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氨基肽酶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7556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基肽酶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基肽酶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探针
,具体涉及一种氨基肽酶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氨基肽酶
N(Aminopeptidase N

APN/CD13

EC 3.4.11.2)
是一种锌离子依赖性膜结合
II
型的金属跨膜糖蛋白,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并以同型二聚体的形式存在于质膜上,通过酶依赖性和非酶依赖性途径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信号传导

神经肽降解

免疫反应和抗原处理等

此外,
APN
被广泛认为是髓系来源造血细胞的标记物,并通过其抗原性促进人类白血病细胞的分类;药物诱导的肝损伤
(DILI)
被认为是急性肝损伤的主要诱因,该疾病伴随着
APN
的异常表达;
APN
在肿瘤侵袭

血管再生和转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癌细胞中表现出增强的酶活性,故
APN
可作为癌症生物标记物用于评估和诊断癌症

鉴于
APN
重要的生理病理功能,开发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性且可以实时检测
APN
的方法,将促进
APN
相关疾病的诊断和病理学研究

[0003]鉴于高的选择性

灵敏性和时空分辨率以及样品非破坏性等特点,荧光探针技术被广泛用于实时检测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并在疾病诊断

外科手术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由于近红外光强的组织穿透性以及近红外区生物自发荧光低的特性,近红外荧光染料在肌肉

活体荧光影像时具有比可见区荧光染料更高的时空分辨率

然而,适合于活体成像的
APN
近红外荧光探针仅有少数被报道,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
APN
近红外荧光探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利用中心位酯基取代的五甲川花菁染料平台
(Cy5

COOM)
,基于“酯基

羧基”转换策略开发了一个氨基肽酶
(APN)
荧光探针
Cy5

APN
,该探针首先被癌细胞表面过量表达的
APN
水解,随后发生1,6‑
消除反应,最终释放出强荧光的中心位羧基取代的五甲川花菁染料
Cy5

COO
,从而点亮癌细胞

细胞及活体实验证实,该探针可以高对比度区分癌细胞
/
组织和正常细胞
/
组织,因此在荧光引导的肿瘤手术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氨基肽酶荧光探针,其结构式如下:
[0007][0008]一种氨基肽酶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0010]步骤1,在
N2环境下,将
DMF
溶解于无水二氯甲烷,然后逐渐加入草酰氯,在室温下搅拌反应,反应完成后,在减压条件下充分蒸干溶剂,得到化合物1,为白色固体,其不经纯化直接用于下一反应;
[0011]步骤2,将化合物1和丙二酸单甲酯溶于无水二氯甲烷中,进行回流反应,在减压条件下蒸干溶剂后得到化合物2,向其中依次加入乙酸酐
、1
,2,3,3‑
四甲基

3H

吲哚碘化物和无水乙酸钠,进行搅拌反应,随后用水稀释并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层并经无水硫酸钠干燥

减压蒸馏及柱色谱分离纯化后得到化合物
Cy5

COOM
,为深蓝色固体;
[0012]步骤3,将化合物
Cy5

COOM
溶解在
MeOH

NaOH
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搅拌反应,冷却后用水稀释并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层并经无水硫酸钠干燥

减压蒸馏及柱色谱分离纯化后得到化合物
Cy5

COO
,为深蓝色固体;
[0013]步骤4,将
Cy5

COO、
化合物3和碳酸钾溶解在无水
N,N

二甲基甲酰胺中,进行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用水稀释并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并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后重新溶于三氟乙酸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进一步搅拌反应后,经减压蒸馏及柱色谱分离纯化后得到化合物
Cy5

APN
,为深蓝色固体

[0014]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
DMF
和草酰氯的摩尔比为
30

35
,搅拌反应的时间为
2h。
[0015]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化合物1和丙二酸单甲酯的摩尔比为2:1,回流反应的温度为
40℃
,时间为过夜,化合物
2、1
,2,3,3‑
四甲基

3H

吲哚碘化物和无水乙酸钠的摩尔比为1:
2
:3,搅拌反应的温度为
90℃
,时间为
4h
,柱色谱分离纯化的展开剂为二氯甲烷
/
甲醇=
10/1(v/v)。
[0016]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搅拌反应的温度为
43℃
,时间为
3h
,柱色谱分离纯化的展开剂为
10

50
%甲醇
/
二氯甲烷
(v/v)。
[0017]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
Cy5

COO、
化合物3和碳酸钾的摩尔比为1:3:2,搅拌反应的温度为
48℃
,时间为
3h
,三氟乙酸和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1,进一步搅拌反应的温度为室温,时间为
20
分钟,柱色谱分离纯化的展开剂为
CH2Cl2/MeOH

8:1(v/v)。
[0018]一种氨基肽酶荧光探针的应用,可区分正常细胞
/
组织和癌细胞
/
组织,作为荧光影像试剂在荧光引导手术方面的应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0]目前开发的
APN
荧光探针,大都是基于荧光染料中氨基部分的保护与脱保护构建的,即
APN
与探针作用后改变了染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氨基肽酶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
2.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氨基肽酶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
N2环境下,将
DMF
溶解于无水二氯甲烷,然后逐渐加入草酰氯,在室温下搅拌反应,反应完成后,在减压条件下充分蒸干溶剂,得到化合物1,为白色固体,其不经纯化直接用于下一反应;步骤2,将化合物1和丙二酸单甲酯溶于无水二氯甲烷中,进行回流反应,在减压条件下蒸干溶剂后得到化合物2,向其中依次加入乙酸酐
、1
,2,3,3‑
四甲基

3H

吲哚碘化物和无水乙酸钠,进行搅拌反应,随后用水稀释并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层并经无水硫酸钠干燥

减压蒸馏及柱色谱分离纯化后得到化合物
Cy5

COOM
,为深蓝色固体;步骤3,将化合物
Cy5

COOM
溶解在
MeOH

NaOH
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搅拌反应,冷却后用水稀释并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层并经无水硫酸钠干燥

减压蒸馏及柱色谱分离纯化后得到化合物
Cy5

COO
,为深蓝色固体;步骤4,将
Cy5

COO、
化合物3和碳酸钾溶解在无水
N,N

二甲基甲酰胺中,进行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用水稀释并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并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后重新溶于三氟乙酸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进一步搅拌反应后,经减压蒸馏及柱色谱分离纯化后得到化合物
Cy5

APN
,为深蓝色固体
。3.
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星劳观林刘景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