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990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包括下部控制机构和上部控制机构两部分,所述下部控制机构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三根立柱;所述上部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立柱活动连接的立柱套筒,所述立柱套筒向上汇聚连接于中心柱,所述中心柱通过支撑架向上分散连接至少三根顶面支撑立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计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日趋成熟,楼板厚度控制日趋成为质量控制的热点,规范规定,现浇混凝土楼板截面尺寸允许偏差为
[

5mm

8mm],目前按照楼板厚度装置的使用方式分类,大致可分为:
[0003]①
可回收式

此类控制装置有插钎法及其变式装置;
[0004]②
留置式

此类控制装置有等高水泥块及其变式装置;
[0005]③
标记式

此类控制装置有标记法

拉线法及其变式装置

[0006]CN 217897017 U
公开了一种新型混凝土现浇板板厚和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通过中间支撑连接上下两片薄板,浇筑前固定在钢筋上,上下薄板的间距为楼板厚度,可保证浇筑时的楼板厚度;然而该技术方案在进行钢筋绑扎时需穿入支撑杆内部,实际施工时非常不便

且无法代替马镫钢筋,无法同时控制上下层楼板钢筋间距和板厚控制功能

[0007]另外,现有的装置存在夜间浇筑混凝土摊铺时光照条件差不易识别板厚控制装置的问题

易渗漏以及容易因装置本身和钢筋混凝土的热胀比不一致导致裂缝

[0008]因此,鉴于目前状况,本领域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现浇楼板厚度控制装置,满足工程施工质量提升的需要

[0009]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无需将控制装置和钢筋连接

方便施工

实现夜间高识别特性以及可防止开裂

渗漏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包括下部控制机构和上部控制机构两部分,所述下部控制机构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三根立柱;所述上部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立柱活动连接的立柱套筒,所述立柱套筒向上汇聚连接于中心柱,所述中心柱通过支撑架向上分散连接多条顶面支撑立柱

[0012]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卡箍,所述立柱套筒内对应所述卡箍设置有限位突起

[0013]优选的,所述立柱上设有所述卡箍的位置处的中心直径小于所述立柱套筒的内壁直径,所述立柱套筒上的限位突起位置的剩余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立柱上设有所述卡箍的位置处的中心直径

[0014]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柱上还设置用于上下调节螺丝,以调节上下距离

[0015]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顶面支撑立柱顶部还设置有刻度线

[0016]在一种实施例中,为了解决夜间不方便施工问题,所述上部控制机构顶部安装有扣板,所述扣板上表面为荧光反射面

[0017]优选的,所述顶面支撑立柱顶部朝向所述中心柱的延长线方向设有预留槽,所述扣板的直径小于所述多条顶面支撑立柱的预留槽组成的圆平面直径,且所述扣板固定在其中一条顶面支撑立柱的预留槽

[0018]在一种实施例中,为了解决装置本身产生的渗漏问题,所述上部控制机构中部安装有弧面盘

[0019]在一种实施例中,为了解决装置本身产生的裂缝问题,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为与混凝土材质的线膨胀系数一致的钢材质

[0020]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
[0021]1.
本技术采用上下式分离结构,下部结构施工后便于绑扎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将上部结构安装在下部结构上,即可绑扎顶部钢筋,而无需将控制装置和钢筋连接,方便施工

[0022]2.
本技术可代替或部分代替马镫钢筋,控制上下层钢筋间距;
[0023]3.
本技术中还设置有刻度线,可同时实现控制上下层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控制上下层钢筋间距;
[0024]4.
本技术设置弧面盘,可避免或极大减小因楼板控制器原因导致的渗漏影响;
[0025]5.
本技术采用钢材质或与混凝土材质的线膨胀系数一致或接近的与其他工程塑料,可避免或极大减小因楼板控制器原因导致的开裂影响;
[0026]6.
本技术增设发光扣板,可实现夜间高识别特性施工,保证主体结构施工时的连续性和质量控制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下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工作示意图

[00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上部结构套筒内部凸起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6是本技术上部结构刻度线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4上部结构增加发光扣板的爆炸示意图;
[003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5上部结构增加防渗漏弧面盘的爆炸示意图;
[0035]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
10
是本技术实施例6的工作示意图

[0037]图中:
1.
底板;
2.
立柱;
3.
卡箍;
4.
立柱套筒;
5.
限位突起;
6.
中心柱;
7.
弧面盘;
8.
支撑架;
9.
刻度线;
10.
顶面支撑立柱;
11.
扣板;
12.
荧光反射面;
13.
底部钢筋的下方钢筋;
14.
底部钢筋的上方钢筋;
15.
顶部钢筋的下方钢筋;
16.
顶部钢筋的上方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9]实施例1[004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下部控制机构和上部控制机构两部分,所述下部控制机构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的至少三根立柱2;所述上部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立柱2活动连接的立柱套筒4,所述立柱套筒4向上汇聚连接于中心柱6,所述中心柱6通过支撑架8向上分散连接至少三根顶面支撑立柱
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控制机构和上部控制机构两部分,所述下部控制机构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三根立柱;所述上部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立柱活动连接的立柱套筒,所述立柱套筒向上汇聚连接于中心柱,所述中心柱通过支撑架向上分散连接至少三根顶面支撑立柱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卡箍,所述立柱套筒内对应所述卡箍设置有限位突起;所述立柱上设有所述卡箍的位置处的中心直径小于所述立柱套筒的内壁直径,所述立柱套筒上的限位突起位置的剩余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立柱上设有所述卡箍的位置处的中心直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上还设置用于上下调节螺丝,以调节上下距离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龙孙琪王亚浩周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