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非下凹式机非隔离带的道路雨水蓄滞净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雨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非下凹式机非隔离带的道路雨水蓄滞净化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较为流行的道路雨水控制做法通常是在道路两侧设置雨水花园
、
下沉式绿地等,或者将绿化隔离带建设为下凹形式,再结合地形设置雨水花园,以实现对道路雨水的调蓄与净化效果
。
常见的道路雨水花园原理如下:
[0003]如图8所示,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道路海绵设施中,雨水径流经过道路横坡,经植被缓冲带进入下沉的雨水花园,然后经过渗透净化,由盲管
、
外排雨水管,进入市政雨水管网,超标雨水则由溢流井排出
。
该设施对道路雨水径流的调蓄净化效果良好,应用较为广泛
。
但是在实际工程中,雨水花园所处的地形往往是上凸或者与道路平齐的绿地,为了获得足够的下凹调蓄空间,需要较大的开挖量与下沉量,导致海绵设施建设的成本较高
。
此外对原有绿地的开挖,也会大大降低其景观效果
。
因此常规的道路雨水花园往往因为诸多限制条件而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
[0004]除了传统的道路雨水花园,部分研究人员也在探索其他新型道路雨水控制系统
。
中国专利文献
CN206359928U
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道路机非隔离带的下凹式绿地结构”。
该方法是通过下凹式绿地的截污段具有的凹槽结构,将路面径流携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非下凹式机非隔离带的道路雨水蓄滞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于路面层上的路缘石,对称设置的路缘石之间设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设有种植土,所述路缘石正下方的路基层内设有集水凹坑,所述集水凹坑内从上至下顺次铺设有级配碎石层和砾石排水层;所述集水凹坑的中部设有溢流井,所述溢流井的一端位于级配碎石层的上方,另一端位于砾石排水层的底部,所述砾石排水层内铺设有若干穿孔盲管,所述穿孔盲管的一端部于溢流井连通,所述溢流井的底端设有外排雨水管,所述外排雨水管的一端与溢流井连通,所述外排雨水管的另一端与市政雨水管网连通,所述路缘石上设有若干雨水导流通道,所述雨水导流通道用于将路面层上流动的雨水导流至集水凹坑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下凹式机非隔离带的道路雨水蓄滞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凹坑的内侧面上铺设有防水土工布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下凹式机非隔离带的道路雨水蓄滞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的上端高于级配碎石层
20
‑
30cm。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下凹式机非隔离带的道路雨水蓄滞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盲管的孔径小于砾石排水层内砾石的粒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下凹式机非隔离带的道路雨水蓄滞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导流通道位于路面层上的一端设有过滤网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非下凹式机非隔离带的道路雨水蓄滞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导流通道位于路面层上的一端内部设有与之卡接设置的安装壳体,所述过滤网的边缘固定于安装壳体上,所述安装壳体与过滤网相对的一端上设有与雨水导流通道连通的排水孔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非下凹式机非隔离带的道路雨水蓄滞净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奇,赵政阳,赵志伟,李莉,周飞祥,杨映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