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3241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适用于下颌后缩伴上颌牙弓狭窄的替牙期患者,包括扩弓组件和双曲唇弓,所述扩弓组件包括基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


技术介绍

[0002]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
II
类错颌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错颌畸形

对于骨性下颌后缩患者,通常建议在恒牙早期进行干预,促进下颌骨的生长,以免错过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

[0003]下颌后缩的造成的错颌畸形多半是由于口呼吸等不良习惯引起的,还表现在上颌牙弓狭窄,在矫治过程中需要扩弓矫治,扩大牙弓解除对下颌骨的生长限制从而刺激下颌骨的生长,在使用扩弓矫治时容易造成上颌前牙区出现间隙,同时还可能伴有前牙唇倾;或者由于前牙区散隙的存在,出现邻牙占用未萌出恒牙的间隙,从而影响牙齿的替换,为后续治疗增加难度

[0004]随着矫治理论及技术的不断发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临床上矫正骨性下颌后缩的治疗方法众多,如功能性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手术治疗等

上述矫治方法通常存在矫治疗程长

费用高

可能还需要承担种植钉植入

正颌外科手术等有创治疗和风险等缺点,并且现有的矫治方法通常是采用扩弓矫治

单纯导下颌向前

单纯关闭前牙散隙等阶段治疗的方案,即先进行扩弓或单纯导下颌向前,再进行扩隙或减缩前牙散隙

这种矫治方案延长了矫治时间,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也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成本

[0005]现有的单纯导下颌向前的矫治方法,通常一步到位,咬合在上颌前牙内侧,引导下颌向前,刺激下颌骨的生长

但针对替牙期患者,由于其年龄小,较大范围的引导下颌骨的生长,增加了双侧颞颌关节的不适和矫治风险,给患儿带来了抵触心理,影响矫治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下颌后缩伴上颌牙弓狭窄的替牙期患者,现有矫治器通常存在矫治时间长

矫治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该矫治器实现扩弓和导下颌向前于一体,通过预先沿咬合斜面形成的咬合轨迹设置至少一个咬合印记,在上颌扩弓的同时,引导下颌向前,给双侧颞颌关节一个适应的过程,减少替牙期患者配戴矫治器的不适感,也有利于后牙咬合接触及咬合关系建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适用于下颌后缩伴上颌牙弓狭窄的替牙期患者,包括扩弓组件和双曲唇弓,其中:
[0008]所述扩弓组件包括基托

扩弓器

斜面导板和固位件,基托和斜面导板一体成型,基托用于覆盖上颌后侧腭部以及后牙牙列腭侧,斜面导板覆盖上颌前侧腭部及前牙牙列腭侧,基托和斜面导板分别从中部断开以形成断开的两个基托部以及两个斜面导板部;扩弓器设置在两个基托部之间并将两个基托部连接为一体,用于调节两个基托部之间的间隙;固位件用于将上颌后牙与基托
(11)
连接;
[0009]所述斜面导板与上颌前牙相邻的部位设有咬合斜面,所述咬合斜面的背侧与上颌前牙腭侧的牙冠形状相匹配以保证矫治后所述咬合斜面的背侧与上颌前牙的牙冠贴合,所述咬合斜面的顶端与上颌前牙抵接处形成咬合槽,所述咬合槽为上颌前牙与下颌前牙正确咬合位置;
[0010]所述双曲唇弓套设在上颌前牙所在的区域,端部连接固定至基托

[0011]上述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中,所述咬合斜面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咬合印记;
[0012]优选的,所述咬合斜面的坡度为
30
°‑
60
°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咬合斜面的坡度为
45
°

[0014]上述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中,所述双曲唇弓是由不锈钢圆丝
(
直径优选为
0.7mm)
弯制而成,其抵接在上颌前牙的唇侧牙冠上,两端穿过上颌前牙与上颌后牙的间隙埋设于对应的基托内固定,所述双曲唇弓的两端在穿设上颌前牙与上颌后牙的间隙之前向唇侧弯制有调节曲;
[0015]优选的,所述双曲唇弓的两端头部设有弯钩

[0016]上述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中,所述固位件包括两个箭头卡环,所述两个箭头卡环的两端部埋设于对应的基托内,远离基托的一侧与基托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用于套设在两侧后牙上以实现固位

