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馈线自动化建模方法、系统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特别涉及一种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馈线自动化建模方法
、
系统及介质
。
技术介绍
[0002]馈线自动化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配电网可靠性的核心单元
。
馈线自动化功能的实现依赖于配电终端与开关
、
互感器及主站等外部设备的配合,因此配电终端在馈线自动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0003]数字孪生技术是综合运用感知
、
计算
、
建模等信息技术,在虚拟空间对物理实体进行全要素映射,提供物理实体全生命周期的集成视图,从而在虚拟空间对物理实体开展诊断
、
预测
、
决策制定等复杂应用研究,实现优化整体性能的目标
。
其中,馈线自动化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主站集中式
、
智能分布式
、
电压电流型就地式等方式,是配电终端的核心功能之一,数字孪生体是多种算法
、
模型的混合,需要包含物理实体的结构
、
功能
、
性能
、
服务,应包含该功能
。
[0004]现有技术中,馈线自动化建模方法通常只局限于建立数学模型和逻辑模型,虽然能够实现馈线自动化模型的优良实时性和可操作特性,但是在数字感知
、
混合建模
、
可视化和虚实迭代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馈线自动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电网配电终端进行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模型建模;根据电网配电终端进行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模型,得到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初始信息模型;根据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初始信息模型,得到生成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初始模型;采集电网配电终端运行数据,对数字孪生体模型的状态进行迭代更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馈线自动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电网配电终端进行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模型建模,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模型机理,包括二次失压分闸
、
单侧来电合闸
、
正向闭锁
、
反向闭锁
、
双侧有压闭锁合闸
、
正向闭锁合闸
、
反向闭锁合闸
、
单相接地故障定位隔离;设定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模型参数,包括:整定值
、
整定时间
、
开关位置
、X
时间
、Y
时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馈线自动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电网配电终端进行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模型,得到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初始信息模型,包括以下步骤:对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模型的机理
、
参数按照一一对应的原则,匹配合适的逻辑节点,若不存在则对逻辑节点进行拓展;对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模型的机理
、
参数所涉及的数据在逻辑节点内部拓展相应的数据对象和数据属性;将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模型映射至数字孪生体中的逻辑设备,得到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初始信息模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馈线自动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初始信息模型,得到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初始模型,包括以下步骤:分析配电终端在运行馈线自动化功能过程中进行信息交互的终端内部组件以及外部设备,使得数字孪生体能体现配电终端运行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功能时的内部
、
外部交互过程;生成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组件和涉及外部设备初始信息模型;将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初始信息模型与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组件和涉及外部设备初始信息模型相结合,生成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初始模型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终端数字孪生体馈线自动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电终端在运行馈线自动化功能过程中进行信息交互的终端内部组件,包括:遥测板,用于接收互感器的模拟量并将其转换成遥测数据提供给主处理器板;遥信板,用于接收开关动作状态开关量并将其转换成遥信数据提供给主处理器板;主处理器版,用于运行故障定位
、
故障隔离
、
供电恢复算法,并且用于接受主站及人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斌,黄青丹,王勇,栾乐,陈义龙,许中,张少凡,危国恩,彭和平,李晓,朱璐,郑欣,顾大德,钏星,蔡燕春,秦绮蒨,汪华,肖天为,马智远,游亚雄,罗惠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