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移动撑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598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移动撑杆,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与第一杆件在轴向上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杆件设有锁定孔;第一铰接座,固定在第一杆件上,所述第一铰接座上铰接手柄;第二铰接座,安装于所述第二杆件上,所述第二铰接座设置与锁定孔对应的配合孔;连杆,所述连杆的近端铰接在第二铰接座上,所述连杆的远端铰接在手柄的柄身上;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包括插销,该插销用于插入锁定孔以及配合孔,以使第二铰接座与第二杆件位置轴向位置锁定,所述插销的其中一端部通过长臂连接卡接部,该卡接部具有用于卡接手柄的卡接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移动撑杆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防移动撑杆


技术介绍

[0002]货车的货厢在运输货物过程中,特别是对贵重或者冷链商品等货物,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经常在未满载情形进行,常常需要将货物在货厢内部进行固定,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颠簸出现晃动,由于货厢内部通常为比较平整的内壁,内壁上鲜有凸出的挂钩或者固定桩,因此现有固定方式中,通常在货厢内部设置撑杆,该撑杆横向伸缩以实现两端顶紧,以实现撑杆的自身固定,然后通过撑杆将货厢内部空间进行分割,使货物处在较小的空间内,以避免在货厢内晃动或者滑动,现有撑杆中普遍采用齿条和带手柄的扇形齿轮结构,并辅以锁定结构,通过齿轮拨动齿条实现伸缩,例如公开号为
CN200310108418.6
以及和
CN 207433365 U
的公开专利,
CN200310108418.6
记载了一种齿轮和齿条配合的撑杆结构,但采用此种结构,整体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较多,同时齿条以及齿轮加工要求较高,齿条要求齿槽宽

齿顶高

齿根高

齿高

齿厚

齿根圆半径等参数,加工要求和成本高,同时要求工作工况严格,要求较高的啮合条件,在零件相对位置旷动时候,容置产生卡滞,在粗放的运输环境下,也容易出现生锈以及杂质进入,导致使用过程卡滞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移动撑杆,它整体结构简单,不需要进行齿条或者齿轮加工,零件加工简单,整体成本较低同时能够适应粗放的运输环境,不易出现卡滞等现象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移动撑杆,包括:
[0005]第一杆件;
[0006]第二杆件,与第一杆件在轴向上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杆件设有锁定孔;
[0007]第一铰接座,固定在第一杆件上,所述第一铰接座上铰接手柄;
[0008]第二铰接座,安装于所述第二杆件上,所述第二铰接座设置与锁定孔对应的配合孔;
[0009]连杆,所述连杆的近端铰接在第二铰接座上,所述连杆的远端铰接在手柄的柄身上;
[0010]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包括插销,该插销用于插入锁定孔以及配合孔,以使第二铰接座与第二杆件位置轴向位置锁定,所述插销的其中一端部通过长臂连接卡接部,该卡接部具有用于卡接手柄的卡接槽

[0011]所述第二铰接座具有滑动孔,所述第二铰接座通过滑动孔滑动配合在第二杆件上,所述第二杆件沿着轴向方向上设有至少两个锁定孔

[0012]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柄身段以及第二柄身段,所述第一柄身段与第二柄身段相邻端通过双头螺杆连接,双头螺杆的两端与对应的柄身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柄身段根部铰接在
第一铰接座上,所述连杆的远端铰接在第二柄身段上

[0013]所述第一杆件背离第二杆件的端部安装有第一脚垫,所述第一脚垫上设置有防滑垫;所述第二杆件背离第一杆件的端部铰接有第二脚垫,所述第二脚垫上设置有防滑垫

[0014]所述第一杆件设置轴孔,所述第二杆件邻近第一杆件的杆身伸入该轴孔内,并与该轴孔滑动配合

[0015]所述卡接槽横截面呈口小底大形状

[0016]所述卡接槽的槽口设置用于封闭槽口的螺栓

[0017]所述第二柄身段包括与第一柄身段连接的第一直杆段,所述第一直杆段与第三杆段通过折弯段连接

[0018]采用上述方案,有益效果如下,通过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相对滑动,可以实现整个撑杆的伸缩,方便向外撑开以及缩短收纳,通过手柄的扳动可以驱动连杆可驱动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之间的相向以及背离运动,在连杆以及手柄之间角度很小或者共轴时候,连杆与手柄之间的杆件机构接近自锁或者实现自锁状态,能够产生巨大的轴向推力,可以使两杆件的端部分别顶紧在货厢厢壁上,能够实现撑杆的固定,所述锁定件可通过插销可以进行锁定,锁定件既可以锁定第二铰接座在第二杆件上的轴向位置,同时由于卡接槽卡接手柄后,可以防止插销脱出,同时卡接还能够对处在死点或者接近死点位置手柄进行固定,防止在运输过程或者颠簸过程中,手柄回退使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无法顶紧的现象

采用本技术,在进行撑杆安装时候,通过扳动手柄能够获得巨大增力,能够快速实现第一杆件

第二杆件两端顶紧,直至将手柄卡接在卡接槽中,实现整个撑杆固定,在需要收纳时候,通过向外扳动手柄,使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相向运动回缩,然后可拆除锁定件,可进一步使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相向运动,收纳体积更小

采用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不需要进行齿条或者齿轮加工,零件加工简单,整体成本较低;无齿轮啮合结构,同时能够适应粗放的运输环境,不易出现卡滞等现象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2]图3为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锁定件与第二铰接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
100
为第一杆件,
200
为第二杆件,
210
为锁定孔,
120
为第一脚垫,
230
为第二脚垫,
300
为第一铰接座,
310
为手柄,
311
为第一柄身段,
312
为第二柄身段,
400
为第二铰接座,
401
为滑动孔,
500
为连杆,
600
为锁定件,
610
为插销,
620
为卡接槽,
630
为长臂,
3121
为第一直杆段,
3122
为第三杆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照附图,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

[0026]参见图1‑4,一种防移动撑杆的一种实施例,包括第一杆件
100、
第二杆件
200、
第一铰接座
300、
第二铰接座
400、
连杆
500、
手柄
310、
以及锁定件
600
,第二杆件
200
,与第一杆件
100
共轴布置且与第一杆件
100
在径向上限位,所述第二杆件
200
可相对第一杆件
100
可在轴向上相对滑动,所述第一杆件
10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移动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杆件
(100)
;第二杆件
(200)
,与第一杆件
(100)
在轴向上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杆件
(200)
设有锁定孔
(210)
;第一铰接座
(300)
,固定在第一杆件
(100)
上,所述第一铰接座
(300)
上铰接手柄
(310)
;第二铰接座
(400)
,安装于所述第二杆件
(200)
上,所述第二铰接座
(400)
设置与锁定孔
(210)
对应的配合孔
(150)
;连杆
(500)
,所述连杆
(500)
的近端铰接在第二铰接座
(400)
上,所述连杆
(500)
的远端铰接在手柄
(310)
的柄身上;锁定件
(600)
,所述锁定件
(600)
包括插销
(610)
,该插销
(610)
用于插入锁定孔
(210)
以及配合孔
(150)
,以使第二铰接座
(400)
与第二杆件
(200)
位置轴向位置锁定,所述插销
(610)
的其中一端部通过长臂
(630)
连接卡接部,该卡接部具有用于卡接手柄
(310)
的卡接槽
(62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移动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座
(400)
具有滑动孔
(401)
,所述第二铰接座
(400)
通过滑动孔
(401)
滑动配合在第二杆件
(200)
上,所述第二杆件
(200)
沿着轴向方向上设有至少两个锁定孔
(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华林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诺特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