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半浸没式碳纳米管团聚体牵引收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067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7
一种悬挂半浸没式碳纳米管团聚体牵引收料装置,包括收料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半浸没式碳纳米管团聚体牵引收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收料装置,属于碳纳米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挂半浸没式碳纳米管团聚体牵引收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纳米管具有超强和高导电性特性,并具有高导热

气敏

电场发射等特性,这种新型的高强多功能材料在高强复合材料

高导电复合材料

新型导电材料

传感器
、 超电容和人工肌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0003]申请号为
202111397035.X
,申请日为
2021

11

23
日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制备多壁高纯碳纳米管纤维的装置及制备方法,其中装置包括进料机构,用于提供制备多壁高纯碳纳米管纤维的前驱液;载气气源,用于提供载气气流;汽化室,接收前驱液和载气气流;电离盒,提供高能电子束冲击水汽态的前驱液;刚玉管,在高温条件下使经高能电子束冲击的前驱液形成黑色半透明筒状的碳纳米管气凝胶;卧式反应炉,提供刚玉管所需高温;冷却收料机构,用于水浴冷却涌出的碳纳米管气凝胶使之收缩成碳纳米管纤维;该设备虽然可以收集碳纳米管薄膜,但是在碳纳米管薄膜生产领域,碳纳米管团聚体生成后需要对其进行降温处理,通常采用液体降温,碳纳米管团聚体经过冷却后,会收缩并紧致

致密化才能形成为稳定的膜状结构,因此,冷却的速度与效率直接影响着碳纳米管薄膜的质量,该装置的碳纳米管气凝胶与水箱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其会先进入大气,然后再进入水箱,最后再被缠绕成卷,在此过程中,难免空气中的杂质会影响碳纳米管薄膜的质量,并且其在收集时,如果凝胶没有准确的缠绕于导丝辊或者在缠绕过程中出现断裂,都需要人为的介入才能继续进行生产,不但影响了碳纳米管薄膜的质量,也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0004]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仅质量较差,而且效率较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不仅质量较好,而且效率较高的一种悬挂半浸没式碳纳米管团聚体牵引收料装置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悬挂半浸没式碳纳米管团聚体牵引收料装置,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收料组件

驱动组件与悬挂组件;
[0007]所述收料组件包括导轨

滑动支座

固定支座

收料支座与收料杆;
[0008]所述固定支座固定设置于导轨的一端,所述滑动支座设置于固定支座一侧的导轨上,与导轨进行往复滑动配合;所述收料支座设置于固定支座的另一侧,所述收料杆的一端与滑动支座相连,所述收料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固定支座

收料支座向外延伸;
[0009]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横向驱动组件与纵向驱动组件,所述横向驱动组件平行设置于收料组件的一侧,所述纵向驱动组件垂直设置于横向驱动组件的一端;
[0010]所述横向驱动组件与纵向驱动组件均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驱动轮以及套设于驱动轮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滑动支座相连,驱动滑动支座进行往复滑动;
[0011]所述悬挂组件包括悬挂支座与若干悬挂支架,所述悬挂支座与水平面固定,所述若干悬挂支架的一端与悬挂支座相连,所述若干悬挂支架的另一端与驱动组件相连,将收料组件

驱动组件进行悬挂固定

[0012]所述导轨包括矩形轨体

第一导轨条与第二导轨条;所述第一导轨条与第二导轨条分别设置于矩形轨体的相邻两侧面上

[0013]所述滑动支座为
L
型,其包括横板与竖板,所述横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竖板的内侧面设置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与第一导轨条耦合相连,并进行往复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动块与第二导轨条耦合相连,并进行往复滑动配合

[0014]所述横向驱动组件包括左驱动轮与右驱动轮,所述纵向驱动组件包括纵向支架

上驱动轮与下驱动轮;所述左驱动轮与右驱动轮上张紧套设有第一传送带,所述上驱动轮与下驱动轮上张紧套设有第二传送带

[0015]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轴心相交的左支座与右支座,所述左驱动轮设置于左支座顶面,所述右驱动轮与固定支座均设置于右支座顶面;
[0016]所述上驱动轮与下驱动轮分别设置于纵向支架的上下两端,所述纵向支架的底端与右支座的一端相连,所述右驱动轮与下驱动轮同轴相连

[0017]所述纵向支架的顶端设置有与其轴心相交的电气支架,所述电气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
[0018]所述纵向支架的侧面设置有主驱动轮,所述收料杆上设置有从驱动轮,所述主驱动轮与从驱动轮上张紧套设有第三传送带;
[0019]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上驱动轮同轴相连,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四传送带与主驱动轮相连

