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525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包括防护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继电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低压电器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继电器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

安全保护

转换电路等作用,需要具备动作迅速

准确,控制灵敏

可靠等特性

[0003]市场上已有的继电器,主要存在触点氧化,弱信号导通不可靠等问题,有些继电器虽然将触桥改为双点接触,触头导通情况略有好转,但依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对触头系统的创新设计尤为重要,也是未来继电器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以满足产品安全可靠长期使用

[0004]继电器还存在体积大,箱体空间利用率低;回路接线布置不清晰,线圈控制回路接线设计在主回路接线底层,在继电器垂直安装过程时,用户接线不方便,电气安全性能

可扩展性以及防护性能较差

[0005]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电子器件的飞速发展,对电器开关大都要求在完成其控制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小功率消耗

现目前使用的继电器电磁系统功耗为
2W

3W
,因为要求低功耗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品的散热情况,电磁系统产生的热量不但会造成电磁系统本身问题,而且对产品底座等其他塑料制品零部件有老化作用<br/>。
现有产品均在外加装了电子线路以降低电磁系统功率,但通过高铁上车试验发现电子线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会造成故障点增加,给后续的维修使用带来了极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继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继电器,包括防护系统

触头系统

电磁系统

接线端子模块和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壳体,壳体的中部安装有动触头支撑件,动触头支撑件包括被间隔梁分割成上下两层的一次注塑成型的数个独立的灭弧室,每个灭弧室内间隔梁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上安装有桥式动触头,桥式动触头与灭弧室的顶部之间安装有触头弹簧,桥式动触头的中心开设有导向柱安装孔,导向柱安装孔前后的侧边上对称设置有桥形触头定位槽,桥式动触头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向同侧凹陷呈弧形的动触点;壳体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排静触头插装窗口,每个静触头插装窗口内均安装有一个与桥式动触头相适配的静触头,每个静触头包括竖直的接线端和向桥式动触头延伸的水平折弯部,水平折弯部的前端设有
V
形的静触点,静触点的侧边为倾斜面,底部开设有沟槽,当静触头与桥式动触头相闭合时,静触点与动触点的两侧均线接触;接线端的内侧安装有笼式弹簧扣

[0008]优选的,所述静触点和动触点的外壁均镀有银涂层

[0009]优选的,所述动触头支撑件底部的前后两端中部对称安装有支撑件挂钩,电磁系统中的上衔铁装卡在两个支撑件挂钩中间,上衔铁与支撑件挂钩的连接处设置有导向槽

[0010]优选的,所述静触头的水平折弯部为阶梯状,与接线端的连接处下方设置有向内弯曲的静触头插装挂钩,静触头插装挂钩挂接在静触头插装窗口的底部

[0011]优选的,所述电磁系统包括上衔铁

下衔铁

线圈骨架

磁轭和线圈,上衔铁和下衔铁的中部安装有衔铁芯,衔铁芯的底部与安装有反力弹簧,线圈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片状的导磁件,导磁件的外壁上安装有永久磁铁

[0012]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与线圈骨架之间安装有散热板,散热板的中部开设有反力弹簧装卡槽,反力弹簧的底端固定在反力弹簧装卡槽中

[0013]优选的,所述防护系统包括安装在壳体顶端的防护罩,防护罩中部开设有防尘罩和附件挂接窗口,防护罩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弹簧端子接线窗口,弹簧端子接线窗口的外侧边缘通过卡扣与壳体的侧边顶部相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端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接线模块安装口,接线端子插装在接线模块安装口内,接线端子的中下部固定在线圈骨架上,接线端子的底部设置有绕线柱

[0015]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四个角上开设有螺钉安装孔,螺钉安装孔的内侧设置有安装卡轨,底座侧壁左右两边的上部开设有用于与壳体左右两侧相连接的挂钩插装孔,底座侧壁前后两边的顶端中心开设有用于与壳体相连接的卡位槽,底座侧壁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磁系统的竖直限位筋,底座的内腔底部安装有片状弹簧,片状弹簧的侧边上方设置有固定凸块,固定凸块的一侧固定在底座侧壁上,另一侧固定在限位筋上

