

完成一件珐琅器需要多道工序,在传统珐琅制作工序中,将施加珐琅料到金属胎体上的工序称为“点蓝”,施加珐琅到金属胎体上的工具,一般为不锈钢或铁制的小铲,被称为“蓝枪”,将烧制珐琅的工序称为“烧蓝”。
其中“蓝”是珐琅的意思

[0003]珐琅工艺根据不同的胎体分为金属胎珐琅,陶胎珐琅和玻璃胎珐琅

其中,金属胎珐琅是由金属胎体和珐琅两部分组成

金属胎珐琅工艺主要包括,掐丝珐琅
(cloisonn
é
)
,錾胎珐琅
(champlev
é
)
,透明珐琅
(basse taille)
,画珐琅
(painted enamel)
和空窗珐琅
(plique
‑à‑
jour
,也被称作透光珐琅
)。
[0004]作为金属胎珐琅工艺的一种,空窗珐琅
(plique
‑à‑
jour
,也被称作透光珐琅
)
诞生于
13
世纪的欧洲

这项传统珐琅工艺在过去主要服务于皇室和社会贵族

使用
plique
‑à‑
jour
工艺做成的珐琅件与另外上述四种金属胎珐琅工艺最大的区别在于,
plique
‑à‑
jour
的金属胎不是一个实体的金属胎,而是一个框架
(frame/cellular structure)。
在制作
plique
‑à‑
jour
工艺品时,珐琅工匠通常使用透明的珐琅料填补金属框架上的孔洞
(cell/opening)
,然后进行多次烧制,直至所有的孔洞被填充完

由于孔洞的框架结构和透明珐琅,在光的照射下,这项传统珐琅工艺呈现出一种独有的微型教堂玻璃窗的艺术效果

然而,从古至今,不管技术和图案设计方面如何改变,这项工艺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并没有发生改变,那就是框架结构
(cellular structure)。
制作传统
plique
‑à‑
jour
珐琅均离不开金属框架,为达到在金属胎体上形成不同形状的孔洞的视觉效果,需要通过锯切

丝焊接

云母片衬底

薄金属片衬底和精密铸造等工序,工序繁复耗时,而且制作工艺的局限也限制了成品的样式,使得珐琅难以符合现代人审美,不能很好的和时尚结合,制约了珐琅工艺品的推广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有序联结金属珠的三维结构珐琅制作工艺

[0006]一种有序联结金属珠的三维结构珐琅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1,制作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基座和金属柱,所述金属柱有多个,依次根据设计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0008]步骤2,将背面打孔的金属珠插入所述金属柱;
[0009]步骤3,在所述金属珠间隙施加珐琅

烧制,直至所有的金属珠被联结;
[0010]步骤4,将包含金属珠的珐琅件从支架上分离

[0011]本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通过使用珐琅材料本身的物理属性来联结空间中有序排列的金属珠,得到三维结构的珐琅制品,得到的珐琅制品具有特殊的孔洞和投影效果,打破了传统的
plique
‑à‑
jour
金属框架的概念,使珐琅不再是一种装饰涂料附着在金属胎表面或者束缚在金属框架里,而是变成一种联结剂的角色,烧结在两分离的金属珠之间,丰富了珐琅制品的表现形式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通过选择性激光熔化法制作支架,即
3D
打印技术制作支架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柱顶端呈圆锥状,便于珐琅件与金属柱的分离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为石膏基座或金属基座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为紫铜基座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珠和金属柱的主要成分为银,含量
≥99.9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所述分离包括基座与金属柱的分离,及金属珠与金属柱的分离,通过三氯化铁腐蚀法将基座与金属柱分离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氯化铁溶液的浓度为
10
%,腐蚀时间为
24

36h。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珐琅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熔点
750℃。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珠直径
3mm
,相邻金属珠的最大水平间距为
2.4mm
,最大高度差为
2mm。
[002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的制作工艺制备得到的有序联结金属珠的三维结构珐琅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通过使用珐琅材料本身的物理属性来联结空间中有序排列的金属珠,得到三维结构的珐琅制品,得到的珐琅制品具有特殊的孔洞和投影效果,丰富了珐琅制品的表现形式,可以广泛应用于饰品

艺术品

和室内空间陈列设计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制作工艺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制作工艺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制作工艺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制作工艺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制作工艺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制作工艺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一腐蚀后支架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序联结金属珠的三维结构珐琅产品展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序联结金属珠的三维结构珐琅制作工艺,该工艺打破传统的
plique
‑à‑
jour
金属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有序联结金属珠的三维结构珐琅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作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基座和金属柱,所述金属柱有多个,依次根据设计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步骤2,将背面打孔的金属珠插入所述金属柱;步骤3,在所述金属珠间隙中施加珐琅

烧制,直至所有的金属珠被联结;步骤4,将包含金属珠的珐琅件从支架上分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过选择性激光熔化法制作支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石膏基座或金属基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紫铜基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珠和金属柱的主要成分为银,含量
≥99.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瀛龙
申请(专利权)人:李瀛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