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电箱,包括:壳体,壳体包括顶部无盖的箱体以及上盖,上盖可拆卸地连接于箱体,箱体外表面上开设有散热凹槽,散热凹槽的底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接触底板以及若干散热鳍片,接触底板固定于散热凹槽底面上并遮挡通孔,散热鳍片间隔地固定于接触底板上,以及元器件,元器件固定在箱体内部,元器件至少部分伸入通孔内,与接触底板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箱体外表面上开设散热凹槽,散热凹槽的底面上开设通孔,元器件部分伸入通孔内,利用接触底板封住通孔,使接触底板与元器件接触,能够帮助元器件进行散热,又能封住通孔,保证配电箱的密封性,避免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箱
。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
、
测量仪表
、
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
。
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
。
由于,其内部存在多种元器件,所以配电箱的散热问题是配电箱能够平稳运行的关键点
。
[0003]专利
CN201010243414.9
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综合配电箱,包括有柜体,设于柜体内的主开关
、
接线端子
、
电流表
、
电压表及电容器及支撑接线端子
、
电流表及电压表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柜体包括有框架及顶盖,顶盖与框架连接,框架的两侧设有侧板及柜门,侧板上分别设有若干散热孔;框架内设有主开关腔
、
接线端子腔及电容器腔,各腔之间分别设有隔板,隔板上分别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的主开关腔
、
接线端子腔及电容器腔处分别设有柜门;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有沿柜体纵向设置的至少两条竖直安装条及与竖直安装条呈垂直设置并可与竖直安装条呈可调节连接的若干横直安装条,竖直安装条及横直安装条上分别设有若干调节槽;所述的柜门与框架通过铰链铰接连接,柜门朝向框架的端面上设有加强凸筋组件,该加强凸筋组件包括有内凸筋及设于内凸筋外侧的外凸筋,内凸筋与外凸筋之间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框架与柜门的结合处设有折边,该折边包括有长边及与长边呈垂直设置的短边,其长边与框架连接,长边与短边之间具有排水流道
。
其通过在隔板
、
侧板上开设散热孔,从而增强散热效果
。
[0004]但其存在以下问题:配电箱的设置场景较为复杂,当配电箱设置在户外时,散热孔可能会导致雨水进入配电箱内部,造成损害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箱,能够在防水的情况下,实现散热
。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配电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顶部无盖的箱体以及上盖,所述上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箱体外表面上开设有散热凹槽,所述散热凹槽的底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0007]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接触底板以及若干散热鳍片,所述接触底板固定于所述散热凹槽底面上并遮挡所述通孔,所述散热鳍片间隔的固定于所述接触底板上,
[0008]以及元器件,所述元器件固定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元器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通孔内,与所述接触底板抵接
。
[0009]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一对相互间隔设置的凸条,所述元器件跨设于一对所述凸条
。
[0010]进一步的,所述元器件包括
DC
‑
DC
转换器
、
电源模块
、
控制模块
、
断路器以及航插接头,所述
DC
‑
DC
转换器固定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
DC
‑
DC
转换器部分伸入所述通孔并与
所述散热组件抵接,所述电源模块固定在所述箱体底部,所述控制模块跨设于一对所述凸条上,所述断路器以及所述航插接头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内壁上
。
[0011]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嵌设孔,所述断路器固定在所述箱体上并与所述嵌设孔一一对应,所述嵌设孔上可拆卸的盖设有密封板
。
[0012]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侧壁上开设有接线槽,所述航插接头穿设于所述接线槽的底面,所述航插接头相对所述接线槽底面伸出部分的高度小于所述接线槽的深度
。
[0013]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鳍片的高度小于所述散热凹槽
111
的深度
。
[0014]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表面上固定有若干挂钩
。
[0015]进一步的,所述箱体无盖的顶部设有一圈密封垫
。
[0016]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底板完全覆盖于所述散热凹槽的底面,所述接触底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与所述箱体固定的螺纹孔
。
[0017]进一步的,所述
DC
‑
DC
转换器
、
电源模块
、
控制模块
、
断路器以及航插接头相互分隔,任何两个部件之间均具有间隙
。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配电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在箱体外表面上开设散热凹槽,所述散热凹槽的底面上开设通孔,所述元器件部分伸入所述通孔内,利用所述接触底板封住所述通孔,使所述接触底板与所述元器件接触,能够帮助所述元器件进行散热,又能封住所述通孔,保证配电箱的密封性,避免雨水
、
灰尘进入配电箱的内部
。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配电箱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密封板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图2中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1中配电箱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中:1‑
壳体,
11
‑
箱体,
111
‑
散热凹槽,
112
‑
通孔,
113
‑
凸条,
114
‑
挂钩,
115
‑
嵌设孔,
116
‑
密封板,
117
‑
接线槽,
12
‑
上盖,2‑
元器件,
21
‑
DC
‑
DC
转换器,
22
‑
电源模块,
23
‑
控制模块,
24
‑
断路器,
25
‑
航插接头,3‑
散热组件,
31
‑
接触底板,
32
‑
散热鳍片
。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
、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
[0027]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配电箱,其包括:壳体
1、
元器件2以及散热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顶部无盖的箱体以及上盖,所述上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箱体外表面上开设有散热凹槽,所述散热凹槽的底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接触底板以及若干散热鳍片,所述接触底板固定于所述散热凹槽底面上并遮挡所述通孔,所述散热鳍片间隔的固定于所述接触底板上,以及元器件,所述元器件固定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元器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通孔内,与所述接触底板抵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一对相互间隔设置的凸条,所述元器件跨设于一对所述凸条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包括
DC
‑
DC
转换器
、
电源模块
、
控制模块
、
断路器以及航插接头,所述
DC
‑
DC
转换器固定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
DC
‑
DC
转换器部分伸入所述通孔并与所述散热组件抵接,所述电源模块固定在所述箱体底部,所述控制模块跨设于一对所述凸条上,所述断路器以及所述航插接头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内壁上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文,曾攀,孙国勇,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闻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