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宽带高谐波抑制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69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宽带高谐波抑制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宽带高谐波抑制的PIN开关电路


[0001]本技术主要适用于微波宽带测试测量系统

微波通信

微波收发系统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宽带高谐波抑制的
PIN
开关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射频微波
中,会用到各种控制电路,最典型的控制电路就是开关电路,通过开关电路的控制,可以实现射频信号的通道切换

信号的合路输出

衰减调节

移相等

[0003]在宽带微波测试测量系统中,需要处理很宽的射频微波信号,射频器件很难达到全频带覆盖,一般会先对信号进行分段处理,然后再合路输出,在此就需要使用到开关电路,此处合路开关的指标性能对系统至关重要

[0004]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集成的射频开关可以用作合路开关,但是各有不足,有的带宽不够,有的输入功率太低,有的插损较大,有的谐波特性较差,都不能同时满足实际中系统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宽带高谐波抑制的
PIN
开关电路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宽带高谐波抑制的
PIN
开关电路,该电路包括支路一分段的射频信号分路
RF1
,支路二分段的射频信号分路
RF2
,隔直电容
C1、C2、C3
,支路一馈电
L1
,支路二馈电
L2
,旁路滤波电容
C4、C5
,贴片式
PIN
二极管
D1、D2
,平面梁氏引线
PIN
二极管
D3、D4
,驱动芯片
U1
,电源旁路滤波电容
C6、C7、C8、C9

[0007]当
Ctrl
端为低电平时,驱动芯片
U1
的引脚1输出
V

,引脚2输出
V+
,此时
PIN
二极管
D2、D3
正向导通,
PIN
二极管
D1、D4
反向截止,支路一的射频信号经过
RF1

C1

D3

C3

RFC
导通输出,支路二的射频信号经过
RF2

C2

D2
到地;当
Ctrl
端为高电平时,驱动芯片
U1
的引脚1输出
V+
,引脚2输出
V

,此时
PIN
二极管
D1、D4
正向导通,
PIN
二极管
D2、D3
反向截止,支路二的射频信号经过
RF2

C2

D4

C3

RFC
导通输出,支路一的射频信号经过
RF1

C1

D1
到地

[0008]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
RF1
端为支路一分段的射频信号分路,
RF2
端为支路二分段的射频信号分路,两路信号最终合路通过
RFC
公共端输出

[0009]进一步地,所述隔直电容
C1、C2、C3
,用于隔离直流偏置,避免直流电流传到
RF1、RF2、RFC
三个端口,影响端口外其他器件工作,此处的隔直电容使用宽带电容,在
10MHz

50GHz
频段内有较小的插损,较好的回波特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馈电电感
L1、L2
,用于隔离射频信号进入电源,其电感量根据实际频率带宽分段选择

[0011]进一步地,旁路滤波电容
C4、C5
用于滤除传到
Bias1、Bias2
处的高频杂波

[0012]进一步地,所述贴片式
PIN
二极管
D1、D2
,选用低结电容

低阻抗的
PIN
二极管,采用微组装工艺粘接在腔体结构上,并联到地,当该二极管导通时,对应端口截止,使开关具有
更好的隔离度;
[0013]所述平面梁氏引线
PIN
二极管
D3、D4
,具有小结电容,较低的直流阻抗,导通时具有较小的插损,采用压焊连接串联到射频链路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芯片
U1
,在
Ctrl

TTL
高低电平的控制下,引脚
1、
引脚2输出对应的正压或负压

[0015]进一步地,电源旁路滤波电容
C6、C7、C8、C9
,用于滤除外部电源给到
V+、V

上的高频杂波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设计的超宽带开关电路频率覆盖
10MHz

50GHz
,在此频段内具有较小的插损

良好的驻波特性

较好的隔离

很好的谐波抑制,同时能够保证系统输出功率的要求,能够很好的满足实际系统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开关电路原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开关电路装配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插损

驻波

隔离测试曲线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谐波测试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有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如图1所示,一种超宽带高谐波抑制的
PIN
开关电路,
[0024]RF1
端为支路一分段的射频信号分路,
RF2
端为支路二分段射频信号分路,两路信号最终合路通过
RFC
公共端输出

[0025]电容
C1、C2、C3
为隔直电容,隔离直流偏置,避免直流电流传到
RF1、RF2、RFC
三个端口,影响端口外其他器件工作,此处的隔直电容需要使用宽带电容,能够在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超宽带高谐波抑制的
PIN
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
,
该电路包括支路一分段的射频信号分路
RF1
,支路二分段的射频信号分路
RF2
,隔直电容
C1、C2、C3
,支路一馈电
L1
,支路二馈电
L2
,旁路滤波电容
C4、C5
,贴片式
PIN
二极管
D1、D2
,平面梁氏引线
PIN
二极管
D3、D4
,驱动芯片
U1
,电源旁路滤波电容
C6、C7、C8、C9

RFC
公共端输出与
C3
连接,在射频信号分路
RF1
中,
D3
连接
C1、L1、D1、R1、D4

L1
连接
C4、R2
,在射频信号分路
RF2
中,
D4
连接
C2、D2、L2

L2
连接
C5、R3
,驱动芯片
U1
连接
R2、R3、
电源旁路滤波电容
C6、C7、C8、C9
;当
Ctrl
端为低电平时,驱动芯片
U1
的引脚1输出
V

,引脚2输出
V+
,此时
PIN
二极管
D2、D3
正向导通,
PIN
二极管
D1、D4
反向截止,支路一的射频信号经过
RF1

C1

D3

C3

RFC
导通输出,支路二的射频信号经过
RF2

C2

D2
到地;当
Ctrl
端为高电平时,驱动芯片
U1
的引脚1输出
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飞宋伟熊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玖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