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427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涉及煤层气吸附设备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的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无法快速消除流体的压力波动,导致气体无法稳定均匀输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层气吸附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石油化工等领域应用的大多数缓冲罐内部均为空腔结构,腔体内部无其它装置

当流体压力过大时无法快速消除流体的压力波动,使管道内流体无法始终保持平稳状态运行,并且,当缓冲罐储存流体时也不能改变流体的流动状态

[0003]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把进入缓冲罐前的气流紊流状态转变到经过缓冲罐后气流做规则流动的压力平稳且流速均匀的层流状态,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的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无法快速消除存在的压力波动,导致气体不能稳定均匀输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包括罐体

第一整流装置

置换装置及第二整流装置;所述罐体上形成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一整流装置对应所述进气口设置,所述第二整流装置对应所述出气口设置,所述置换装置上分布有多个过气孔,所述置换装置设置在所述罐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整流装置和所述第二整流装置之间,并沿所述罐体的径向覆盖所述罐体,以将所述罐体内分隔成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

[0006]其中,所述第一整流装置包括第一外管和多个第一束管;所述第一外管与所述罐体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束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管内,且多个所述第一束管在所述第一外管内紧密排布

[0007]具体地,所述第一外管在所述罐体内,且远离所述罐体的一端形成有斜切面,且所述斜切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
40
°‑
50
°
之间,多个所述第一束管对应所述斜切面的一端配合所述斜切面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管远离所述斜切面的一端设有第一对接件

[0009]其中,所述第二整流装置包括第二外管和多个第二束管;所述第二外管与所述罐体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束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管内,且多个所述第二束管在所述第二外管内紧密排布

[0010]具体地,所述第二外管位于所述罐体内的一端形成有集气口,且所述集气口呈漏斗形

[0011]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还包括风帽,所述风帽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束管的端部与所述集气口之间,且位于多个所述第二束管的中心位置,所述风帽的端部形成有导风面,所述导风面呈弧形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管位于所述罐体外的一端设有第二对接件

[0013]其中,所述置换装置包括挡板和多个集气管组件;所述挡板上形成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集气管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集气管组件设置在所述穿孔内,且能够相对所述挡板滑动;所述集气管组件包括集气管和挡圈,所述集气管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抵接部,所述挡圈套设于所述集气管上,且与所述集气管位于所述第一气室内的抵接部相抵接,所述过气孔形成于所述集气管位于所述第二气室内的一端

[0014]具体地,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泄水管和支座,所述泄水管用于排出所述罐体内的液体,所述支座用于将所述罐体支离地面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具有以下优势: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包括罐体

第一整流装置

置换装置及第二整流装置;罐体上形成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整流装置对应进气口设置,第二整流装置对应出气口设置,置换装置上分布有多个过气孔,置换装置设置在罐体内,且位于第一整流装置和第二整流装置之间,并沿罐体的径向覆盖罐体,以将罐体内分隔成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

[0017]由此分析可知,通过罐体形成的进气口和出气孔,并在进气口位置对应设置第一整流装置,在出气口位置设置第二整流装置,从而能够通过第一整流装置将输入仅罐体内的气体进行一次整流,相应地,通过第二整流装置能够对即将输出罐体的气体进行最终的整流,从而通过第一整流装置和第二整流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气体的压力波动,使气体能够稳定输出罐体

[0018]并且,由于本申请中在罐体内还设有置换装置,且置换装置沿罐体的径向覆盖罐体,因此,能够将罐体内分隔成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

当气体由第一整流装置进入罐体内时,能够填充第一气室,使气体能够得到初步缓冲

并且,由于本申请中的置换装置上形成有过气孔,因此,第一气室内的缓冲气体能够经过气孔进入第二气室中,从而通过在置换装置上分布的多个过气孔,能够实现气体由第一气室均匀稳定的进入第二气室中,进一步地消除气体进入罐体后的压力波动,进而保证气体能够稳定的输出罐体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中第一整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中第二整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中置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
罐体;
101

第一气室;
102

第二气室;
103

泄水管;
104

支座;2‑
第一整流
装置;
201

第一外管;
2011

斜切面;
2012

第一对接件;
202

第一束管;3‑
第二整流装置;
301

第二外管;
3011

集气口;
3012

第二对接件;
302

第二束管;
303

风帽;
3031

导风面;4‑
置换装置;
401

挡板;
4011

穿孔;
402

集气管;
40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

第一整流装置

置换装置及第二整流装置;所述罐体上形成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一整流装置对应所述进气口设置,所述第二整流装置对应所述出气口设置,所述置换装置上分布有多个过气孔,所述置换装置设置在所述罐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整流装置和所述第二整流装置之间,并沿所述罐体的径向覆盖所述罐体,以将所述罐体内分隔成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装置包括第一外管和多个第一束管;所述第一外管与所述罐体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束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管内,且多个所述第一束管在所述第一外管内紧密排布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管在所述罐体内,且远离所述罐体的一端形成有斜切面,且所述斜切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
40
°‑
50
°
之间,多个所述第一束管对应所述斜切面的一端配合所述斜切面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管远离所述斜切面的一端设有第一对接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气提纯多级气体缓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流装置包括第二外管和多个第二束管;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存磊晏永飞逄礴白铁刚苏东瑞刘亚娇周阳孟龙起王成驰
申请(专利权)人:科貝森沈阳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