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储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222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储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第二阀口向容器注入液态二氧化碳并通过第一阀口排出容器内部的液体介质,保持容器的内部压力处于压力阈值内;当第一阀口出现大量气体时,停止注入并关闭第一阀口,观察容器内部水合物的生成情况;当生成速率下降时,打开第一阀口释放容器内部的气体,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容器内部的温度下降,促进容器内部的二氧化碳形成水合物,继续观察容器内部水合物的生成情况;当生成速率下降时,关闭第一阀口,并再次注入液态二氧化碳,容器内部的压力重回压力阈值后停止注入;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储层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形成
,特别涉及一种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储层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0003]水合物法固态封存二氧化碳技术是指利用二氧化碳容易生成固态水合物的特性
(277.6K
时生成压力约为
2.082MPa)
,向陆上冻土地带

海水或是海底泥线以下注入二氧化碳生成固体水合物,以固态的形式将二氧化碳气体封存在海洋中

海洋二氧化碳水合物固态封存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方向,具有稳定性好

储量巨大

封藏地点分布广泛等优势,近期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目前,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形成方法仍未成熟,存在形成速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储层的方法,具有形成速率较快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储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0
:调节容器内部的温度以及压力至预设的温度阈值以及压力阈值;
[0008]S20
:向所述容器注入液态二氧化碳并通过第一阀口排出所述容器内部的液体介质,保持所述容器的内部压力处于压力阈值内;
[0009]S30
:当所述第一阀口出现大量气体时,停止注入并关闭所述第一阀口,观察所述容器内部水合物的生成情况;
[0010]S40
:当生成速率下降时,打开所述第一阀口释放所述容器内部的气体,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所述容器内部的温度下降,促进所述容器内部的二氧化碳形成水合物,继续观察所述容器内部水合物的生成情况;
[0011]S50
:当生成速率下降时,关闭所述第一阀口,并再次注入液态二氧化碳,所述容器内部的压力重回压力阈值后停止注入;
[0012]S60
:循环
S40

S50
步骤,直至得到二氧化碳水合物储层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0014]所述
S60
得到二氧化碳水合物储层后,在所述容器的底部通入混有氮气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过程中定时从所述第一阀口取气体样品,分析样品气体组分是否含有氮气,确定二氧化碳水合物储层的密封性,分析二氧化碳的封存量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0016]所述容器通过管路外接控温设备,所述控温设备循环所述容器内的液体进行温度调节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0018]所述容器设置有参数监测器,所述参数监测器检测所述容器内的温度

压力

声波以及电阻;
[0019]所述参数监测器与外部计算机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计算机显示检测数据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阈值为7摄氏度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阈值为
10MPa。
[0022]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23]在水合物的形成过程中,通过多次反复注入二氧化碳并泄压释放的方式形成致密的二氧化碳水合物储层,在液态二氧化碳泄压的过程中,液态二氧化碳汽化需要吸热,以此进一步降低容器体系温度,可以促使体系中液态二氧化碳进一步迅速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合物,以此提高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形成速率,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具有形成速率较快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模拟装置的具体原理示意图;
[0025]图中各标记如下:
[0026]1、
容器;
2、
控温设备;
3、
计算机;
4、
第一阀口;
5、
第二阀口;
6、
第三阀口;
7、
参数监测器;
8、
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

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
。“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0029]水合物法固态封存二氧化碳技术是指利用二氧化碳容易生成固态水合物的特性
(277.6K
时生成压力约为
2.082MPa)
,向陆上冻土地带

海水或是海底泥线以下注入二氧化碳生成固体水合物,以固态的形式将二氧化碳气体封存在海洋中

海洋二氧化碳水合物固态封存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方向,具有稳定性好

储量巨大

封藏地点分布广泛等优势,近期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目前,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形成方法仍未成熟,存在形成速率较低的问题

针对该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储层的方法,具有形成速率较快的优点

[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31]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储层的方法,其中,为了模拟海底工作,在该实施例中,本方法整体应用于模拟装置

[0032]模拟装置具体包括容器,控温设备以及计算机,其中,容器内部的液体介质为水,容器通过管道与控温设备连接,控温设备循环对容器内的液体进行温度调节

容器具体设置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以及第三阀口,第一阀口位于容器的顶部,第二阀口位于侧部,第三阀口位于容器的底部

[0033]一种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储层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0
:调节容器内部的温度以及压力至预设的温度阈值以及压力阈值;
[00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储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
:调节容器内部的温度以及压力至预设的温度阈值以及压力阈值;
S20
:向所述容器注入液态二氧化碳并通过第一阀口排出所述容器内部的液体介质,保持所述容器的内部压力处于压力阈值内;
S30
:当所述第一阀口出现大量气体时,停止注入并关闭所述第一阀口,观察所述容器内部水合物的生成情况;
S40
:当生成速率下降时,打开所述第一阀口释放所述容器内部的气体,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所述容器内部的温度下降,促进所述容器内部的二氧化碳形成水合物,继续观察所述容器内部水合物的生成情况;
S50
:当生成速率下降时,关闭所述第一阀口,并再次注入液态二氧化碳,所述容器内部的压力重回压力阈值后停止注入;
S60
:循环
S40

S50
步骤,直至得到二氧化碳水合物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维新李清平周守为温慧芸葛阳张笑寒陈明强樊奇朱军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