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盐碱地养殖抗应激的种虾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309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对虾选育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适合盐碱地养殖抗应激的种虾培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盐碱地养殖抗应激的种虾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虾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适合盐碱地养殖抗应激的种虾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盐碱地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低产土资源,根据
FAO
的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盐碱地的面积达到了
9.54
亿
hm2。
由于盐碱水环境的高
pH、
高碳酸盐碱度

高离子比例以及复杂多变的水化学组分导致其绝大部分处于荒芜状态,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如果妥善改造治理并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潜在的水土资源,不仅能够增加水产养殖产品产量,拓展我国水产养殖业新空间,更重要的是对盐碱地生态环境安全

渔业经济结构调整

渔民的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0003]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
,俗称南美白对虾,是世界水产养殖产量最高的虾类之一


1988
年引入我国沿海地区开始养殖后,因其生长速度快

肉质鲜美,已经成为水产种业的典型品种

并且现阶段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在高碱环境中适应性较好,是一种适宜在盐碱水中养殖的品种,可挑选生长快

体格壮等性状表型良好的个体,在高
pH、
高碳酸盐碱度环境下进行筛选驯化,进而构建选育体系

此外,凡纳滨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高热高湿

饲料或饮水中重金属污染等导致凡纳滨对虾产生应激反应

因此在高碱环境中,培育出具有生长速度快

成活率高等优良性状表现的凡纳滨对虾新品种,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盐碱地养殖抗应激的种虾培育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种虾培育方法既可以选育出适合盐碱地养殖的种虾,同时还可以提高种虾的免疫力,提高种虾对环境的抗应激能力,进而提高对虾的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盐碱地养殖抗应激的种虾培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
海水的处理:
[0007]将符合国家养殖一类用水标准的海水抽至储水池中,用浓度为
0.5g/m3高锰酸钾溶液处理,絮凝沉淀时间
24

48h
,接着用浓度为
20

25mg/L
的次氯酸消毒,静置沉淀1‑2天,在出水口设置过滤装置,备用;
[0008]S2、
养殖池处理:将养殖池曝晒2‑3天,用生石灰兑水后喷洒在所述养殖池内后曝晒2‑3天,备用;
[0009]S3、
基础种群的引种:收集国内自助选育的品种“壬海一号”、“海兴农二号”、“桂海一号”、“中科1号”、“中兴1号”、“科海1号”、“广泰1号”、“正金阳1号”、
中南美洲

墨西哥湾地域的自然群体的品系
10

15
个,独立饲养,抽样,病毒
PCR
检测,留下阴性的品系做基础种群;
[0010]S4、
基础种群的筛选:对各个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确定亲缘关系,保留远缘的品系6‑9个;
[0011]S5、
亲虾的强化:优选出活力强

体表光滑

无畸形,体重大于平均体重
25
%以上的作为亲虾,并在亲虾的饵料中加入抗应激添加剂;
[0012]S6、
家系建立:利用人工移植雄虾精荚,在3‑5天的时间内建立自交和杂交的家系
100

140
个,其中建立半同胞家系
50

70
个;
[0013]S7、
标准化育苗:家系育苗过程中采用标准化,水温
28

32℃
,盐度
26

32

,培育密度
10


20

/m3,投料换水全部操作一致;蚤状幼体期使用角毛藻

海链藻;糠虾期使用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仔虾期使用冻死或烫死的丰年虫或轮虫投喂
750

1050g/
百万尾,每天投喂3‑5顿,同时根据虾苗的摄食和生长情况进行调整;培苗全程使用优质虾片,投喂量
25

35g/
百万尾,4‑6顿
/
天;
[0014]S8、
家系的独立培育:虾苗培育至
P5
‑7阶段,家系独立饲养,保种和测试分开,每个家系的
P5
小苗随机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
50
%用来正常盐度养殖,留种;剩下
50
%,渐进降低盐度,降低到
0.5

盐度,记录盐度降低后的成活率,即淡化率;在
0.5

盐度条件下进行养殖;保种在
30

50m2的水泥池,饲养密度
30

50

/m3;测试在
2000

3000m2的养殖池,养殖池中设立若干个网箱,家系隔离

独立饲养,虾苗养殖到3‑
4cm
时,用荧光标记每一个家系,标记完成后,网箱暂养4‑6天,将存活的虾计数后合并放到养殖池,补充规格
0.8

1.0cm
的虾苗,使养殖密度达到
30

/m3;
[0015]S9、
家系测试;
[0016]S10、
目标家系确定:养殖
70

90
天后,随机抽样进行生长数据测定,对不同家系的生长和成活率性状,即回捕率进行评价;分别选择生长快的家系归入快长系,即
A
系,回捕率高的归于高存活,即
B
系,回捕率高

