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衬套用高强高耐磨耐蚀铜镍锡合金及其棒材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连杆衬套
,具体涉及一种衬套用高强高耐磨耐蚀铜镍锡合金及其棒材加工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连杆衬套安装在连杆小头和活塞销之间,是发动机的主要摩擦副之一,用于降低连杆小头和活塞销的磨擦损耗,提高其使用寿命
。
[0003]其服役环境如下:
[0004]①
承受周期性冲击负载
——
反复启停时气缸气体爆发压力和活塞连杆组惯性压力的双重冲击;
[0005]②
发动机工作时,长期高温下润滑剂容易变质酸化,腐蚀衬套,润滑条件变差
。
[0006]目前发动机连杆衬套主要采用的材料是
CuPb10Sn10
和
QSn4
~4~
2.5
,它们的许用应力较低,由于成分中含有
Pb
,容易被酸化的润滑剂腐蚀,加快磨损
。
[0007]随着内燃机逐步向高速和大功率方向发展,对轴承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轴承在较小的尺寸范围内能够承受更高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在更薄的油膜润滑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甚至拥有更长的寿命,据德国
KS Gleilager
公司统计,目前高性能卡车柴油机的单位排量功率达到
30
~
50kW/L
,轿车柴油机的单位排量功率达到
60
~
70kW/L
,连杆衬套的负荷同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衬套用高强高耐磨耐蚀铜镍锡合金及其棒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
获得铜镍锡合金棒坯;将镍含量
5wt
%~
8wt
%
、
锡含量
4.5wt
%~
6.5wt
%
、
锰含量
≤0.5wt
%
、
锌含量
≤0.5wt
%
、
铁含量
≤0.8wt
%
、
铜为余量进行收集,并采用熔炼配合半连续电磁搅拌铸造的方法获得铜镍锡合金棒坯;
S2、
均匀化处理;将上一步骤获得的铜镍锡合金棒坯放入固溶炉中进行加热,在
400
~
900℃
温度范围内阶梯式升温,加热保温时间共计
16
~
30h
;
S3、
车皮;将上一步骤获得的棒坯表面氧化层
、
表面缺陷车削干净;
S4、
水封挤压;将上一步骤加工后的坯料加热至
700
~
900℃
,控制挤压比5~
15
,应变率
≥0.1s
~1,将坯料挤压加工至需求直径;
S5、
一次冷变形;将上一步骤获得的坯料进行
30
%~
60
%的冷变形加工,通过冷加工将坯料直径减径;
S6、
固溶处理;将所上一步骤获得的坯料在固熔炉中进行温度
700
~
900℃
的固溶处理,加热保温时间
10
~
12h
;
S7、
一次表面清洗;将上一步骤获得的坯料经碱洗脱脂
→
水洗
→
酸洗
→
纯水洗
→
钝化
→
烘干的表面清洗工序进行处理,去除表面氧化皮;
S8、
二次冷变形;将上一步骤获得的坯料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玲慧,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高创科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