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施工项目的碳排放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410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建筑施工项目的碳排放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模块,设置为用于存储和管理碳排放因子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建筑施工项目的碳排放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绿色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建筑施工项目的碳排放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项建筑行业碳排放强制性指标的陆续实施,针对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

主要目标和技术措施均在不断完善

对于绿色施工来说,分析

预测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是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成本

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的重点步骤

[0003]在建筑建造过程碳排放方面,国内的陈康海同志以商业综合楼为例,按土石方工程

基础工程

砌体工程和钢筋混凝土工程进行了碳排放分析

国外的
Pacheco

Torres
等对西班牙多层别墅建筑进行了研究,得出单位面积的固化碳排放量
。Li
等根据工程数据清单,对
17
栋住宅建筑
(
剪力墙结构

框架结构及砖混结构,高度
8.5

53.4m)
的是公共过程碳排放进行了对比
。Davies
等对英格兰某仓库的生产建筑阶段碳排放进行了量化计算

陈彬彬从定额的编制思路和碳排放的特点入手,研究了一套施工阶段碳排放定额估算方法

[0004]由于国内外目前在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导致研究边界

核算范围和核算模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虽然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GB/T51366

2019)
给出了核算标准,但其方法仍采用的估算方式,无法准确分析工程碳排放情况

而且现有碳排放计算模型的很多数据在设计和建设初期并不易获得

无法准确预测碳排放量,指导碳减排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
[0006]用于建筑施工项目的碳排放管理系统,包括:
[0007]数据库模块,设置为用于存储和管理碳排放因子信息

施工项目基础信息和施工模式信息;
[0008]与数据库模块连接的物联网模块,设置为利用物联网装置收集施工现场的资源使用信息和环境信息;
[0009]与物联网模块连接的神经网络模块,设置为存储有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输入资源使用信息和环境信息,输出施工项目的碳排放量预测值;
[0010]分别与数据库模块

物联网模块和神经网络模块连接的管理模块,设置为配置施工项目所用材料与碳排放因子的映射关系;配置施工项目各子项的碳排放配额;根据碳排放量预测值配置施工模式

[0011]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施工项目各子项的碳排放配额的方法包括:
[0012]根据所述碳排放因子信息

资源使用信息和环境信息,依据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

的指标参数要求,计算施工项目各子项的碳排放配额

[0013]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绿色施工评价模块,设置为定期

分阶段的对施
工项目的绿色施工档案进行评价,并按照评价要求发起绿色施工评价验收流程

[0014]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施工模式包括:施工项目中各类资源的使用方式和进行碳中和的施工方法

[0015]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方法包括:
[0016]收集历史已完工建筑项目的资源使用信息和环境信息作为第一数据集,并收集对应建筑项目的绿色施工评价验收结果作为第一数据集的监督标签;
[0017]利用基于噪声的数据增强方法和
/
或基于插值的数据增强方法扩充第一数据集,得到第二数据集,根据绿色施工评价标准,计算第二数据集中数据所对应的绿色施工评价验收结果作为二数据集的监督标签;
[0018]将所述第一结果验证集和第二结果验证集混合并打乱,并按
8:2
的比例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监督训练法完成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

[0019]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碳排放因子的确定方法包括:
[0020]收集现有的碳排放因子,建立碳排放标准库;对于所述标准库中未收录但施工项目涉及的未知碳排放因子,采用抽样测试统计或专家评审的方法计算,并收录至碳排放标准库

[0021]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实时碳排放量计算模块,设置为获取所述资源使用信息

环境信息以及施工项目所用材料与碳排放因子的映射关系,根据
GB/T51366

2019《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计算施工项目各子项的实时碳排放量

[0022]有益效果
[0023]1、
本专利技术通过各模块间的合理设置与配合,能够实现对建筑施工项目的碳排放进行自动管理,并在碳排放异常时及时给出整改建议;
2、
通过搭建管理平台,方便将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纳入平台管理,并实现对管理数据的实时获取和调用,并按照行业相关标准及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施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便于公司统一管理下属项目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价工作;
3、
采用深度学习算法,预测分析施工项目的碳排放情况,通过预测的结果与控制值进行比对,以调整当前施工模式,最终实现节能减排

节能增效,为双碳快速落地提供支撑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较优实施例中的用于建筑施工项目的碳排放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较优实施例中的用于建筑施工项目的碳排放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较优实施例中的用于建筑施工项目的碳排放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
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实施例1[0029]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用于建筑施工项目的碳排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库模块,设置为用于存储和管理碳排放因子信息

施工项目基础信息和施工模式信息;与数据库模块连接的物联网模块,设置为利用物联网装置收集施工现场的资源使用信息和环境信息;与物联网模块连接的神经网络模块,设置为存储有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输入资源使用信息和环境信息,输出施工项目的碳排放量预测值;分别与数据库模块

物联网模块和神经网络模块连接的管理模块,设置为配置施工项目所用材料与碳排放因子的映射关系;配置施工项目各子项的碳排放配额;根据碳排放量预测值配置施工模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施工项目的碳排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施工项目各子项的碳排放配额的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碳排放因子信息

资源使用信息和环境信息,依据

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指南

的指标参数要求,计算施工项目各子项的碳排放配额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施工项目的碳排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绿色施工评价模块,设置为定期

分阶段的对施工项目的绿色施工档案进行评价,并按照评价要求发起绿色施工评价验收流程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施工项目的碳排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模式包括:施工项目中各类资源的使用方式和进行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熊飞罗玲贾鹏坤罗佳丁旭屈韬罗颖严佳敏李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