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利萍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型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5398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进型喷头,其中,包括喷头主体;所述喷头主体侧部转动连接有进水接头;所述喷头主体侧部设置有花洒出水口,所述喷头主体端部设置有端部出水口;所述喷头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切换花洒出水口或端部出水口出水的第一切换开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喷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厨卫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改进型喷头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
202320078614.6
公开一种新型水龙头结构,其在分水连接件
(
喷头主体
)
上设置花洒组件和位于端部的第二出水孔,使用时通过打开龙头出水管上的控制开关,并通过旋转分水连接件相对于分水座
(
进水接头
)
的转动实现花洒出水和端部出水的切换,此时分水座必须卡接在龙头主体上

[0003]但是这种喷头主体安装在抽拉龙头的抽拉软管上时,在喷头主体抽出于龙头主体外后,即不能通过旋转分水座实现花洒出水和端部出水的水花切换,消费者使用上不够方便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喷头,其解决现有喷头主体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改进型喷头,其中,包括喷头主体;所述喷头主体侧部转动连接有进水接头;所述喷头主体侧部设置有花洒出水口,所述喷头主体端部设置有端部出水口;所述喷头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切换花洒出水口或端部出水口出水的第一切换开关

[0008]进一步,所述喷头主体包括外壳和固定连接于外壳内的内芯体,所述花洒出水口形成在内芯体上,所述外壳上形成有对应花洒出水口的花洒水窗口;所述内芯体内形成有连接进水接头与所述花洒出水口的第一水路;所述内芯体内还形成有连接进水接头与所述端部出水口的第二水路;所述第一切换开关设置连接在所述第一水路与第二水路的连接处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包括位于所述喷头主体上的切换腔

活塞杆

导向筒和旋转驱动部;所述切换腔具有圆柱形内壁,所述活塞杆的头部具有与所述切换腔相配合的圆柱形塞头;所述切换腔的内壁上形成有与进水接头连通的进水过口,所述切换腔的内壁上还形成有与所述花洒出水口连通的第一出水过口;所述切换腔内还设置有第二出水过口;所述导向筒与所述切换腔同轴设置,所述导向筒上设置有斜滑槽,所述活塞杆上形成有导柱,所述导柱与斜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部与所述导向筒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部与所述活塞杆滑动连接并能够与所述活塞杆同步转动;所述活塞杆在切换腔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活塞杆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水过口与所述第一出水过口连通,所述进水过口与所述第二出水过口不连通;所述活塞杆处于第二位置时,进水过口与所述第一出水过口不连通,进水过口与所述第二出水过口连通

[0010]进一步,所述旋转驱动部包括旋转筒和驱动把手,所述旋转筒与所述导向筒转动
连接,所述旋转筒中部形成有矩形孔;所述活塞杆上端形成有截面呈矩形的插块,所述插块插入所述矩形孔中并与所述矩形孔可滑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部上连接伸出于喷头主体的外壳外的驱动把手

[0011]进一步,所述导向筒上设置有两个斜滑槽,两个斜滑槽关于导向筒的轴线中心对称;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两个导柱,两个导柱间隔
180
度设置;所述导向筒包括下筒部和上筒部,所述斜滑槽形成在下筒部上,所述斜滑槽上端具有延伸至下筒部上沿的第一开口;所述上筒部与下筒部同轴设置并盖设所述第一开口;所述上筒部具有伸入所述第一开口中的卡块,所述卡块下端形成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斜滑槽的上内壁齐平

[0012]进一步,所述上筒部内形成有向内延伸的限位环,限位环的中心孔供活塞杆穿过,所述限位环的内壁与所述活塞杆转动连接,且活塞杆能够相对限位环进行轴向移动

[0013]进一步,所述喷头主体还具有用于遮盖花洒出水口的盖体,所述盖体与旋转驱动部连接以使得盖体在盖合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位置切换;所述活塞杆处于第二位置时,此时盖体处于盖合状态时,所述盖体完全遮盖所述花洒出水口;所述活塞杆处于第一位置时,此时盖体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盖体完全隐藏在所述外壳内

进一步,所述进水接头靠近所述喷头主体的侧面上设置有圆柱凸轮条,所述圆柱凸轮条上具有在进水接头的轴向上不同位置的第一抵顶部和第二抵顶部,所述第一抵顶部和第二抵顶部之间具有过渡段;所述第一抵顶部

