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523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低温送风装置,包括进风均压箱结构部分、调节诱导送风箱结构部分与内置保温层,所述进风均压箱起到了中央空调送风管网均压,稳压作用,便于调节各房间的送风量;所述调节诱导送风箱由电动调节阀、射流渐缩风口、回风口、Ω形背压板、送风口与箱体板构成,在高速射流气流作用下,构成箱内回风负压区与送风正压区,房间内空气经回风口被负压诱导进入箱内与低温空气射流混合,混合气流升温后进入正压送风区经送风口送入房间内,据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各房间根据需要调节送风量与送风口产生凝结水等实际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低温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现行中央空调领域中,冰蓄冷与温湿分控中央空调系统,均涉及到低温空气或新 风送风技术问题,一般作法是低温空气或新风从风管经设置在房间内的普通送风口,例如 百叶送风口,格栅送风口,散流器等直接送入房间内,理论与工程实践表明,现行低温空气 或新风的送风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房间内的空气温度与含湿量均高于所述的低温空气或新风,由送风口直接送 风,在风口框板周边存在回流混合区,该混合区内空气温度与含湿量高于所送低温空气或 新风,因此,在温度较低的送风口框板上产生凝结水,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房间的正常 使用。2、无论是冰蓄冷中央空调的低温送风,还是温湿分控中央空调的低温新风,均需 根据房间冷负荷与湿负荷的实际需求调节送入房间的风量,现行的风管与风口直接送风方 式,因风管中风速高,风系统中各房间风量的调节性差,互相干扰大,因而,常常出现各房间 送风不均,不仅影响空调房间的舒适,还浪费空调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均压与诱导混合功能,且可调节低温空 气或新风风量的送风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低温送风装置包括进风均压箱结构部分、调节诱导送风箱结构部 分与内置保温层,上述两部分结构通过中立分割板相互折板铨接,构成本技术的整体 装置。所述进风均压箱结构部分包括法兰进风短管与由侧立箱体板、上箱体板、下箱体板、 前立箱体板、后立箱体板和中立分割板经相互折板连接构成均压箱,所述法兰进风短管的 一端法兰与所述侧立箱体板的开口周边铨接,构成本技术的进风均压箱结构部分;所 述调节诱导送风箱结构部分包括调节射流风道、下底板结构、上顶弧形板、前立板与后立 板,所述调节射流风道包括中立分割板、风量电动调节阀与射流渐缩风口,所述风量电动调 节阀的一端法兰与中立分割板开口周边铨接,该风量电动调节阀的另一端法兰与射流渐缩 风口大端侧法兰铨接,构成调节射流风道,所述下底板结构包括下底板、回风风口、送风风 口与Ω形背压板,所述回风口与送风口分别嵌入下底板两个开口处,回风口、送风口周边 法兰分别与下底板两开口周边铨接,所述Ω形背压板置于回风口与送风口中间的下底板 之上,Ω形背压板二个折板与下底板铨接,构成下底板结构;所述调节射流风道通过其中 立分割板的下折板与下底板结构的回风口侧折板铨接,所述中立分割板其他三个折板分别 与上顶弧形板、前立板和后立板的一个折板铨接,所述下底板结构的送风口侧折板与上顶 弧形板的下折板铨接,所述下底板结构的前后两个折板分别与前立板和后立板的折板铨接,其他板与板的折板经过对口铨接,构成所述调节诱导送风箱结构部分;所述内置保温层 是指胶粘于本技术一种低温送风装置内部(除调节阀叶片与回风口、送风口栅叶外) 能接触到所输送空气金属表面上的保温材料。