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舟骨融合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1528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足舟骨融合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足舟骨融合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足舟骨融合件


技术介绍

[0002]足舟骨骨折的病因明确且多样,常见的致病因素为高处坠落或重物砸击等直接暴力和韧带牵拉等间接暴力,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足舟骨骨折

足舟骨作为足内侧纵弓的最高点及跗横关节的锁定装置的组成部分,在足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结构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对维持中足稳定

传导负荷及控制后足运动都至关重要

[0003]目前临床对于治疗足舟骨粉碎性骨折,一般采取切开复位固定手术,即,使用螺钉将接骨板固定在足舟骨上,此方法切面较大,足舟骨处软组织较薄,切口感染导致的不愈合概率大,愈合时间久

另外,接骨板和螺钉的固定方式,螺钉固定的数量和角度受接骨板设计限制,对粉碎性骨折固定效果较差,植入后对骨折块的把持力不足,影响骨折处的稳定性

[0004]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接骨板,需要横跨距骨

足舟骨和第一楔状骨,跨距大,接骨螺钉与距骨安全范围小以至于不能打入多枚螺钉,导致接骨板与患处贴合效果不好,固定效果不理想,并且足舟骨表面大部分为关节软骨,足舟骨附近血供差,手术切口过大可能会导致缺血性坏死或骨不连等并发症

足舟骨骨折后若不合理医治,在行走时会引起距骨

舟状骨

楔骨关节的异常活动,引发剧烈疼痛,足舟骨骨折后其血液供应受到严重破坏,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足舟骨融合件,用于对骨折后的足舟骨进行复位固定,旨在提高足舟骨融合件和患处的贴合匹配度,改善固定效果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足舟骨融合件,所述足舟骨融合件设置为柱状结构,所述足舟骨融合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为凹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置为凸面,所述足舟骨融合件设有多个贯通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万向螺纹孔,多个所述万向螺纹孔沿所述足舟骨融合件的周向均匀分布,且所述万向螺纹孔的轴线和所述柱状结构的轴线呈夹角设置,所述足舟骨融合件的中心处还设置有夹持部,所述第二表面凸设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插脚

[0008]可选地,所述万向螺纹孔的孔壁具有螺纹部和多个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隔离槽,所述隔离槽能将所述螺纹部分割为多列分螺纹部

[0009]可选地,所述隔离槽的个数为4个~8个

[0010]可选地,所述万向螺纹孔的轴线和所述柱状结构的轴线的夹角为
30
度~
60


[0011]可选地,所述万向螺纹孔和所述第一表面的连接处设置有球面部

[0012]可选地,所述足舟骨融合件还设有多个贯通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克氏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9]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
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足舟骨融合件,用于对骨折后的足舟骨进行复位固定,旨在提高足舟骨融合件和患处的贴合匹配度,改善固定效果

[0031]如图1‑
图4所示,该足舟骨融合件
100
设置为柱状结构,足舟骨融合件
100
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
110
和第二表面
120
,第一表面
110
设置为凹面,第二表面
120
设置为凸面,足舟骨融合件
100
设有多个贯通第一表面
110
和第二表面
120
的万向螺纹孔
130
,多个万向螺纹孔
130
沿足舟骨融合件
100
的周向均匀分布,且万向螺纹孔
130
的轴线和柱状结构的轴线呈夹角设置,足舟骨融合件
100
的中心处还设置有夹持部
140
,第二表面
120
凸设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插脚
150。
[0032]本实施例提供的足舟骨融合件
100
,通过设置第一表面
110
为凹面,第二表面
120
为凸面,多个万向螺纹孔
130
沿足舟骨融合件
100
的周向均匀分布,且万向螺纹孔
130
的轴线和柱状结构的轴线呈夹角设置,使用时,凸面贴合在足舟骨
300
的创口处,减小对患处周围软组织的激惹,加快愈合,在万向螺纹孔
130
内植入万向螺钉
200
,多个万向螺钉
200
一一对应地旋入多个万向螺纹孔
130
内,万向螺钉
200
将该足舟骨融合件
100
锁紧固定在足舟骨
300
上,锁固稳定可靠;通过在足舟骨融合件
100
的中心处设置夹持部
140
,可以使用夹持器夹持住夹持部
140
,将该足舟骨融合件
100
放入患处,提高操作便利性;通过在第二表面
120
凸设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插脚
150
,手术时,对该足舟骨融合件
100
施加压力,使插脚
150
嵌入骨骼内,增加该足舟骨融合件
100
的安装稳定性;通过设置足舟骨融合件
100
为柱状结构,手术过程中仅涉及足舟骨
300
和楔骨,减小切口,且柱状结构易于加工,提高了加工便利性

[0033]继续参见图1和图2,可选地,万向螺纹孔
130
的孔壁具有螺纹部和多个贯穿第一表面
110
和第二表面
120
的隔离槽
131
,隔离槽
131
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足舟骨融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足舟骨融合件设置为柱状结构,所述足舟骨融合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
(110)
和第二表面
(120)
,所述第一表面
(110)
设置为凹面,所述第二表面
(120)
设置为凸面,所述足舟骨融合件设有多个贯通所述第一表面
(110)
和所述第二表面
(120)
的万向螺纹孔
(130)
,多个所述万向螺纹孔
(130)
沿所述足舟骨融合件的周向均匀分布,且所述万向螺纹孔
(130)
的轴线和所述柱状结构的轴线呈夹角设置,所述足舟骨融合件的中心处还设置有夹持部
(140)
,所述第二表面
(120)
凸设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插脚
(15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舟骨融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螺纹孔
(130)
的孔壁具有螺纹部和多个贯穿所述第一表面
(110)
和所述第二表面
(120)
的隔离槽
(131)
,所述隔离槽
(131)
能将所述螺纹部分割为多列分螺纹部
(13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足舟骨融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槽
(131)
的个数为4个~8个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舟骨融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螺纹孔
(130)
的轴线和所述柱状结构的轴线的夹角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力军卢王泽诸楠王凌张茜垚余学天梁丽丽杨茹芸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兆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