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包括充电口和充电器,所述充电口内设有与充电器配合的插电口,所述充电器的一端设有充电线,所述充电口内在插电口的两侧均设有凹槽一,两侧所述凹槽一内均设有电推杆一,两侧所述电推杆一的一端均设有移动板,两侧所述移动板内均设有凹槽二,两侧所述凹槽二内均设有电推杆二,两侧所述电推杆二的一端均设有夹板,两侧所述夹板内均设有与充电线配合的弧形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
,具体是指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节能环保理念的普及应用,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并且广泛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去,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过程中,离不开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上都会设置充电口,将充电线的一端插入电源
、
另一端插入充电口即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线插入充电口后是可以随时拔出的,用户一般在将充电线插入充电口后就会离去,此时没有防护结构对充电线进行防护,无法避免别人将充电线恶意拔出充电口的情况,影响了用户使用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可以在用户离去期间对充电线起到防护作用
。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包括充电口和充电器,所述充电口内设有与充电器配合的插电口,所述充电器的一端设有充电线,所述充电口内在插电口的两侧均设有凹槽一,两侧所述凹槽一内均设有电推杆一,两侧所述电推杆一的一端均设有移动板,两侧所述移动板内均设有凹槽二,两侧所述凹槽二内均设有电推杆二,两侧所述电推杆二的一端均设有夹板,两侧所述夹板内均设有与充电线配合的弧形槽
。
[000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将充电线通过充电头插入插电口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充电头插入插电口内后,在电推杆一和电推杆二的配合下,可以使用两侧夹板和弧形槽配合将充电线夹持住,进而可以对充电头进行限位,可以在用户离去期间防止充电头被恶心拔出插电口,可以对充电线起到防护作用
。
[0006]作为改进,两侧所述弧形槽内均粘连有与充电线配合的防滑软垫,可以增大弧形槽的内壁与充电线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可以防止弧形槽内壁与充电线长期接触导致充电线产生磨损
。
[0007]作为改进,两侧所述凹槽一内均设有相对布置的与移动板连接的伸缩杆,可以提高移动板移动的稳定性
。
[0008]作为改进,所述电推杆一为一个套筒内滑动套接一个延伸杆的结构,套筒固接在所述凹槽一的内壁上,延伸杆固接在所述移动板的一侧,所述电推杆二与电推杆一的结构相同
。
[0009]作为改进,所述电推杆一和电推杆二均由车机系统控制
。
[0010]作为改进,所述充电口上设有与电推杆一和电推杆二配合的指示灯,便于观察电推杆一和电推杆二的开关状态
。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的正视剖视图
。
[0012]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的右视剖视图
。
[0013]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的右视图
。
[0014]图4是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
[0015]如图所示:
1、
充电口;
2、
凹槽一;
3、
移动板;
4、
凹槽二;
5、
电推杆二;
6、
夹板;
7、
弧形槽;
8、
防滑软垫;
9、
插电口;
10、
充电线;
11、
电推杆一;
12、
伸缩杆;
13、
充电器
。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
[0017]结合附图
1、
附图
2、
附图3和附图4,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1结构,包括充电口1和充电器
13
,所述充电口1内设有与充电器
13
配合的插电口9,所述充电器
13
的一端设有充电线
10
,所述充电口1内在插电口9的两侧均设有凹槽一2,两侧所述凹槽一2内均设有电推杆一
11
,两侧所述电推杆一
11
的一端均设有移动板3,两侧所述凹槽一2内均设有相对布置的与移动板3连接的伸缩杆
12
,可以提高移动板3移动的稳定性,所述电推杆一
11
为一个套筒内滑动套接一个延伸杆的结构,套筒固接在所述凹槽一2的内壁上,延伸杆固接在所述移动板3的一侧
。
[0018]结合附图
1、
附图
2、
附图3和附图4,两侧所述移动板3内均设有凹槽二4,两侧所述凹槽二4内均设有电推杆二5,两侧所述电推杆二5的一端均设有夹板6,所述电推杆二5与电推杆一
11
的结构相同,所述电推杆一
11
和电推杆二5均由车机系统控制,所述电推杆一
11
和电推杆二5均由车机系统控制,两侧所述夹板6内均设有与充电线
10
配合的弧形槽7,两侧所述弧形槽7内均粘连有与充电线
10
配合的防滑软垫8,可以增大弧形槽7的内壁与充电线
10
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可以防止弧形槽7内壁与充电线
10
长期接触导致充电线
10
产生磨损
。
[0019]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使用时,当需要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先将充电头插入插电口内,即可利用充电线将电源的电能传输到充电口内为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具体的,将充电头插入插电口内后,利用车机系统控制电推杆一延伸,电推杆一可以带动移动板移动,伸缩杆随之延伸,可以提高移动板移动的稳定性,当移动板移动至充电线与充电头的接口处旁时,关闭电推杆一,打开电推杆二,电推杆二延伸可以带动夹板向充电线与充电头的接口处方向移动,直至两侧弧形槽均紧贴充电线的表面,即可将充电线夹持固定柱,这样也可以对充电头进行限位,以防止别人恶心将充电头从插电口内拔出,可以在用户离去期间对充电线起到防护作用
。
[0020]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
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口
(1)
和充电器
(13)
,所述充电口
(1)
内设有与充电器
(13)
配合的插电口
(9)
,所述充电器
(13)
的一端设有充电线
(10)
,所述充电口
(1)
内在插电口
(9)
的两侧均设有凹槽一
(2)
,两侧所述凹槽一
(2)
内均设有电推杆一
(11)
,两侧所述电推杆一
(11)
的一端均设有移动板
(3)
,两侧所述移动板
(3)
内均设有凹槽二
(4)
,两侧所述凹槽二
(4)
内均设有电推杆二
(5)
,两侧所述电推杆二
(5)
的一端均设有夹板
(6)
,两侧所述夹板
(6)
内均设有与充电线
(10)
配合的弧形槽
(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俊,刘伟,王润,韩红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盛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