[0020]所述收料组件与横向驱动组件设置于水箱内,所述悬挂支座固定于水箱的边沿处;所述若干悬挂支架包括长悬挂支架与短悬挂支架;所述横向驱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平行连接的横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上间隔固定设置有第一角码与第二角码;
[0021]所述长悬挂支架的一端与悬挂支座相连,另一端垂直与第一角码铰接连接,所述短悬挂支架的一端与悬挂支座相连,另一端垂直与第二角码铰接连接

[0022]所述长悬挂支架的顶端设置有长条形穿槽,所述长条形穿槽内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长条形穿槽与悬挂支座相连

[0023]所述滑动支座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朝向固定支座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固定支座上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收料支座上开设有第三穿孔,所述第一穿孔

第二穿孔与第三穿孔的轴心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0024]所述第一穿孔内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收料杆的一端与直线轴承进行轴向固定,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二穿孔

第三穿孔向外延伸

[0025]所述滑动支座与固定支座之间的收料杆上设置有啮合旋转装置,所述啮合旋转装置包括左啮齿体与右啮齿体,所述左啮齿体与右啮齿体相对啮合连接;所述左啮齿体与固定支架轴向固定,并与收料杆的一端同轴固定,所述右啮齿体与固定支座轴向固定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1、
本技术一种悬挂半浸没式碳纳米管团聚体牵引收料装置中,包括收料组件

驱动组件与悬挂组件;收料组件包括导轨

滑动支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悬挂半浸没式碳纳米管团聚体牵引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收料组件
(1)、
驱动组件
(2)
与悬挂组件
(3)
;所述收料组件
(1)
包括导轨
(11)、
滑动支座
(12)、
固定支座
(13)、
收料支座
(14)
与收料杆
(15)
;所述固定支座
(13)
固定设置于导轨
(11)
的一端,所述滑动支座
(12)
设置于固定支座
(13)
一侧的导轨
(11)
上,与导轨
(11)
进行往复滑动配合;所述收料支座
(14)
设置于固定支座
(13)
的另一侧,所述收料杆
(15)
的一端与滑动支座
(12)
相连,所述收料杆
(15)
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固定支座
(13)、
收料支座
(14)
向外延伸;所述驱动组件
(2)
包括横向驱动组件
(21)
与纵向驱动组件
(22)
,所述横向驱动组件
(21)
平行设置于收料组件
(1)
的一侧,所述纵向驱动组件
(22)
垂直设置于横向驱动组件
(21)
的一端;所述横向驱动组件
(21)
与纵向驱动组件
(22)
均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驱动轮
(23)
以及套设于驱动轮
(23)
上的传送带
(24)
,所述传送带
(24)
与滑动支座
(12)
相连,驱动滑动支座
(12)
进行往复滑动;所述悬挂组件
(3)
包括悬挂支座
(31)
与若干悬挂支架
(32)
,所述悬挂支座
(31)
与水平面固定,所述若干悬挂支架
(32)
的一端与悬挂支座
(31)
相连,所述若干悬挂支架
(32)
的另一端与驱动组件
(2)
相连,将收料组件
(1)、
驱动组件
(2)
进行悬挂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半浸没式碳纳米管团聚体牵引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
(11)
包括矩形轨体
(111)、
第一导轨条
(112)
与第二导轨条
(113)
;所述第一导轨条
(112)
与第二导轨条
(113)
分别设置于矩形轨体
(111)
的相邻两侧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挂半浸没式碳纳米管团聚体牵引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座
(12)

L
型,其包括横板
(121)
与竖板
(122)
,所述横板
(121)
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动块
(123)
,所述竖板
(122)
的内侧面设置第二滑动块
(124)
;所述第一滑动块
(123)
与第一导轨条
(112)
耦合相连,并进行往复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动块
(124)
与第二导轨条
(113)
耦合相连,并进行往复滑动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
1、2
或3所述的一种悬挂半浸没式碳纳米管团聚体牵引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驱动组件
(21)
包括左驱动轮
(211)
与右驱动轮
(212)
,所述纵向驱动组件
(22)
包括纵向支架
(221)、
上驱动轮
(222)
与下驱动轮
(223)
;所述左驱动轮
(211)
与右驱动轮
(212)
上张紧套设有第一传送带
(213)
,所述上驱动轮
(222)
与下驱动轮
(223)
上张紧套设有第二传送带
(224)。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挂半浸没式碳纳米管团聚体牵引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
(11)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轴心相交的左支座
(16)
与右支座
(17)
,所述左驱动轮
(211)
设置于左支座
(16)
顶面,所述右驱动轮
(212)
与固定支座
(13)
均设置于右支座
(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小华章志文李维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碳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