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型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394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轿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型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所述轿厢本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面固定有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二者的外侧均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刹停机构,所述刹停机构包括与轿厢本体固定连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有连接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型电梯轿厢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轿厢
,具体涉及一种防护型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0002]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包括轿底板,轿底板的顶面固定有轿侧板,轿侧板的顶部固定有顶板,轿侧板的敞口面滑动连接有轿门,现有技术的大部分轿厢内部结构简单,在轿厢发生紧急危险事故时,轿厢内部缺乏相关防护结构来减少人员损伤,例如,轿厢滞留在井道后桥厢内部氧气供应不足

轿厢发生意外下坠和冲顶时人员容易摔倒与轿侧板碰撞,这些都容易影响电梯轿厢的安全使用;
[0003]并且,大部分电梯轿厢都安装有减速刹停结构,该类结构虽然能够能够解决电梯轿厢意外快速下坠的风险,但是在电梯轿厢意外发生冲顶事故时,减缓并刹停电梯冲顶的效果欠佳;
[0004]此外,大部分电梯轿厢防意外刹停减速结构基本上是通过从电梯轿厢的底面延伸出撑杆,借助撑杆与井道的刮擦来截留电梯轿厢,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4772411 B”的一种高安全性智能升降电梯,采用带尖端的钨钢杆与电梯井接触减速刹停,便容易出现钨钢杆折断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型电梯轿厢,通过在轿厢本体的顶部与底部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倾斜布置的传动杆,当轿厢本体意外下坠或者上移时,传动杆带着轮胎挤压导轨来减速刹停轿厢本体,同时氧气瓶里面的氧气输送到套管里面驱动滑杆带着连接轴移动,连接轴带着滚轮在触控板上滚动,方便滚轮将不同楼层的按钮按压一篇,制止电梯的意外升降,氧气瓶里面的氧气输送到气囊柱里面,气囊柱在轿厢本体内部撑开减缓乘客桩基电梯,同时气囊柱外侧裸露的阀门能够打开,方便给轿厢本体补给氧气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防护型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所述轿厢本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面固定有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二者的外侧均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刹停机构,所述刹停机构包括与轿厢本体固定连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轮毂,所述轮毂的外侧套结固定有轮胎,所述轿厢本体的两侧均布置有电梯井固定连接的导轨,所述导轨与对应位置轮胎滚动贴靠,所述导轨的外侧滑动卡接有与对应位置连接轴活动插接的移动座,所述侧板的内侧嵌入固定有多个气囊柱,所述底板与顶板二者的外侧均固定有用于向气囊柱供气的氧气瓶,所述侧板的内侧安装有触控板,所述触控板的外侧布置有滚轮,所述侧板的内部固定有用于驱动滚轮移动的驱动机构

[0008]进一步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侧板嵌入固定的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滑动连
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有活塞,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滚轮插接固定,所述侧板的内部嵌入固定有与传动轴啮合传动的齿条

[0009]进一步在于:所述滑杆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座转动孔槽连通的导气孔,所述传动轴的外侧固定有与齿条啮合传动的齿轮,所述传动轴的内部开设有圆形盲孔,所述圆形盲孔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环状布置的网孔一和网孔二,所述网孔一与导气孔连通

[0010]进一步在于:所述套管的底端连通固定有底管和顶管,所述氧气瓶的外侧连通固定有连接管一,所述连接管一背离氧气瓶的一端连通固定有连接管二,所述底管与顶管分别与对应位置连接管二连通固定,所述连接管一的内部串联安装有电磁阀一

[0011]进一步在于:所述底板的顶面贴靠有与侧板滑动连接的脚踏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脚踏板覆盖在矩形槽的敞口端,一个所述氧气瓶的一端连通固定有与矩形槽连通固定的连接管三,所述连接管三的顶部串联安装有电磁阀二

[0012]进一步在于:所述侧板的敞口侧滑动连接有厢门,所述侧板的内侧开设有多个便于安装气囊柱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敞口侧铰接有两个封板

[0013]进一步在于:所述侧板的底面与底面均嵌入固定有匚形管,所述匚形管的外侧连通固定有多个分别与对应位置气囊柱连通固定的分支管,所述分支管的内部串联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气囊柱的外侧安装有阀门,所述氧气瓶外侧连通固定有与对应位置匚形管连通固定的弧形管,所述匚形管的两端均密封

[0014]进一步在于: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固定有与对应位置传动杆转动插接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与传动杆之间套设有扭转弹簧,所述移动座的内部开设有滑槽

