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文字布局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2801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字体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文字布局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文字布局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字体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文字布局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文字处理软件,如
word、
写字板

记事本,是日常办公使用的软件

在处理一段文字的时候,不论是布局还是绘制,都要得到行高,才能正确处理

[0003]不同的文字处理软件,在处理行高时各有各的方法,如
word
中可以直接设置行高值,不过,在针对不同类型文字进行布局并正确绘制,以达到期望的效果方面,还存在不足,单一的处理行高方法也会出现与实际行高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现文字布局的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实现文字布局的方法,包括对文字进行文字布局,基于文字布局,进行文字绘制,其中,所述文字布局,包括以下步骤:
[0007]基于不同字体的布局高度系数及字体度规,得到字体布局高度和字体布局基线后,获取叶视图的布局高度和布局基线,
[0008]根据叶视图的布局高度和布局基线,分别获取无网格情形和有网格情形下行视图的布局高度和布局基线,
[0009]根据有网格情形下行视图的布局高度和布局基线,调整插槽信息;
[0010]所述文字绘制,包括以下步骤:
[0011]基于行视图的布局高度,获取行视图的绘制高度,基于行视图的绘制高度及段视图绘制起始
Y
坐标,获取行视图的绘制起始
Y
坐标,基于行视图的绘制起始
Y
坐标和绘制高度及插槽信息,获取叶视图的绘制起始
Y
坐标和绘制高度

绘制基线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获取叶视图的布局高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3]对于文字类叶视图,基于当前字体的布局高度系数,根据字体高度=字体上坡度
+
字体下坡度
+
字体行间距,得到字体高度;
[0014]根据字体布局高度=字体高度
*
字体布局高度系数,得到字体布局高度;
[0015]根据叶视图布局高度=字体布局高度,得到叶视图布局高度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实现文字布局的方法,所述获取叶视图的布局基线,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7]对于文字类叶视图,根据字体布局基线=字体布局高度

字体高度
+
字体下坡度,得到字体布局基线;
[0018]根据叶视图布局基线=字体布局基线,得到叶视图布局基线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无网格情形下,确定行视图的布局高度和布局基线,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0]获取待处理的叶视图的布局高度和布局基线,若行视图布局高度小于叶视图布局高度,则确定行视图布局高度为叶视图布局高度,
[0021]若行视图布局基线小于叶视图布局基线,则确定行视图布局基线为叶视图布局基线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有网格情形下,确定行视图的布局高度和布局基线,调整插槽信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3]有网格情形下,获取单个网格高度,得到行视图布局高度占用网格数量,再根据占用网格高度=单个网格高度
*
行视图布局高度占用网格数量,得到占用网格高度;
[0024]根据插槽总高度=占用网格高度

行视图的布局高度,得到插槽总高度,行视图上插槽

行视图下插槽的高度均为插槽总高度的一半

[0025]本专利技术所述得到行视图布局高度占用网格数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行距设置值后,对行视图布局高度与单个网格高度作比,进行收尾取整,得到行视图布局高度占用网格数量,
[0026]取行距设置值

行视图布局高度占用网格数量中的大值,重新确定行视图布局高度占用网格数量

[0027]本专利技术所述获取行视图的绘制起始
Y
坐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8]基于段落绘制高度=四舍五入取整
(
段落的浮点起始
Y
坐标
+
段落浮点高度
)

四舍五入取整段落的浮点起始
Y
坐标,得到段落绘制高度,
[0029]基于行视图绘制起始
Y
坐标=四舍五入取整段视图绘制起始
Y
坐标,得到行视图绘制起始
Y
坐标,获取待处理的行视图,获取行视图的绘制高度后,以所述行视图绘制起始
Y
坐标为所绘制行视图的起始
Y
坐标,以所述行视图的绘制高度为所绘制行视图的高度,绘制当前行视图,
[0030]当前行视图绘制完成后,基于所绘制当前行视图的起始
Y
坐标与所绘制当前行视图的高度之和,得到更新的行视图绘制起始
Y
坐标