[0017]上述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中,所述固位件还包括多个邻间钩,所述邻间钩一端埋设于对应基托内,另一端穿过上颌后牙的邻牙之间的间隙

[0018]进一步的,为克服由于上颌前牙前突伴有拥挤存在,容易出现前牙扭转或唇倾现象,现有技术中的矫治器一般不具有在扩弓的同时纠正扭转或唇倾的前牙的功能的缺陷,或者由于前牙区散隙的存在,往往出现邻牙占用未萌出牙的间隙,从而影响牙齿的替换,为后续治疗增加难度的缺陷,上述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还包括至少一间隙调节件,所述间隙调节件连接所述斜面导板,用于向待调节牙施加力使其向远中或近中移动

[0019]上述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中,所述间隙调节件为小圈式
V
形曲,包括第一调节臂

第二调节臂以及位于第一调节臂和第二调节臂之间的调节小圈,所述第一调节臂固定连接在对应位置的斜面导板,所述第二调节臂抵接在待调节牙的牙冠上

[0020]上述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中,所述斜面导板与待调节牙邻近位置处设有容置槽,所述调节小圈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一调节臂埋设于对应的斜面导板内,所述第二调节臂伸出容置槽
(135)
并抵接在所述待调节牙的牙冠上

[0021]上述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中,所述第二调节臂为与待调节牙的牙冠弧度相匹配的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包绕在所述待调节牙的牙冠高度的
2/3


[0022]上述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中,所述间隙调节件是由不锈钢圆丝
(
直径优选为
0.5mm

0.45mm)
弯制而成

[0023]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4]1)
通过扩弓器与固位件和一体成型的基托

斜面导板的配合,将扩弓矫治与导下颌向前的矫治结合在一起,尤其适用于替牙期下颌后缩伴上颌牙弓狭窄的患者,能够缩短矫治时间,抓住最佳治疗时期;通过设置双曲唇弓,起固位作用的同时,防止上颌前牙唇倾,达到更好的矫治效果

[0025]2)
通过预先沿咬合斜面形成的咬合轨迹设置至少一个咬合印记,在上颌扩弓的同
时,引导下颌向前,给双侧颞颌关节一个适应的过程,减少替牙期患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适用于下颌后缩伴上颌牙弓狭窄的替牙期患者,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弓组件
(1)
和双曲唇弓
(2)
,其中:所述扩弓组件
(1)
包括基托
(11)、
扩弓器
(12)、
斜面导板
(13)
和固位件
(14)
,基托
(11)
和斜面导板
(13)
一体成型,基托
(11)
用于覆盖上颌后侧腭部以及后牙牙列腭侧,斜面导板
(13)
覆盖上颌前侧腭部及前牙牙列腭侧,基托
(11)
和斜面导板
(13)
分别从中部断开以形成断开的两个基托部以及两个斜面导板部;扩弓器
(12)
设置在两个基托部之间并将两个基托部连接为一体,用于调节两个基托部之间的间隙;固位件
(14)
用于将上颌后牙与基托
(11)
连接;所述斜面导板
(13)
与上颌前牙相邻的前缘设有咬合斜面
(133)
,所述咬合斜面
(133)
的背侧与上颌前牙腭侧的牙冠形状相匹配以保证矫治后所述咬合斜面
(133)
的背侧与上颌前牙的牙冠贴合,所述咬合斜面
(133)
的顶端与上颌前牙抵接处形成咬合槽
(134)
,所述咬合槽
(134)
为上颌前牙与下颌前牙正确咬合位置;所述双曲唇弓
(2)
套设在上颌前牙所在的区域,端部连接固定至基托
(1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斜面
(133)
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咬合印记;优选的,所述咬合斜面
(133)
的坡度为
30
°‑
60
°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咬合斜面
(133)
的坡度为
45
°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牙期上颌活动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曲唇弓
(2)
是由不锈钢圆丝
(
直径优选为
0.7mm)
弯制而成,其抵接在上颌前牙的唇侧牙冠上,两端穿过上颌前牙与上颌后牙的间隙埋设于对应的基托内固定,我方案号
HA202205640
所述双曲唇弓
(2)
的两端在穿设上颌前牙与上颌后牙的间隙之前向唇侧弯制有调节曲
(21)
;优选的,所述双曲唇弓
(2)
的两端头部设有弯钩
。4.
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璐璐张军张宇王振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