[0015]进一步在于:所述轮毂的内部固定有两个均与轮胎连通固定的
L
形管,一个所述
L
形管的内部串联安装有溢流阀,另一个所述
L
形管的内部串联安装有单向阀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
通过在轿厢本体的底面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传动杆,传动杆的端部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轮毂和轮胎,连接轴的一端插接在移动座的滑槽里面,传动杆与固定座的定位轴之间套设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弹力驱使传动杆向背离导轨的方向移动,使连接轴布置在滑槽的一端,此时轮胎与导轨内侧滚动贴靠,轿厢本体正常下移过程中,传动杆带着轮胎在导轨上滚动,移动座沿着导轨同步滑动,当轿厢本体意外快速下坠时,轿厢本体带着传动杆的下移速度大于移动座的下移速度,下移的轿厢本体驱使其底部的两个传动杆向导轨方向移动,此时连接轴向滑槽的另一端滑动,轮胎挤压导轨减缓轿厢本体的下移速度,同时,轮毂上的
L
形管通过溢流阀将被轮胎内部挤压的高压气体排放出去,轮胎气压减小干瘪后使轮毂上的平面带着轮胎接触导轨,增大轮胎与导轨的接触面积,便于快速刹停轿厢本体;
[0018]2、
通过在轿厢本体的顶部同样转动连接有两个传动杆,当轿厢本体意外冲顶时,同理传动杆带着轮胎轮毂挤压导轨,实现将上移状态的轿厢本体刹停,并且,刹停过程是通过传动杆带着轮胎移动挤压导轨来实现,传动杆在刹停轿厢本体过程中处于倾斜状态,并非直接将传动杆以垂直导轨的方向插接到导轨上刹停轿厢本体,有效防止传动杆折断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刹停轿厢的效果;
[0019]3、
通过在氧气瓶的连接管一上连通固定有弧形管,弧形管通过匚形管和分支管与
多个气囊柱连通固定,在轿厢本体发生下坠或者冲顶的过程中,连接管一上的电磁阀打开,使压缩的高压氧气从氧气瓶输送到弧形管,最后经过匚形管从分支管输送到气囊柱里面,气囊柱体积膨胀撑开封板,气囊柱能够缓冲乘客与轿厢本体的侧板碰撞,保护了乘客的安全,且乘客能够打开气囊柱上的阀门使氧气流到轿厢本体内部,保证轿厢本体内部含有足够的氧气;
[0020]4、
通过在侧板的内部嵌入固定有套管,套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的端部固定有连接座,连接座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外侧固定有滚轮,套管的底端通过顶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护型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
(100)
,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本体
(100)
包括底板
(110)
,所述底板
(110)
的顶面固定有侧板
(120)
,所述侧板
(120)
的顶面固定有顶板
(130)
,所述底板
(110)
与顶板
(130)
二者的外侧均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刹停机构
(200)
,所述刹停机构
(200)
包括与轿厢本体
(100)
固定连接的固定座
(210)
,所述固定座
(210)
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
(220)
,所述传动杆
(220)
的一端固定有连接轴
(230)
,所述连接轴
(230)
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轮毂
(240)
,所述轮毂
(240)
的外侧套结固定有轮胎
(250)
,所述轿厢本体
(100)
的两侧均布置有电梯井固定连接的导轨
(300)
,所述导轨
(300)
与对应位置轮胎
(250)
滚动贴靠,所述导轨
(300)
的外侧滑动卡接有与对应位置连接轴
(230)
活动插接的移动座
(400)
,所述侧板
(120)
的内侧嵌入固定有多个气囊柱
(121)
,所述底板
(110)
与顶板
(130)
二者的外侧均固定有用于向气囊柱
(121)
供气的氧气瓶
(500)
,所述侧板
(120)
的内侧安装有触控板
(600)
,所述触控板
(600)
的外侧布置有滚轮
(610)
,所述侧板
(120)
的内部固定有用于驱动滚轮
(610)
移动的驱动机构
(70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电梯轿厢
,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
(700)
包括与侧板
(120)
嵌入固定的套管
(710)
,所述套管
(710)
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
(720)
,所述滑杆
(720)
的一端固定有活塞,所述滑杆
(720)
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座
(730)
,所述连接座
(730)
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
(740)
,所述传动轴
(740)
与滚轮
(610)
插接固定,所述侧板
(120)
的内部嵌入固定有与传动轴
(740)
啮合传动的齿条
(750)。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护型电梯轿厢
,
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
(720)
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座
(730)
转动孔槽连通的导气孔
(721)
,所述传动轴
(740)
的外侧固定有与齿条
(750)
啮合传动的齿轮,所述传动轴
(740)
的内部开设有圆形盲孔,所述圆形盲孔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环状布置的网孔一
(741)
和网孔二
(7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凯源通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