生长快的归于高存活
/
快长系,即
C
系,淡化率高的归于高淡化系,即
D
系;
[0017]S11、
杂交测试:在建系的同时进行初级正反交杂交组合测试,初级杂交包括
A
系与
B
系的正反交;
A
系和
B
系的正交分成若干个配种组合,每个配种组合是
A
系内的家系的父本与
B
系内的的母本随机组合,
A
系和
B
系的反交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适合盐碱地养殖抗应激的种虾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海水的处理:将符合国家养殖一类用水标准的海水抽至储水池中,用浓度为
0.5g/m3高锰酸钾溶液处理,絮凝沉淀时间
24

48h
,接着用浓度为
20

25mg/L
的次氯酸消毒,静置沉淀1‑2天,在出水口设置过滤装置,备用;
S2、
养殖池处理:将养殖池曝晒2‑3天,用生石灰兑水后喷洒在所述养殖池内后曝晒2‑3天,备用;
S3、
基础种群的引种:收集国内自助选育的品种“壬海一号”、“海兴农二号”、“桂海一号”、“中科1号”、“中兴1号”、“科海1号”、“广泰1号”、“正金阳1号”、
中南美洲

墨西哥湾地域的自然群体的品系
10

15
个,独立饲养,抽样,病毒
PCR
检测,留下阴性的品系做基础种群;
S4、
基础种群的筛选:对各个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确定亲缘关系,保留远缘的品系6‑9个;
S5、
亲虾的强化:优选出活力强

体表光滑

无畸形,体重大于平均体重
25
%以上的作为亲虾,并在亲虾的饵料中加入抗应激添加剂;
S6、
家系建立:利用人工移植雄虾精荚,在3‑5天的时间内建立自交和杂交的家系
100

140
个,其中建立半同胞家系
50

70
个;
S7、
标准化育苗:家系育苗过程中采用标准化,水温
28

32℃
,盐度
26

32

,培育密度
10


20

/m3,投料换水全部操作一致;蚤状幼体期使用角毛藻

海链藻;糠虾期使用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仔虾期使用冻死或烫死的丰年虫或轮虫投喂
750

1050g/
百万尾,每天投喂3‑5顿,同时根据虾苗的摄食和生长情况进行调整;培苗全程使用优质虾片,投喂量
25

35g/
百万尾,4‑6顿
/
天;
S8、
家系的独立培育:虾苗培育至
P5
‑7阶段,家系独立饲养,保种和测试分开,每个家系的
P5
小苗随机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
50
%用来正常盐度养殖,留种;剩下
50
%,渐进降低盐度,降低到
0.5

盐度,记录盐度降低后的成活率,即淡化率;在
0.5

盐度条件下进行养殖;保种在
30

50m2的水泥池,饲养密度
30

50

/m3;测试在
2000

3000m2的养殖池,养殖池中设立若干个网箱,家系隔离

独立饲养,虾苗养殖到3‑
4cm
时,用荧光标记每一个家系,标记完成后,网箱暂养4‑6天,将存活的虾计数后合并放到养殖池,补充规格
0.8

1.0cm
的虾苗,使养殖密度达到
30

/m3;
S9、
家系测试;
S10、
目标家系确定:养殖
70

90
天后,随机抽样进行生长数据测定,对不同家系的生长和成活率性状,即回捕率进行评价;分别选择生长快的家系归入快长系,即
A
系,回捕率高的归于高存活,即
B
系,回捕率高

生长快的归于高存活
/
快长系,即
C
系,淡化率高的归于高淡化系,即
D
系;
S11、
杂交测试:在建系的同时进行初级正反交杂交组合测试,初级杂交包括
A
系与
B
系的正反交;
A
系和
B
系的正交分成若干个配种组合,每个配种组合是
A
系内的家系的父本与
B
系内的的母本随机组合,
A
系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锚尼逸伦陆金君邢宝凯
申请(专利权)人:渤海水产科技滨州有限公司中国农垦控股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