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疗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装置领域
。
技术介绍
[000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
ARDS)
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
,
ICU)
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
。
俯卧位通气是治疗
ARDS
的重要治疗措施
。
俯卧位通气是利用翻身床
、
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进行通气
。
俯卧位通气能提高通气血流比值,提高肺泡通气功能,增加肺顺应性,促进分泌物排出,从而改善氧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等,可降低病死率
。
俯卧位通气的治疗时间一般需要
12
至
16
小时,若氧合指数及呼吸力学指标有改善,可延长至
24
至
48
小时
。
[0003]目前临床常使用多个软枕重叠抬高患者的方法实施俯卧位通气治疗
。
但在治疗过程中,软枕的稳定性差,易发生移位或塌陷,影响患者呼吸胸廓运动
、
降低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
。
且软枕的舒适性差,在患者长时间的俯卧期间无法提供舒适的接触感受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医疗装置,主要应用于俯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医疗装置,用于俯卧位通气治疗,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包括组装部
、
床垫以及在厚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组装部和所述床垫之间的容纳空间;所述床垫包括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床垫的容纳孔;垫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孔,包括头部垫
、
胸腹垫以及腿垫;所述头部垫
、
所述胸腹垫以及所述腿垫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内部填充有流体;至少部分所述垫组件露出于所述床垫远离所述组装部的一侧;以及循环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包括流体管及流体泵;所述流体管连接所述流体泵以及所述垫组件,以使所述流体泵能够泵送所述流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还包括存储流体的流体存储器;所述流体存储器连接所述流体泵和所述流体管连接;所述医疗装置还包括:流体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垫组件内的流体压力;以及控制器,与所述流体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流体泵电连接;当所述流体压力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流体泵工作,以将所述流体存储器中的流体泵送至所述垫组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流体压力高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流体泵工作,以将所述垫组件中的流体抽送至所述流体存储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垫
、
所述胸腹垫以及所述腿垫均设置为内部填充有流体;所述流体压力传感器的数量包括多个,分别用于检测所述头部垫
、
所述胸腹垫和所述腿垫的流体压力;所述头部垫
、
所述胸腹垫以及所述腿垫均对应设置有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夏萍,阮萍,来岚,周益飞,林蓓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