第二抵顶部与进水接头的轴线所呈夹角为
90
度;所述第一水路上形成有止水腔,所述止水腔具有朝向所述圆柱凸轮条的第二开口;所述止水腔内设置有止水活塞,所述止水腔内还设置将所述止水活塞向外抵顶的弹簧,所述止水活塞伸出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与所述圆柱凸轮条抵接;所述止水活塞与所述第一抵顶部抵接时,所述止水活塞将第二水路封堵;所述止水活塞与所述第二抵顶部抵接时,所述止水活塞将第二水路连通

[0014]进一步,所述止水腔的内壁上形成有进水过孔和出水过孔,所述出水过孔与所述端部出水口连通;所述进水过孔与所述出水过孔在止水腔内的深度位置不同;所述进水过孔比所述出水过孔更加靠近所述止水腔的开口;第一抵顶部比第二抵顶部更加靠近所述喷头主体

[0015]进一步,所述端部出水口包括起泡芯出水口和射流出水口,所述喷头主体上还设置有在第二水路上切换泡芯出水口出水或射流出水口出水的第二切换开关

[0016]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改进型喷头,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一

所述进水接头可与抽拉龙头的抽拉软管连接,在喷头抽出与抽拉主体外后,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实现花洒出水口和端部出水口的切换

由于第一切换开关不依赖与喷头主体相对于龙头主体的旋转,在使用者手上即可实现第二切换开关的状态切换,使用非常方便

[0018]二

通过伸出外壳外的驱动把手实现驱动所述旋转筒,所述旋转筒进而驱动所述活塞杆在所述导向筒内转动,所述导柱与所述斜滑槽内移动,从而实现所述活塞杆在所述切换腔内发生轴向移动

如此实现进水接头与第一水路连通或者进水接头与第二水路连通的切换

[0019]三

所述盖体在所述花洒出水口处于关闭状态时将花洒出水口盖合,避免厨房油烟等污物富集在花洒出水口的小孔中而造成堵塞

所述盖体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盖体位于外壳与内芯体之间而完全隐藏在所述外壳内,不占用外壳的外部空间

[0020]四

通过设置圆柱凸轮条和所述止水活塞向配合,如此在所述进水接头插接在龙头主体上,且端部出水口朝下进行出水,若此时直接将喷头主体转动
90
度,使得花洒出水口朝下和端部出水口朝向水平,止水活塞从与第二抵顶部抵顶转为与第一抵顶部抵顶,止水活塞在止水腔内将所述第二水路进行闭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改进型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主体;所述喷头主体侧部转动连接有进水接头;所述喷头主体侧部设置有花洒出水口,所述喷头主体端部设置有端部出水口;所述喷头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切换花洒出水口或端部出水口出水的第一切换开关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主体包括外壳和固定连接于外壳内的内芯体,所述花洒出水口形成在内芯体上,所述外壳上形成有对应花洒出水口的花洒水窗口;所述内芯体内形成有连接进水接头与所述花洒出水口的第一水路;所述内芯体内还形成有连接进水接头与所述端部出水口的第二水路;所述第一切换开关设置连接在所述第一水路与第二水路的连接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包括位于所述喷头主体上的切换腔

活塞杆

导向筒和旋转驱动部;所述切换腔具有圆柱形内壁,所述活塞杆的头部具有与所述切换腔相配合的圆柱形塞头;所述切换腔的内壁上形成有与进水接头连通的进水过口,所述切换腔的内壁上还形成有与所述花洒出水口连通的第一出水过口;所述切换腔内还设置有第二出水过口;所述导向筒与所述切换腔同轴设置,所述导向筒上设置有斜滑槽,所述活塞杆上形成有导柱,所述导柱与斜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部与所述导向筒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部与所述活塞杆滑动连接并能够与所述活塞杆同步转动;所述活塞杆在切换腔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活塞杆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水过口与所述第一出水过口连通,所述进水过口与所述第二出水过口不连通;所述活塞杆处于第二位置时,进水过口与所述第一出水过口不连通,进水过口与所述第二出水过口连通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部包括旋转筒和驱动把手,所述旋转筒与所述导向筒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筒中部形成有矩形孔;所述活塞杆上端形成有截面呈矩形的插块,所述插块插入所述矩形孔中并与所述矩形孔可滑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部上连接伸出于喷头主体的外壳外的驱动把手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上设置有两个斜滑槽,两个斜滑槽关于导向筒的轴线中心对称;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两个导柱,两个导柱间隔
180
度设置;所述导向筒包括下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利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