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降温同轴纤维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167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降温同轴纤维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外壳材料中聚已内酯质量百分比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降温同轴纤维材料、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自降温同轴纤维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自降温同轴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冷敷,是人体跌打损伤早期关键的治疗措施

目前,冷敷多以冰袋为主,在损伤早期不易寻找,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特别是对长期户外训练的参加战训的军

警人员,运动员等,在户外寻找“冰箱”、“冷水”等更为困难

这些伤者在到达首次接诊地点时
(2
小时内
)
,受损局部已经发生明显肿胀

疼痛,延缓患者康复时间,也为后续进一步治疗增加困难

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能够在损伤早期冷敷损伤区域的材料就尤为重要

但是现有的冷敷材料存在不能迅速使用

含冰携带困难

无法早期应用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降温同轴纤维冷敷材料,具有便于携带

早期快速降温,后期降温缓慢,防止冻伤的特点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自降温同轴纤维冷敷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自降温同轴纤维冷敷材料的使用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降温同轴纤维材料,由外壳材料和内核材料组成,外壳材料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聚已内酯
50


90
%,碳酰胺
10


50
%,总和
100
%;内核材料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碳酰胺
20

50
%,聚乙烯醇
50

80
%,总和
100


[0007]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自降温同轴纤维冷敷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08]步骤1按质量组分称取
50


90
%的聚已内酯,
10


50
%的碳酰胺用于制备纤维外壳溶液,按质量组分称取
20

50
%的碳酰胺和
50

80
%的聚乙烯醇用于制备纤维内核溶液;
[0009]制备纤维外壳溶液的具体步骤为:
[0010]步骤
1.1
使用氯仿溶解聚已内酯,使聚已内酯在氯仿中的浓度达到5‑
50
%;
[0011]步骤
1.2
在所述的聚已内酯溶液中加入粒径为1‑
500
微米的碳酰胺颗粒,使得碳酰胺颗粒在该体系的浓度达到1‑
50
%;
[0012]制备纤维内核溶液的具体步骤为:
[0013]步骤
1.3
混合碳酰胺颗粒与聚乙烯醇,使碳酰胺浓度为5‑
50
%;
[0014]步骤2将步骤1制备的纤维外壳溶液和纤维内核溶液注入同轴针进行纤维纺织;
[0015]注入同轴针的具体方法为:使用两个微量注射泵,分别将外壳材料挤压入同轴针外层

将内核材料挤压入同轴针内层;
[0016]进行纤维纺织的具体步骤为:待同轴针针尖处开始持续有液滴形成时,在同轴针
针体上,距针尖1‑
10MM
处,优选为
5MM
处,接入1‑
15KV
的高压电源,在距针尖
10

15CM
处使用可旋转辊筒接收形成同轴纺丝的纤维,最后剥取辊筒表面的同轴纤维;
[0017]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自降温同轴纤维冷敷材料的使用方法,具体为:
[0018]将自降温同轴纤维材料多层叠加后剥离,制成自降温纤维膜敷料,再将自降温纤维膜敷料装入封装袋中,封装袋侧方设置具有粘性袋口的注水袋,注水袋与封装袋之间有一层易透水的薄膜,注水袋体积为封装袋体积的
15


35
%,优选为
20


[0019]本专利技术的自降温同轴纤维制备的冷敷材料,只需要加水即可使用,能够快速制冷并长时间保持低温,是优良的冷敷材料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降温同轴纤维材料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降温同轴纤维材料的应用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降温同轴纤维材料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0023]图中,
1.
碳酰胺与聚已内酯溶液;
2.
碳酰胺与聚乙烯醇悬液;
3.
微量注射泵
A

4.
微量注射泵
B

5.
高压电源;
6.
同轴自降温纤维;
7.
纤维收集辊筒;
8.
自降温纤维膜敷料;
9.
纤维膜封装袋;
10.
注水袋;
11.
自粘注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5]本专利技术的自降温同轴纤维材料由外壳材料和内核材料两部分组成;其中外壳材料中聚已内酯质量百分比为
50

90
%,碳酰胺质量百分比为
10

50
%;内核材料中碳酰胺质量百分比为
20

50
%,聚乙烯醇质量百分比为
50

80
%,以上内核和外壳材料的组分总合分别为
100


[0026]本材料的制备设施如图1所示,制备方法为:
[0027]使用氯仿溶解聚已内酯,使聚已内酯在氯仿中的浓度达到5‑
50
%,在聚已内酯溶液中加入1‑
500
微米的碳酰胺颗粒,使得碳酰胺颗粒在该体系的浓度达到1‑
50
%,即为碳酰胺与聚乙烯醇悬液

[0028]应用碳酰胺颗粒与聚乙烯醇混合成为悬液,使得碳酰胺浓度为5‑
50
%,即为聚已内酯与碳酰胺颗粒悬液

[0029]通过微量泵3将聚已内酯与碳酰胺颗粒悬液1泵入同轴喷针外层

通过微量泵4将碳酰胺与聚乙烯醇悬液2泵入同轴喷针内层,待同轴针针尖处开始持续有液滴形成时,在同轴针针体上,距针尖
5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自降温同轴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外壳材料和内核材料组成,所述的外壳材料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聚已内酯
50


90
%,碳酰胺
10


50
%,总和
100
%;所述的内核材料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碳酰胺
20

50
%,聚乙烯醇
50

80
%,总和
100

。2.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降温同轴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按质量组分称取
50


90
%的聚已内酯,
10


50
%的碳酰胺用于制备纤维外壳溶液,按质量组分称取
20

50
%的碳酰胺和
50

80
%的聚乙烯醇用于制备纤维内核溶液;步骤2将步骤1制备的纤维外壳溶液和纤维内核溶液注入同轴针进行纤维纺织
。3.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降温同轴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制备纤维外壳溶液的具体步骤为:步骤
1.1
使用氯仿溶解聚已内酯,使聚已内酯在氯仿中的浓度达到5‑
50
%;步骤
1.2
在所述的聚已内酯溶液中加入粒径为1‑
500
微米的碳酰胺颗粒,使得碳酰胺颗粒在该体系的浓度达到1‑
5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腾高楗勃张永锋于贝贝达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