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就地插秧法”制备超润滑涂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533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就地插秧法”制备超润滑涂层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合成聚异戊二烯溶液涂敷天然橡胶医用导管,由于合成聚异戊二烯与天然橡胶成分相同,因而两者界面结合牢固,不会发生涂层脱落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就地插秧法”制备超润滑涂层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就地插秧法”制备超润滑涂层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021
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达到
1384.2
万吨

天然橡胶物理机械性能优良,具有良好的弹性,伸长率最大可达
1000
%,是综合性能最好的橡胶

它是用途最广泛的一种通用橡胶,被制成轮胎

乳胶手套

医用导管等

[0003]天然橡胶主要由头

尾相连的顺式1,4‑
聚异戊二烯构成,另外还含有2%~3%的蛋白质

由天然橡胶制成的医用导管存在两个问题:
1)
微量的蛋白质会引起特定人群的过敏反应,
2)
医用导管表面摩擦力大,容易损伤自然腔道,增加患者痛苦,也不利于医生手术操作,还会造成一定的后遗症,如:尿道狭窄

尿道结石等

[0004]因此,研发一种适用于天然橡胶医用导管的超润滑涂层技术不仅可以屏蔽蛋白质的过敏反应,还可以起到润滑减阻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就地插秧法”制备超润滑涂层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屏蔽天然橡胶中的蛋白质,避免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以有效降低医用导管的表面摩擦力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就地插秧法”制备超润滑涂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
将合成聚异戊二烯加入到
DMF
溶剂中,加热至
60℃

90℃
,搅拌2小时~4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浓度为1%~
10
%的合成聚异戊二烯溶液
A

[0009]2)

N2通入合成聚异戊二烯溶液
A
中,加入偶氮类引发剂和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搅拌,制得混合溶液
B
,避光保存;
[0010]3)
将天然橡胶导管浸入混合溶液
B
中5~
60s
,取出,紫外光照射
10

60s
,在
60℃

100℃
烘箱中烘干,由于合成聚异戊二烯与天然橡胶成分相同,因而两者界面结合牢固,不会发生涂层脱落现象,而且天然橡胶中微量蛋白被屏蔽,避免了微量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偶氮类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下,打开了聚异戊二烯分子中的双键,进一步引发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发生聚合反应,从而在聚异戊二烯分子链上长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侧链分子刷,犹如在一块田地上长出秧苗;
[0011]4)
将步骤
3)
处理后的导管浸入2%~5%氯化硫的二硫化碳溶液中5~
60s
,取出,置于
40℃

60℃
烘箱中烘干,实现聚异戊二烯硫化交联的目的,即可在天然橡胶导管表面制得超润滑涂层,从而可得到防过敏

超润滑的医用天然橡胶导管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的乙烯基吡咯烷酮浓度为1%~
15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偶氮二异庚腈

偶氮二异戊腈

偶氮二环己基甲腈中的一种或几种,偶氮类引发剂与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
0.1:100

1.5:100。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原理为:
[0015]天然橡胶表面疏水,难以直接将具有润滑效果的水溶性大分子涂敷在其表面,涂层易脱落

本专利技术采用合成聚异戊二烯溶液涂敷天然橡胶医用导管,由于合成聚异戊二烯与天然橡胶成分相同,因而两者界面结合牢固,不会发生涂层脱落现象,而且天然橡胶中微量蛋白被屏蔽,避免了微量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

偶氮类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下,打开了聚异戊二烯分子中的双键,进一步引发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发生聚合反应,从而在聚异戊二烯分子链上长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侧链分子刷,犹如在一块田地上长出秧苗,使得具有超润滑效果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分子刷牢固地结合在天然橡胶医用导管表面,实现超润滑减阻的目的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天然橡胶医用导管中的微量蛋白质会引起特定人群的过敏反应,而且橡胶导管表面摩擦力大,容易损伤自然腔道,增加患者痛苦,也不利于医生手术操作,还会造成一定的后遗症,如:尿道狭窄

尿道结石等

本专利技术采用“就地插秧法”制备超润滑涂层,不仅解决了蛋白质过敏反应的问题,还实现了润滑减阻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采用合成聚异戊二烯溶液涂敷天然橡胶医用导管,由于合成聚异戊二烯与天然橡胶成分相同,因而两者界面结合牢固,不会发生涂层脱落现象

偶氮类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下,打开了聚异戊二烯分子中的双键,进一步引发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发生聚合反应,从而在聚异戊二烯分子链上长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侧链分子刷,犹如在一块田地上长出秧苗,使得具有超润滑效果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分子刷牢固地结合在天然橡胶医用导管表面,解决了亲水超润滑涂层易脱落的问题

经涂敷超润滑涂层的天然橡胶医用导管表面摩擦力均小于
0.05N
,可以极大地减小病人的痛苦,提高医护人员操作的便利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9]实施例1:
[0020]1)

1g
合成聚异戊二烯加入到
100mL DMF
溶剂中,加热至
60℃
,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浓度为1%的合成聚异戊二烯溶液
A

[0021]2)

N2通入上述步骤
1)
制得的溶液中,加入
1mg
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和
1g
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搅拌,制得混合溶液
B
,避光保存;
[0022]3)
将天然橡胶导管浸入上述步骤
2)
制得的溶液中
5s
,取出,紫外光照射
10s
,在
60℃
烘箱中烘干,由于合成聚异戊二烯与天然橡胶成分相同,因而两者界面结合牢固,不会发生涂层脱落现象,而且天然橡胶中微量蛋白被屏蔽,避免了微量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偶氮类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下,打开了聚异戊二烯分子中的双键,进一步引发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就地插秧法”制备超润滑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
将合成聚异戊二烯加入到
DMF
溶剂中,加热至
60℃

90℃
,搅拌2小时~4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浓度为1%~
10
%的合成聚异戊二烯溶液
A

2)

N2通入合成聚异戊二烯溶液
A
中,加入偶氮类引发剂和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搅拌,制得混合溶液
B
,避光保存;
3)
将天然橡胶导管浸入混合溶液
B
中5~
60s
,取出,紫外光照射
10

60s
,在
60℃

100℃
烘箱中烘干;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征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