本技术所述调节射流风道,Ω形背压 板,回风口与箱体构成射流与诱导回风功能腔,由Ω形板,送风口与箱体构成混合送风功 能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低温空气或新风从进风口进入均压箱内,从高速(一般为6m/s)减到低速(一般 风速为lm/s),其动压大部分转变静压,起到均压与稳压的作用,便于调节阀调节送入房间 的送风量,被减速均压后的低温空气或新风经调节阀进入射流浙缩风口,被逐步增速,到射 流风口出口,形成高速气流射入本技术所述的调节诱导送风箱内腔,由于高速射流进 入腔内,其速度急减,需大量混合腔内空气,因此,射流渐缩风口出口与Ω形背压板之间箱 体形成负压区,室内空气经回风口吸到负压区,满足射流混合需求,减速混合后气流升温增 湿后,流过Ω形背压板与另一部分箱体形成正压区,经正压区内的送风口送入房间,由此, 构成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较现行的低温空气送风方式,本技术取得如下技术效 果1、由于设置了均压箱,在高速送风管网中的末端起到均压稳压作用,解决了各房 间送风不易调节与送风不均的问题。2、由于设置了电动调节阀,因而可根据房间的冷负荷与湿负荷需求调节送入房间 风量的大小,可节省空调无效能耗。3、由于房间内空气与低温空气在送风装置内混合,且装置内部金属表面均胶粘了 保温材料,因此,在装置内部不会产生凝结水。由于回风口进入的是房间空气,送风口所送 的升温后的混合空气,因此,在这两个风口边框均不会产生凝结水,由此,解决现行送风方 式的凝结水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低温送风装置立剖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低温送风装置府视无意图图中1.法兰进风短管、2.侧立箱体板、3.上箱体板、5.中立分割板、6.风量电动 调节阀、7.射流渐缩风口、8.回风口、9. Ω形背压板、10.下底板、11.送风口、12.上顶弧形 板、13.后立箱体板、14.前立箱体板、15.后立板、16.前立板。具体实施例参照附图1、2,本技术一种低温送风装置包括进风均压箱结构部分、调节诱导 送风箱结构部分与内置保温层,上述两部分结构通过中立分割板5相互折板铨接,构成本 技术的整体装置。所述进风均压箱结构部分包括法兰进风短管1与由侧立箱体板2、上 箱体板3、下箱体板4、前立箱体板14、后立箱体板13和中立分割板5经折板相互连接构成 均压箱,所述法兰进风短管1 一端的法兰与所述侧立箱体板2的开口周边铨接,构成本实用 新型的进风均压箱结构部分;所述调节诱导送风箱结构部分包括调节射流风道、下底板结构、上顶弧形板12、前立板16与后立板15,所述调节射流风道包括中立分割板5、风量电动 调节阀6与射流渐缩风口 7,所述风量电动调节阀6的一端法兰与中立分割板5的开口周边 铨接,该风量电动调节阀6的另一端法兰与射流渐缩风口 7的大端侧法兰铨接,构成调节射 流风道,所述下底板结构包括下底板10、回风风口 8、送风风口 11与Ω形背压板9,所述回 风口 8与送风口 11分别嵌入下底板10两个开口处,回风口 8、送风口 11的周边法兰分别 与下底板10两开口周边铨接,所述Ω形背压板9置于回风口 8与送风口 11中间的下底板 10之上,Ω形背压板9的二个折板与下底板10铨接,构成下底板结构;所述调节射流风道 通过其中立分割板5的下折板与所述下底板结构的回风口 8侧折板铨接,所述中立分割板 5其他三个折板分别与上顶弧形板12、前立板16和后立板15的一个折板铨接,所述下底板 结构的送风口侧折板与上顶弧形板12的下折板铨接,所述下底板结构的前后两个折板分 别与前立板16和后立板15的折板铨接,其他板与板的折板经过对口铨接,构成所述调节诱 导送风箱结构部分;所述内置保温层是指胶粘于本技术一种低温送风装置内部(除调 节阀叶片与回风口、送风口栅叶外)能接触到所输送空气金属表面上的保温材料。本实用 新型所述调节射流风道、Ω形背压板9、回风口 8与箱体构成调节射流诱导回风功能腔,由 Ω形板9、送风口 11与箱体构成混合送风功能腔。权利要求一种低温送风装置,包括进风均压箱结构部分、调节诱导送风箱结构部分与内置保温层,其特征在于上述两部分结构通过中立分割板相互折板铨接,构成本技术的整体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均压箱结构部分 包括法兰进风短管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送风装置,包括进风均压箱结构部分、调节诱导送风箱结构部分与内置保温层,其特征在于:上述两部分结构通过中立分割板相互折板铨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峤甄华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水木泽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