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热压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522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温热压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微纳米粒径的氧化铝等陶瓷材料进行粒径级配,少量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热压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热压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孔陶瓷是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由于其优良的物理

化学和机械性能,同时又由于其原料来源广泛

价格低廉和生产工艺成熟,广泛应用于微电子

电气工程

航空航天等领域

现有多孔陶瓷制备的烧结温度非常高,如
α

Al2O3含量在
99.9
%以上的陶瓷材料,其烧结温度高达
1650℃

1990℃
,并且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添加大量造孔剂,烧结温度高导致制备成本高

[0003]为了降低陶瓷烧结温度,业界提出了一种陶瓷冷烧结技术


CN116063065A
公开了一种
α

Al2O3陶瓷烧结方法,具体烧结工艺可分为两步
: 1
)通过冷烧结工艺制备相对致密度为~
85
%的
α

Al2O3‑
γ

Al2O3复合陶瓷;2)通过相对较低的退火温度促进复合陶瓷物相转变,进一步提高氧化铝陶瓷致密度

该方法省去了复杂造粒工艺和昂贵压机设备,工艺简单

成本低廉,最终制成的陶瓷材料密度

硬度高,晶粒尺寸小于1μ
m
,由于工艺温度很低,节约了生产成本

[0004]但是目前冷烧结技术采用高压方式制备陶瓷材料,制备的陶瓷材料致密度高,并不适合制备含多孔结构的陶瓷,特别是在电子烟雾化芯中,需要陶瓷为特定的多孔材料,具备一定的锁油和导油性能

因此,如何采用冷烧结方法制备含多孔结构的陶瓷材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温热压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采用微纳米粒径氧化铝等陶瓷材料进行粒径级配,少量水

碱性溶液或酸性溶液作为临时溶剂,混合搅拌均匀后置于模具中,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通过溶解

沉淀过程实现材料固结,得到含多孔结构的陶瓷,避免高温烧结造成的高能耗和污染,通过不同大小的粒径级配,实现在高压低温下也能获得多孔结构陶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多孔陶瓷材料制备过程需要高温烧结,并且现有冷烧结技术无法获得多孔陶瓷材料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温热压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

采用微纳米粒径的氧化铝等陶瓷材料进行粒径级配,少量水

碱性溶液或酸性溶液作为临时溶剂,混合搅拌均匀后置于模具中,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通过溶解

沉淀过程实现材料固结,得到多孔陶瓷结构,避免了高温烧结造成的高能耗和污染,通过不同大小的粒径级配,实现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制备多孔结构陶瓷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低温热压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分别选取直径为
120

160
μ
m、60

90
μ
m

20

40
μ
m
的陶瓷颗粒,按照一定的质量比配比成混合陶瓷颗粒;
S2、
向步骤
S1
获得的混合陶瓷颗粒添加混合陶瓷颗粒重量3‑
10%
的溶剂,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粉料;
S3、
将混合粉料转移到模具中,在压力为
200

300MPa
,温度为
100

300℃
下热压,保温一段时间,得到多孔陶瓷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三种不同粒径大小的陶瓷颗粒进行级配,利用不同粒径的陶瓷颗粒级配后留下的空隙形成有效多孔结构,其中大直径陶瓷颗粒为骨架结构,能够提供较高抗压强度

[0009]进一步的,上述步骤
S1
中的陶瓷颗粒为氧化铝

氧化锆

氧化锌

磷酸盐

钛酸钡

碳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可选氧化铝

氧化锆

氧化锌和碳化硅

[0010]进一步的,上述步骤
S1
中直径为
120

160
μ
m、60

90
μ
m

20

40
μ
m
的陶瓷颗粒的重量用量比为
30

40:40

60:10

30。
不同直径大小的颗粒用量对形成多孔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大粒径颗粒过多,无法和小粒径陶瓷颗粒形成致密结构,形成孔洞过大,容易破碎;大粒径颗粒过少,无法提供充足的孔洞结构,在高压下无法形成多孔陶瓷;中粒径的陶瓷颗粒用量也是关键,中粒径的陶瓷颗粒相当于支撑结构,为大粒径颗粒提供支撑,形成小孔隙,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孔隙率的多孔陶瓷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
S2
中的溶剂为水

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溶剂使陶瓷颗粒可以被适量水溶液湿润,固体颗粒尖锐边缘的溶解减少了界面区域,有利于下一阶段原子重排;在适当压力和温度条件下,液相重新分布并且扩散到颗粒间隙中,接下来发生“溶解

沉淀”过程,该过程由固液混合相中平衡状态被破坏而开始,因为粉体被液相法逐渐溶解,加热后溶液处于过饱和状态会进一步产生沉淀,在毛细管压力下,颗粒间接触区域的化学势更大,在此阶段,粒子通过液相扩散并在远离受力接触区域的颗粒位置上沉淀,这一过程中的质量传输最大程度减少了固体表面自由能,而且降低了气孔使材料致密

溶剂可以为水

硫酸溶液或者氢氧化钠溶液,采用这种溶剂替代粘结剂,制备成本低,并且工艺相对简单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
S3
中热压温度为
100

300℃
,优选为
150

200℃
,一定的温度可以促进陶瓷颗粒粉末间形成固结体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
S3
中热压保温时间为
30

240min
,适当的时间可以确保粉末颗粒间形成致密晶粒,提高多孔陶瓷强度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低温热压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分别选取直径为
120

160
μ
m、60

90
μ
m

20

40
μ
m
的陶瓷颗粒,按照一定的质量比配比成混合陶瓷颗粒;
S2、
向步骤
S1
获得的混合陶瓷颗粒添加混合陶瓷颗粒重量3‑
5%
的溶剂,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粉料;
S3、
将混合粉料转移到模具中,在压力为
200

300MPa
,温度为
100

300℃
下热压,保温一段时间,得到多孔陶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热压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中的陶瓷颗粒为氧化铝

氧化锆

氧化锌

磷酸盐

钛酸钡

碳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热压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中直径为
120

160
μ
m、60

90
μ
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强黄卫军刘松坡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利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