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组集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148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组集成系统,包括:泵组装置,泵组装置包括用于安装泵组驱动单元的结构主体,结构主体的内部设有腔室,腔室包括至少两个泵腔,每一泵腔内至少设置一叶轮;换热器,设置在泵组装置的下方,且与泵组装置贴近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组集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动力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泵组集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泵作为一种旋转机械,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加压和运送工作流体

在系统级组件中,泵通过不断的运转将工作流体送到各类型的器件中,同时带走这些器件中的热能,以此达到循环散热的目的

[0003]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泵均只有一个泵腔,如需要多个泵腔同时工作时,则要将多台泵通过管路连接使用,并且,现有的泵与其他器件也未集中放置在一起,尤其是在使用多台泵时,泵与其他器件的放置占用空间较大,使得多台连接泵的性能不能完成发挥

[0004]因此,如何提高泵组单元的集成性,从而提高泵组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组集成系统,该泵组集成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泵组单元的集成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泵组集成系统,包括:
[0008]泵组装置,所述泵组装置包括用于安装泵组驱动单元的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的内部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包括至少两个泵腔,每一所述泵腔内至少设置一叶轮;
[0009]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泵组装置的下方,且与所述泵组装置贴近设置

[0010]优选地,还包括压力容器,设置在所述泵组装置的下方,且与所述泵组装置贴近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压力容器的形状设置为第一长方体,所述换热器的形状设置为第二长方体,所述第一长方体与所述第二长方体并排设置,且所述泵组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长方体和所述第二长方体的顶面

[0012]优选地,所述压力容器的进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长方体的顶面,所述换热器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长方体的顶面;所述泵组装置的流体进口设置在所述结构主体的第一侧,所述泵组装置的流体出口设置在所述结构主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

及所述第二侧分别与所述压力容器和所述换热器靠近,且所述压力容器的进出口

所述换热器的出口靠近所述第一侧,所述换热器的进口靠近所述第二侧

[0013]优选地,还包括进口导流管和出口导流管,所述进口导流管与所述流体进口连通,所述出口导流管与所述换热器出口连通

[0014]优选地,所述进口导流管和所述出口导流管并排布置,且由所述泵组装置的同一侧延伸至所述换热器或所述压力容器的同一侧

[0015]优选地,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结构主体上的所述泵组驱动单元;所述泵组驱
动单元包括至少两驱动设备,所述叶轮固定于所述驱动设备的转轴上

[0016]优选地,所述腔室包括还包括进液腔

出液腔,所述至少两个泵腔包括至少两第一泵腔1,所述第一泵腔1设置于所述进液腔的下游,且设置在所述出液腔的上游;
[0017]每一所述第一泵腔1设有第一进液口

第一蜗壳和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进液腔连通,所述第一排液口与所述出液腔连通

[0018]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泵腔包括至少一第一泵腔1和至少一第二泵腔2,所述腔室还包括连通腔,所述第一泵腔1设置于所述进液腔的下游且设置在所述连通腔的上游,所述第二泵腔2设置于所述连通腔的下游且设置在所述出液腔的上游;
[0019]每一所述第一泵腔1设有第一进液口

第一蜗壳和第一排液口,每一所述第二泵腔2设有第二进液口

第二蜗壳和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进液腔连通,所述第一排液口与所述连通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连通腔连通,所述第二排液口与所述出液腔连通

[0020]优选地,所述泵组装置设置备份模式

双压力模式和双流量模式;
[0021]当处于备份模式时,至少一个所述泵腔中的叶轮工作;
[0022]当处于双压力模式或双流量模式时,至少两个所述泵腔中的叶轮同时工作

[002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泵组集成系统,包括:泵组装置,所述泵组装置包括用于安装泵组驱动单元的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的内部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包括至少两个泵腔,每一所述泵腔内至少设置一叶轮;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泵组装置的下方,且与所述泵组装置贴近设置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泵组集成系统,利用所述结构主体作为主要支撑结构,并利用所述结构主体内腔室的设置,可以实现至少两个泵腔的集成设置,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泵腔集成,可以实现至少两个所述泵腔的串联,从而增加流量,或者实现至少两个泵腔的并联,增加扬程,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组合,提高该泵组装置的性能和选择多样性,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同时,通过将换热器与泵组装置贴近设置,换热器位于在泵组装置的下方,节省整个系统的占用面积,结构更加紧凑,集成效果更好,方便工作介质的热传递,提高换热效率

[0024]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结构主体上的泵组驱动单元;所述泵组驱动单元包括至少两驱动设备,所述叶轮固定于所述驱动设备的转轴上

上述设置,驱动设备与结构主体可拆卸连接,即驱动设备可拆卸的安装在结构主体的泵腔上,驱动设备包括动力部件和壳体,动力部件的驱动轴与叶轮连接,壳体与结构主体相互连接,连接后构成泵腔的闭合空间,叶轮在泵腔内工作;通过驱动设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结构主体上,不仅可以方便驱动设备的维护,而且当需要更换不同性能的泵浦时,只需要拆卸安装新的驱动设备即可,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泵组集成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所示泵组集成系统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1所示所提供泵组集成系统中泵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图3所示泵组装置中结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图3所示泵组装置中结构主体的腔室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图3所示泵组装置的剖视图;
[0032]图7为图3所示泵组装置中流体流动方向的剖视图;
[0033]图8为图3所示泵组装置中流体流动方向的立体图;
[0034]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泵组集成系统中各模式性能对照示意图;
[0035]其中:结构主体1;腔室
11
;进液腔
111
;泵腔
11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泵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组装置,所述泵组装置包括用于安装泵组驱动单元
(2)
的结构主体
(1)
,所述结构主体
(1)
的内部设有腔室
(11)
,所述腔室
(11)
包括至少两个泵腔
112(112)
,每一所述泵腔
112(112)
内至少设置一叶轮;换热器
(6)
,设置在所述泵组装置的下方,且与所述泵组装置贴近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容器
(5)
,设置在所述泵组装置的下方,且与所述泵组装置贴近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
(5)
的形状设置为第一长方体,所述换热器
(6)
的形状设置为第二长方体,所述第一长方体与所述第二长方体并排设置,且所述泵组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长方体和所述第二长方体的顶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
(5)
的进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长方体的顶面,所述换热器
(6)
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长方体的顶面;所述泵组装置的流体进口
(12)
设置在所述结构主体
(1)
的第一侧,所述泵组装置的流体出口
(13)
设置在所述结构主体
(1)
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

及所述第二侧分别与所述压力容器
(5)
和所述换热器
(6)
靠近,且所述压力容器
(5)
的进出口

所述换热器
(6)
的出口靠近所述第一侧,所述换热器
(6)
的进口靠近所述第二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口导流管
(7)
和出口导流管
(8)
,所述进口导流管
(7)
与所述流体进口
(12)
连通,所述出口导流管
(8)
与所述换热器
(6)
出口连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导流管
(7)
和所述出口导流管
(8)
并排布置,且由所述泵组装置的同一侧延伸至所述换热器
(6)
或所述压力容器
(5)
的同一侧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泵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结构主体
(1)
上的所述泵组驱动单元
(2)
;所述泵组驱动单元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言琛曾祥友韦立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