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中间停泊点的非合作类接近控制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航天器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中间停泊点的非合作类接近控制方法及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航天器近距离平移靠拢段的接近任务,一般是指追踪航天器从相对距离几百米开始通过直线逼近的方式平移靠拢至具备对接或抓捕条件的距离
。
为保证平移靠拢段任务的成功执行,需要相对测量敏感器具有相对稳定的测量数据
。
[0003]对于合作类接近任务,两个航天器之间的配合可以使得相对测量敏感器获得相对稳定的测量,平移靠拢段可以一步直线转移完成
。
然而对于非合作类接近任务,由于目标航天器无配合义务,追踪航天器在出现相对测量敏感器的数据质量不稳定,甚至出现长时间中断的状态时,无法保证非合作类接近任务的安全可靠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中间停泊点的非合作类接近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保证非合作类接近任务的安全可靠
。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中间停泊点的非合作类接近控制方法,包括:在确定追踪航天器相对运动至满足初始状态的平移靠拢段时,确定后续以惯性测量敏感器的导航结果进行递推时惯性导航递推误差与递推时间的关系;所述初始状态包括:相对测量敏感器有效且相对导航收敛;确定从初始点转移至目标终点的最快转移时长,并根据所述最快转移时长和所述关系,确定是否需要在该初始点至所述目标终点转移过程中设计中间停泊点;若需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中间停泊点的非合作类接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确定追踪航天器相对运动至满足初始状态的平移靠拢段时,确定后续以惯性测量敏感器的导航结果进行递推时惯性导航递推误差与递推时间的关系;所述初始状态包括:相对测量敏感器有效且相对导航收敛;确定从初始点转移至目标终点的最快转移时长,并根据所述最快转移时长和所述关系,确定是否需要在该初始点至所述目标终点转移过程中设计中间停泊点;若需要,则根据约束条件确定从该初始点向所述目标终点转移过程中的中间停泊点,所述中间停泊点将转移过程划分成至少两个转移段,并确定每一个转移段的规划运动轨迹;所述约束条件包括:两个航天器在中间停泊点处于绝对安全距离,且,中间停泊点的横向误差满足在所述相对测量敏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对目标航天器可见;控制追踪航天器按照当前转移段的规划运动轨迹运动至中间停泊点并在该中间停泊点保持相对距离,以等待相对测量敏感器有效且相对导航重新收敛,并在相对导航重新收敛后按照下一个转移段的规划运动轨迹向下一个停泊点转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后续以惯性测量敏感器的导航结果进行递推时惯性导航递推误差与递推时间的关系,包括:确定惯性测量敏感器多个项目的加速度计误差;每一个项目对应有其最大误差值,且每一个项目包括至少一个参数;利用极偏打靶方式遍历所述加速度计误差,以利用每一个遍历结果确定后续以惯性测量敏感器的导航结果进行递推时惯性导航递推误差与递推时间的关系;所述极偏打靶方式为:在每一个项目中随机选择一个参数,并将每一个项目所对应的最大误差值作为针对相应项目随机选择的参数的误差添加值;根据每一个遍历结果得到的所述关系,确定惯性导航递推误差的最大包络,将最大包络对应的惯性导航递推误差与递推时间的关系,确定为后续以惯性测量敏感器的导航结果进行递推时惯性导航递推误差与递推时间的关系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导航递推误差包括相对导航坐标系下
X
轴向误差
、Y
轴向误差和
Z
轴向误差;将
X
轴向误差的最大包络对应的
X
轴向误差与递推时间的关系
、Y
轴向误差的最大包络对应的
Y
轴向误差与递推时间的关系
、Z
轴向误差的最大包络对应的
Z
轴向误差与递推时间的关系,确定为后续以惯性测量敏感器的导航结果进行递推时惯性导航递推误差与递推时间的关系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约束条件确定从该初始点向所述目标终点转移过程中的中间停泊点,包括:
S1
:按照预设距离间隔从所述目标终点向初始点方向逐个进行遍历;
S2
:针对遍历到的预测停泊点,计算从该初始点转移至该预测停泊点的最快预测转移时长,根据所述最快预测转移时长和所述关系,确定从所述初始点转移至该预测停泊点时惯性导航的预测目标误差;确定该预测目标误差是否满足所述约束条件,若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博,龚宇莲,何英姿,常亚菲,李毛毛,韩冬,蔺玥,任焜,李川,张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