[001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卡块安装槽,卡块安装槽中安装有对散热板进行限位的卡块

[0017]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为:未通电时,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导磁件和衔铁被磁化,衔铁下部与导磁件相吸,继电器在较小的反力作用下保持稳定的释放状态

当线圈通电后,衔铁芯中产生电磁场,在电磁力作用下,衔铁在线圈中起到导磁作用,克服反力弹簧

触头弹簧的作用力,带动动作触头支撑件和桥式动触头向下动作,使衔铁与磁轭开始吸合,当动作触头支撑件向下移动一定行程后,桥式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此时继电器吸合接通线路,衔铁在线圈产生的电磁力和永久磁铁的磁力共同作用下,继电器处于稳定工作吸合状态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力迅速消失,电磁力和永久磁铁的叠加磁场迅速变为只有永久磁铁的单一磁场,在反力弹簧和触头弹簧的作用下,动作触头支撑件向上动作,带动桥式动触头与静触头完全断开,在永久磁铁的磁力作用下,导磁件与衔铁下部吸力达到最大,继电器在较小的反力作用下保持稳定自然状态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中桥式动触头安装在独立的灭弧室中,桥式动触头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向同侧凹陷呈弧形的动触点,与桥式动触头相适配的静触头端部设有
V
形的静触点,当桥式动触头和静触头闭合时,静触点与动触点有两条接触线,提高了触头弱信号接通的可靠性;(2)本专利技术中动触头支撑件设有数个独立的灭弧室,增大了爬电距离,不会出现串弧

引弧

拉弧

吸弧等影响,在受到高冲击性大电流在电路中冲击时,电弧相互之间不会干
扰,保证了电信号的畅通;实现了产品的零喷弧性能,也达到了对触点密封的效果;(3)本专利技术中防护罩

壳体

底座之间均通过卡扣装配,减小了继电器的体积,保证了零部件安装牢靠,提高了继电器的可靠性;(4)本专利技术中上衔铁和下衔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继电器,包括防护系统(2)

触头系统(3)

电磁系统(4)

接线端子模块(5)和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安装有壳体(
35
),壳体(
35
)的中部安装有动触头支撑件(
34
),动触头支撑件(
34
)包括被间隔梁分割成上下两层的一次注塑成型的数个独立的灭弧室(
342
),每个灭弧室(
342
)内间隔梁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柱(
341
),导向柱(
341
)上安装有桥式动触头(
31
),桥式动触头(
31
)与灭弧室(
342
)的顶部之间安装有触头弹簧(
33
),桥式动触头(
31
)的中心开设有导向柱安装孔(
343
),导向柱安装孔(
343
)前后的侧边上对称设置有桥形触头定位槽(
344
),桥式动触头(
31
)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向同侧凹陷呈弧形的动触点(
311
);壳体(
35
)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排静触头插装窗口(
352
),每个静触头插装窗口(
352
)内均安装有一个与桥式动触头(
31
)相适配的静触头(
32
),每个静触头(
32
)包括竖直的接线端(
322
)和向桥式动触头(
31
)延伸的水平折弯部(
323
),水平折弯部(
323
)的前端设有
V
形的静触点(
321
),静触点(
321
)的侧边为倾斜面,底部开设有沟槽,当静触头(
32
)与桥式动触头(
31
)相闭合时,静触点(
321
)与动触点(
311
)的两侧均线接触;接线端(
322
)的内侧安装有笼式弹簧扣(
5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点(
321
)和动触点(
311
)的外壁均镀有银涂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支撑件(
34
)底部的前后两端中部对称安装有支撑件挂钩(
345
),电磁系统(4)中的上衔铁(
42
)装卡在两个支撑件挂钩(
345
)中间,上衔铁(
42
)与支撑件挂钩(
345
)的连接处设置有导向槽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
32
)的水平折弯部(
323
)为阶梯状,与接线端(
322
)的连接处下方设置有向内弯曲的静触头插装挂钩(
324
),静触头插装挂钩(
324
)挂接在静触头插装窗口(
352
)的底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系统(4)包括上衔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文高卫东张瑞东白庆生陈明巨有明吴鸿恩马涛孙颜萍郇丽赵琼丽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二一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