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1426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特定长度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含长CDR3序列的抗人BCMA纳米抗体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应用
[0001]本申请要求
2022

12
月6提交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
【202211579918.7】“一种具有长
CDR3
序列的抗人
BCMA
纳米抗体极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
【202211556901.X】“基于包含长
CDR3
序列的抗
BCMA
纳米抗体的双特异性抗体
、CAR

T
制剂及应用”的优先权,两个优先权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包含长
CDR3
序列的抗人
BCMA
纳米抗体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3]B
细胞成熟抗原
(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
也称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
17(TNFRS17)

CD269,BCMA
是在浆细胞和已分化的浆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的蛋白,由
185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了其胞外结构域,在
B
细胞成熟和分化为浆细胞中起主要作用
。BCMA
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增殖诱号配体
(Aproliferation

inducing ligand,APRIL)

B
细胞活化因子
(B

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
的受体

二者均可触发
NF

κ
B
信号传导,增加促存活的
BCL
‑2家族基因的表达和促凋亡基因的下调,此外
BCMA
可激活
JNK、MAPK8
信号通路,这些信号通路参与调节体液免疫,
B
细胞发育和稳态,促进
B
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存活,是调节
B
细胞增殖

成熟和分化成浆细胞的关键

[0004]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

MM)
是仅次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第二大血液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中恶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和溶骨性骨病变

相关的临床症状包括溶骨性病变

贫血

肾功能不全

高钙血症

感染和其他相关的器官功能障碍

在正常人体组织中,
BCMA
蛋白和
mRNA
几乎只发现在浆细胞上,但其在在浆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选择性地过度表达,高表达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表面,并且
MM
患者的血清中
BCMA
水平升高,促进肿瘤细胞生长

存活和耐药性的发生,主要通过激活
NF

κ
B、AKT、
磷脂酰肌醇3激酶
(PI3K)、STAT3

MAPK
细胞内信号转导级联反应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包括化疗

自体干细胞移植
(ASCT)
和新型药物
(
蛋白酶体抑制剂

免疫调节药物和单克隆抗体
(

daratumumab

elotuzumab)
,这些治疗方案虽然能延缓该病的进展,但
MM
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无法治愈,大多数患者在多线治疗后复发

[0005]1993
年在骆驼科动物和鲨鱼的血清中分离出一种仅有重链可变区
(variabledomain of the heavy chain of HCAb

VHH)
和两个
CH2

CH3
区的抗体,该抗体被称为单域抗体
(singledomain antibody

sdAb)
,又称纳米抗体,它在分子大小

稳定性

溶解度

穿透性等方面都优于常规抗体

这种纳米抗体单独表达
VHH
结构,但仍然保留了对原始重链完整的抗原特异性和结合亲和力,是目前已知的可结合抗原的最小抗体片段

因此纳米抗体可在疫苗研发

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优势

虽然纳米抗体相较于常规抗体具有众多的优点已被广泛证实,但纳米抗体如何在实际临床治疗和应用中发挥更好更稳定的作用,目前还有众多疑问未被完全掌握

以及什么类型的纳米抗体具有好的效果目前没有
准确的答案,依然需要研究人员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

[0006]综上所述,本领域亟需开发抗
BCMA
的纳米抗体及相关应用,以缓解目前医疗技术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特定长度的
CDR3
序列的抗人
BCMA
纳米抗体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应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抗人
BCMA
纳米抗体,所述抗人
BCMA
纳米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骨架区和互补决定区,所述互补决定区中
CDR3
的氨基酸残基数量为
16

32
个,所述重链可变区的序列为
SEQ ID NO.1

SEQ ID NO.42
所示

[0009]进一步,所述抗人
BCMA
纳米抗体的亲和力
KD
值范围为
1.0
×
10
‑9~
9.0
×
10

12

[0010]优选的,所述抗人
BCMA
纳米抗体的亲和力
KD
值范围为
1.0
×
10
‑9~
7.5
×
10

12

[0011]一种双特异性抗体,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包含特异性靶向
CD3
分子的第一结合域和特异性靶向
BCMA
蛋白的第二结合域;所述靶向
BCMA
蛋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抗人
BCMA
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人
BCMA
纳米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骨架区和互补决定区,所述互补决定区中
CDR3
的氨基酸残基数量为
16

32
个,所述重链可变区的序列为
SEQ ID NO.1

SEQ ID NO.42
所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人
BCMA
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人
BCMA
纳米抗体的亲和力
KD
值范围为
1.0
×
10
‑9~
9.0
×
10

12
。3.
一种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包含特异性靶向
CD3
分子的第一结合域和特异性靶向
BCMA
蛋白的第二结合域;所述靶向
BCMA
蛋白的第二结合域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人
BCMA
纳米抗体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域与所述第二结合域通过
(G4S)3linker
连接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
CD3
分子的第一结合域为
OKT3
抗体
。6.
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包含人
BCMA
基因全长序列的质粒为模板,利用真核表达体系制备特异性靶向
BCMA
的重组蛋白;步骤2:用步骤1制备的重组蛋白来免疫动物,提取免疫后动物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总
RNA
,将所述总
RNA
反转录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寒朔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赛恩吉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