[0031]本专利技术所述获取行视图的绘制高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2]根据行视图的全高度=行视图布局高度
+
行视图上插槽高度
+
行视图下插槽高度,得到行视图的全高度,
[0033]根据更新的已绘浮点高度=已绘浮点高度
+
行视图的全高度,得到更新的已绘浮点高度,
[0034]若当前处理为最后一个行视图,则行视图的多行高度为段落绘制高度,若当前处理不是最后一个行视图,则行视图的多行高度为四舍五入取整更新的已绘浮点高度,
[0035]根据更新的行视图的绘制高度=行视图的多行高度

更新的已绘整数高度,得到更新的行视图的绘制高度

[0036]本专利技术所述获取叶视图绘制起始
Y
坐标和绘制高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叶视图绘制起始
Y
坐标=行视图绘制起始
Y
坐标
+
四舍五入取整行视图上插槽高度,得到叶视图绘制起始
Y
坐标;
[0037]根据叶视图绘制高度1=四舍五入取整叶视图布局高度,得到叶视图绘制高度1,根据叶视图绘制高度2=行视图绘制高度

四舍五入取整行视图上插槽高度

四舍五入取整行视图下插槽高度,得到叶视图绘制高度2,
[0038]取叶视图绘制高度1和叶视图绘制高度2中的大值作为叶视图绘制高度

[0039]本专利技术所述获取叶视图绘制基线,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0]根据叶视图绘制基线=叶视图绘制起始
Y
坐标
+
叶视图绘制高度

四舍五入取整行视图的绘制基线,得到叶视图绘制基线,以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实现文字布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文字进行文字布局,基于文字布局,进行文字绘制,其中,所述文字布局,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不同字体的布局高度系数及字体度规,得到字体布局高度和字体布局基线后,获取叶视图的布局高度和布局基线,根据叶视图的布局高度和布局基线,分别获取无网格情形和有网格情形下行视图的布局高度和布局基线,根据有网格情形下行视图的布局高度和布局基线,调整插槽信息;所述文字绘制,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行视图的布局高度,获取行视图的绘制高度,基于行视图的绘制高度及段视图绘制起始
Y
坐标,获取行视图的绘制起始
Y
坐标,基于行视图的绘制起始
Y
坐标和绘制高度及插槽信息,获取叶视图的绘制起始
Y
坐标和绘制高度

绘制基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文字布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叶视图的布局高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于文字类叶视图,基于当前字体的布局高度系数,根据字体高度=字体上坡度
+
字体下坡度
+
字体行间距,得到字体高度;根据字体布局高度=字体高度
*
字体布局高度系数,得到字体布局高度;根据叶视图布局高度=字体布局高度,得到叶视图布局高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文字布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叶视图的布局基线,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于文字类叶视图,根据字体布局基线=字体布局高度

字体高度
+
字体下坡度,得到字体布局基线;根据叶视图布局基线=字体布局基线,得到叶视图布局基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文字布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网格情形下,确定行视图的布局高度和布局基线,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处理的叶视图的布局高度和布局基线,若行视图布局高度小于叶视图布局高度,则确定行视图布局高度为叶视图布局高度,若行视图布局基线小于叶视图布局基线,则确定行视图布局基线为叶视图布局基线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文字布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网格情形下,确定行视图的布局高度和布局基线,调整插槽信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有网格情形下,获取单个网格高度,得到行视图布局高度占用网格数量,再根据占用网格高度=单个网格高度
*
行视图布局高度占用网格数量,得到占用网格高度;根据插槽总高度=占用网格高度

行视图的布局高度,得到插槽总高度,行视图上插槽

行视图下插槽的高度均为插槽总高度的一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实现文字布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行视图布局高度占用网格数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行距设置值后,对行视图布局高度与单个网格高度作比,进行收尾取整,得到行视图布局高度占用网格数量,取行距设置值

行视图布局高度占用网格数量中的大值,重新确定行视图布局高度占用网格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柳鲲鹏冯建培冯树荣
申请(专利权)人:泰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