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箱后部箍带的线束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48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油箱箍带支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油箱后部箍带的线束固定支架,包括下底板,所述下底板的顶端阵列分布设置有多个模脚,所述模脚的顶端连接有下模座,所述模脚与下模座贯穿连接,所述下模座的顶端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连接有上模座,所述下模座的顶端的两侧连接有下固定座,所述下固定座的顶端设置有导柱垫块,所述上模座的底端连接有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块的底端设置有导柱垫块,所述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的导柱垫块之间设置有独立导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带条固定在下固定座上,通过驱动使上模座下降,上模座底端的冲孔会对固定在下固定座上的带条两端同时进行打孔,节省了工人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箱后部箍带的线束固定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油箱箍带支架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油箱后部箍带的线束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汽车结构中,汽车油箱大多通过箍带固定在车身下底板

具体结构为通过两个并列的箍带将汽车油箱固定在在车身梁上

箍带使汽车油箱与车身下底板压紧,保证燃油箱在垂直方向无窜动;箍带的两个侧边压紧汽车油箱的侧面,以保证汽车油箱不会在水平方向上窜动

[0003]目前,箍带的成型一般要经过多道工序

其中,箍带一般是具有双侧耳环的,需要工人将带条两头分两次放入卷曲模具进行卷压成型,最终实现箍带成型,操作复杂,且无法将箍带两头同时进行卷压,工人的多次操作会提高工人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箱后部箍带的线束固定支架,以解决在箍带成型过程中,箍带需要将带条两头分两次放入卷曲模具进行卷压,该操作复杂,且无法同时进行卷压带条的两头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油箱后部箍带的线束固定支架,包括下底板,所述下底板的顶端阵列分布设置有多个模脚,所述模脚的顶端连接有下模座,所述模脚与下模座贯穿连接,所述下模座的顶端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连接有上模座,所述下模座的顶端的两侧连接有下固定座,所述下固定座的顶端设置有导柱垫块,所述上模座的底端连接有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块的底端设置有导柱垫块,所述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的导柱垫块之间设置有独立导柱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座的顶端的两侧设置有下固定块,所述下固定块设置在两侧的下固定座的内侧,所述下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底端与下固定块连接

且右侧的下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定位块处于下固定块的同一侧,所述下固定块的顶端连接有下垫块,所述下垫块的顶端连接有下冲孔凹模,所述下冲孔凹模上开有孔洞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座的底端的两侧设置有上垫块,所述上垫块与上模座连接,所述上垫块的底部连接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底端连接有压料板,所述上固定板底端连接有冲头,所述冲头与上固定板和压料板贯穿连接,所述上模座的底端连接有卸料螺栓,所述卸料螺栓与上模座

上垫块

上固定板和压料板贯穿连接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座的顶端的设置有下成型刀块,所述下成型刀块的中心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端与下模座相连,所述挡板与下成型刀块贯穿连接,所述下成型刀块顶端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下成型刀块贯穿连接,所述下成
型刀块一侧的侧端外壁链接有固定块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座的底端连接有两块横板,所述上模座的底端设置有上成型刀块,所述上成型刀块的顶端与两块横板连接,所述上成型刀块与横板贯穿连接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成型刀块与下模座顶端两侧的下固定块连接,所述下成型刀块与支撑块连接

[0012]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3]1、
通过设置上成型刀块和下成型刀块,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驱动上模座带动上成型刀块下降,由于限位杆的存在,所以上模座下降的限度有限,在上模座不断下降的过程中,带条会因受到上成型刀块的压力而不断弯曲,待带条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成型刀块与下成型刀块接触时,带条就会完全变成上成型刀块的形状,该装置操作方便,且成型较快,步骤简单

[0014]2、
通过设置下固定块,将带条固定在下固定块上,保证在上成型刀块对带条进行挤压时,带条的两端不会因为收到挤压而移动,同时,在上模座下降时,上模座底端两侧的冲头可以对带条两端进行打孔,节省了人力物力,一步到位,操作便捷,降低工人操作的危险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的内部部分结构的正视透视图

[0017]图3为图2的
A
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为图2的
B
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的另一部分的正视透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下模座结构的俯视透视图

[0021]图7为本技术的上模座结构的俯视透视图

[0022]图中:
1、
下底板;
2、
上模座;
3、
下模座;
4、
模脚;
5、
下固定块;
6、
限位杆;
7、
独立导柱;
8、
导柱垫块;
9、
上固定座;
10、
下固定座;
11、
支撑块;
12、
上冲孔凹模;
13、
卸料螺栓;
14、
下冲孔凹模;
15、
冲头;
16、
上垫块;
17、
上固定板;
18、
压料板;
19、
下垫块;
20、
定位块;
21、
挡板;
22、
定位板;
23、
固定块;
24、
下成型刀块;
25、
上成型刀块;
26、
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4]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5]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如“上

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或者是针对竖直

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

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

右;“内

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

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6]实施例一
[0027]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28]具体地是指一种油箱后部箍带的线束固定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油箱后部箍带的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板
(1)
,所述下底板
(1)
的顶端阵列分布设置有多个模脚
(4)
,所述模脚
(4)
的顶端连接有下模座
(3)
,所述模脚
(4)
与下模座
(3)
贯穿连接,所述下模座
(3)
的顶端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杆
(6)
,所述限位杆
(6)
的顶端连接有上模座
(2)
,所述下模座
(3)
的顶端的两侧连接有下固定座
(10)
,所述下固定座
(10)
的顶端设置有导柱垫块
(8)
,所述上模座
(2)
的底端连接有上固定座
(9)
,所述上固定座
(9)
的底端设置有导柱垫块
(8)
,所述上固定座
(9)
与下固定座
(10)
的导柱垫块
(8)
之间设置有独立导柱
(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后部箍带的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
(3)
的顶端的两侧设置有下固定块
(5)
,所述下固定块
(5)
设置在两侧的下固定座
(10)
的内侧,所述下固定块
(5)
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块
(20)
,所述定位块
(20)
的底端与下固定块
(5)
连接

且右侧的下固定块
(5)
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块
(11)
,所述支撑块
(11)
与定位块
(20)
处于下固定块
(5)
的同一侧,所述下固定块
(5)
的顶端连接有下垫块
(19)
,所述下垫块
(19)
的顶端连接有下冲孔凹模
(14)
,所述下冲孔凹模
(14)
上开有孔洞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箱后部箍带的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
(2)
的底端的两侧设置有上垫块
(16)
,所述上垫块
(16)
与上模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鸣江程国平李江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江诚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