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叉流换热形式的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310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交叉流换热形式的冷凝器,包括:冷凝器主体,冷凝器主体的顶部连接有进气口,所述冷凝器主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液口,所述冷凝器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折流板,相邻所述折流板的间距从进气口至出液口的方向依次变小,其中靠近进气口所述折流板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分配挡板,所述冷凝器主体的两端均安装有换热管支撑板,其中一个所述换热管支撑板远离冷凝器主体的表面设置有导液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叉流换热形式的冷凝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凝器
,具体为一种交叉流换热形式的冷凝器


技术介绍

[0002]蒸发设备中的冷凝器利用冷却水将二次蒸汽冷却,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间接式冷凝器,一类是直接式冷凝器,间接式冷凝器也叫表面式冷凝器,包括列管式冷凝器

盘管式冷凝器及板式冷凝器等

[0003]传统的列管式冷凝器顶部进口的分配挡板板,这个分配板的长度与冷凝器的筒体长度相当,需要占用大量的容器的筒体内部空间,且在冷凝液体过冷区域下面,冷凝器的底部需要预留一定的空间来让过冷液体轴向流动;这也是不产生换热的区域,损失了有效空间,降低了布管的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叉流换热形式的冷凝器,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叉流换热形式的冷凝器,包括:冷凝器主体,冷凝器主体的顶部连接有进气口,所述冷凝器主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液口,所述冷凝器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折流板,相邻所述折流板的间距从进气口至出液口的方向依次变小,其中靠近进气口所述折流板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分配挡板,所述冷凝器主体的两端均安装有换热管支撑板,其中一个所述换热管支撑板远离冷凝器主体的表面设置有导液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折流板呈长板状,且折流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冷凝器主体的内壁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折流板的侧面与冷凝器主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供水流动的流动通道

[0008]优选的,所述导液组件包括第一管箱,所述第一管箱的表面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管箱的内壁设置有分隔板,且分隔板位于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

[0010]优选的,远离所述导液组件的换热管支撑板表面设置有第二管箱,所述第二管箱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出水口

[00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
该交叉流换热形式的冷凝器,通过设置进气分配挡板和多个折流板,进气分配挡板在进气口的下方,第一块折流板前的这段冷凝器主体的上部设置进气分配挡板,减小了内部占用的空间,提高了内部换热布管的利用率

[0013]2、
该交叉流换热形式的冷凝器,相邻所述折流板的间距从进气口至出液口的方向依次变小,冷媒在折流板的作用下交叉向前流通,会产生一定的压降,为了保持每个交叉段
的压力保持一致,及流速保持一致,折流板的间距设置将不同,开始相邻折流板的间距最大,结束相邻折流板的的间距最小,过热状态的冷媒蒸汽通过入口进入冷凝器,首先经过分配挡板,进入第一块折流板前这段换热管束,然后在压力及流速的推动下经过折流板的交叉绕流向前均匀流动,通过折流板的设计间距减小,保持整体流速的稳定一致,使下部液态液面趋于水平

[0014]3、
该交叉流换热形式的冷凝器,折流板呈长板状,使折流板的侧面与冷凝器主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供水流动的流动通道,在底部不需要额外预留过冷液态冷媒的流动区来让液态冷媒从一端流到另一端,冷液态冷媒的流动区可设置换热管束,不会影响到过冷区的液态冷媒的流动,增加了冷凝器筒体内部的布管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剖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流向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1、
冷凝器主体;
2、
进气口;
3、
出液口;
4、
折流板;
5、
进气分配挡板;
6、
换热管支撑板;
7、
导液组件;
71、
第一管箱;
72、
进水口;
73、
第一出水口;
8、
分隔板;
9、
第二管箱;
10、
第二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2,一种交叉流换热形式的冷凝器,包括:冷凝器主体1,冷凝器主体1的顶部连接有进气口2,冷凝器主体1的底部连接有出液口3,冷凝器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折流板4,相邻折流板4的间距从进气口2至出液口3的方向依次变小,其中靠近进气口2折流板4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分配挡板5,冷凝器主体1的两端均安装有换热管支撑板6,其中一个换热管支撑板6远离冷凝器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导液组件7,设置进气分配挡板5和多个折流板4,进气分配挡板5在进气口2的下方,第一块折流板4前的这段冷凝器主体1的上部设置进气分配挡板5,减小了内部占用的空间,提高了内部换热布管的利用率,相邻折流板4的间距从进气口2至出液口3的方向依次变小,冷媒在折流板4的作用下交叉向前流通,会产生一定的压降,为了保持每个交叉段的压力保持一致,及流速保持一致,折流板4的间距设置将不同,开始相邻折流板4的间距最大,结束相邻折流板4的的间距最小,过热状态的冷媒蒸汽通过入口进入冷凝器,首先经过分配挡板,进入第一块折流板4前这段换热管束,然后在压力及流速的推动下经过折流板4的交叉绕流向前均匀流动,通过折流板4的设计间距减小,保持整体流速的稳定一致,使下部液态液面趋于水平,换热管通过换热管支撑板6进行固定支撑,折流板4安装在换热管的表面

[0021]折流板4呈长板状,且折流板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冷凝器主体1的内壁连接,折流板4的侧面与冷凝器主体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供水流动的流动通道,不需要在底部
不需要过多的冷媒充注来形成不同的液面高度差来促进底部液态冷媒的流动,充注量会相对要少,且不用额外预留过冷液态冷媒的流动区来让液态冷媒从一端流到另一端,冷液态冷媒的流动区可设置换热管束,不会影响到过冷区的液态冷媒的流动,增加了冷凝器筒体内部的布管利用率,进一步的,在折流板4的作用下,气态冷媒
A1
将交叉扰动并整体水平流动,冷凝后的液态冷媒
A2
向下流动,换热管表面的液态在横向气态冷媒的推动下,只有一半的表面处于湿态,而且液态保留率会比较低,所以换热面积增加了,提高了换热效率

[0022]导液组件7包括第一管箱
71
,第一管箱
71
的表面分别设置有进水口
72
和第一出水口
73
,第一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交叉流换热形式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主体
(1)
,冷凝器主体
(1)
的顶部连接有进气口
(2)
,所述冷凝器主体
(1)
的底部连接有出液口
(3)
,所述冷凝器主体
(1)
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折流板
(4)
,相邻所述折流板
(4)
的间距从进气口
(2)
至出液口
(3)
的方向依次变小,其中靠近进气口
(2)
所述折流板
(4)
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分配挡板
(5)
,所述冷凝器主体
(1)
的两端均安装有换热管支撑板
(6)
,其中一个所述换热管支撑板
(6)
远离冷凝器主体
(1)
的表面设置有导液组件
(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流换热形式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
(4)
呈长板状,且折流板
(4)
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冷凝器主体
(1)
的内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云林
申请(专利权)人:克莱门特捷联制冷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