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排舷外阀用保护箱,箱体的顶板通过至少两个锁合结构实现开合;箱体的前侧板和箱体的后侧板均设有开口朝上的、用于容置管体的凹槽,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管体的底端与阀柄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后侧板和前侧板均设有卡槽,各卡槽中均上下插设有挡板,向下插入各卡槽的各挡板的上端均与关闭后的顶板的下端抵接,因此,顶板关闭时能够向挡板施加向下的约束,阻挡挡板从凹槽上部脱出,保证了箱体的保护效果,需要更换阀体时,将顶板打开,把挡板抽出,即可对阀体进行更换,不需要切割箱体,操作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舷外阀用保护箱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建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排舷外阀用保护箱。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国际上对于不同海域排放标准要求不同,散货船的油水分离器所使用的排舷外阀不能随意打开进行舱底水排放,为了防止船员误操作,需要制作一个配有两把锁的箱体对排舷外阀阀体进行保护,只有在两人,如船长、轮机长同时批准的情况下方可操作该阀。
[0003]现有排舷外阀用保护箱如图1、图2所示,箱体的上部设有开向上翻转的顶板101,顶板101的右侧与箱体的右侧板102铰接,顶板101的左侧与箱体的左侧板103之间连接有间隔布置的两个设有锁体的锁合结构,安装前,箱体的底板104与箱体的各个侧板处于分离状态,箱体的前侧板105和后侧板设有相对布置的两个开口朝下的容置槽106,容置槽106的槽宽略大于管体300的外径、小于阀体200的宽度。在阀体200与管体布置完成后,将箱体的中部正对阀体200,然后向下罩住阀体200,将管体300插入容置槽106,使得阀体200和阀柄201完全进入箱体中,然后再焊接底板104。后期更换阀体时需要切割箱体方可进行相关更换作业,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排舷外阀用保护箱,在更换阀体时需要切割箱体,操作不便。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舷外阀用保护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板通过至少两个锁合结构实现开合;所述箱体的前侧板和所述箱体的后侧板均设有开口朝上的、用于容置管体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管体的底端与阀柄的顶端之间的距离,所述后侧板和所述前侧板均设有卡槽,各所述卡槽中均上下插设有挡板,向下插入各所述卡槽的各所述挡板的上端均与关闭后的所述顶板的下端抵接。
[0006]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凹槽均包括矩形槽和设置在所述矩形槽底部的第一半圆形槽,各所述矩形槽的槽宽均大于等于阀体的宽度,各所述第一半圆形槽的槽壁均所述管体的外侧壁的下部匹配贴合。
[0007]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挡板的下端均设有第二半圆形槽,各所述第二半圆形槽的槽壁均与所述管体的外侧壁的上部匹配贴合。
[0008]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挡板的上端均设有朝向前侧或后侧凸出的凸起部。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铰接的至少两个第一子板体。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板包括第二子板体和第三子板体,所述第二子板体的左侧铰接在所述箱体的左侧板上,所述第三子板体的右侧铰接在所述箱体的右侧板上,所述第二子板体的右侧与所述第三子板体的左侧通过两个所述锁合结构连接。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箱体的左侧或右侧设有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上设有螺栓孔。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侧板的内侧位于所述凹槽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处、所述后侧板的内侧位于所述凹槽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固定有角钢,各所述角钢均竖直布置,各所述角钢的第一边均与所述前侧板或所述后侧板垂直固定,各所述角钢的第二边均与所述前侧板或所述后侧板平行间隔布置,所述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插设在对应的所述角钢的第二边与所述前侧板或所述后侧板的间隔中。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技术的排舷外阀用保护箱,箱体的顶板通过至少两个锁合结构实现开合;箱体的前侧板和箱体的后侧板均设有开口朝上的、用于容置管体的凹槽,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管体的底端与阀柄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后侧板和前侧板均设有卡槽,各卡槽中均上下插设有挡板,向下插入各卡槽的各挡板的上端均与关闭后的顶板的下端抵接,因此,顶板关闭时能够向挡板施加向下的约束,阻挡挡板从凹槽上部脱出,保证了箱体的保护效果,需要更换阀体时,将顶板打开,把挡板抽出,即可对阀体进行更换,不需要切割箱体,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排舷外阀用保护箱的前视图;
[0016]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排舷外阀用保护箱打开状态的轴测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排舷外阀用保护箱关闭状态的轴测图;
[0019]图5为挡板的轴测图;
[0020]图6为挡板安装在前侧板的卡槽中的的轴测图;
[0021]图7为图6中A
‑
A处截面图;
[0022]图中,101、现有排舷外阀用保护箱的顶板;102、现有排舷外阀用保护箱的右侧板;103、现有排舷外阀用保护箱的左侧板;104、现有排舷外阀用保护箱的底板;105、现有排舷外阀用保护箱的前侧板;106、容置槽;200、阀体;201、阀柄;300、管体;11、顶板;111、第二子板体;112、第三子板体;12、前侧板;13、凹槽;131、矩形槽;132、第一半圆形槽;14、左侧板;15、右侧板;2、挡板;21、第一子板体;22、凸起部;23、第二半圆形槽;3、耳板;4、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0025]如图3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排舷外阀用保护箱的优选实施例,包括箱体,箱体的顶板11通过至少两个锁合结构实现开合;箱体的前侧板12和箱体的后侧板均设有开口朝上的、用于容置管体的凹槽13,凹槽13的深度大于等于管体的底端与阀柄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后侧板和前侧板12均设有卡槽,各卡槽中均上下插设有挡板2,向下插入各卡槽的各挡板2的上端均与关闭后的顶板11的下端抵接。向下插入各卡槽的各挡板2的上端均与关闭后的顶板11的下端抵接,因此,顶板11关闭时能够向挡板2施加向下的约束,阻挡挡板2从凹槽13上部脱出,保证了箱体的保护效果,需要更换阀体时,将顶板11打开,把挡板2抽出,即可对阀体进行更换,不需要切割箱体,操作方便。
[0026]其中,为对管体精确定位,保证管体的固定稳定,各凹槽13均包括矩形槽131和设置在矩形槽131底部的第一半圆形槽132,各矩形槽131的槽宽均大于等于阀体200的宽度,各第一半圆形槽132的槽壁均管体的外侧壁的下部匹配贴合。矩形槽131的槽宽均大于等于阀体200的宽度,需要更改阀体时,沿管体的轴向移动箱体,即可将阀体移动至箱体外,进一步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舷外阀用保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板(11)通过至少两个锁合结构实现开合;所述箱体的前侧板(12)和所述箱体的后侧板均设有开口朝上的、用于容置管体的凹槽(13),所述凹槽(13)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管体的底端与阀柄的顶端之间的距离,所述后侧板和所述前侧板(12)均设有卡槽,各所述卡槽中均上下插设有挡板(2),向下插入各所述卡槽的各所述挡板(2)的上端均与关闭后的所述顶板(11)的下端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舷外阀用保护箱,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凹槽(13)均包括矩形槽(131)和设置在所述矩形槽(131)底部的第一半圆形槽(132),各所述矩形槽(131)的槽宽均大于等于阀体(200)的宽度,各所述第一半圆形槽(132)的槽壁均所述管体的外侧壁的下部匹配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舷外阀用保护箱,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挡板(2)的下端均设有第二半圆形槽(23),各所述第二半圆形槽(23)的槽壁均与所述管体的外侧壁的上部匹配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舷外阀用保护箱,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挡板(2)的上端均设有朝向前侧或后侧凸出的凸起部(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舷外阀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鑫,黄创贵,王会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