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的干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404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的干电极,包括导电基座和电极头,导电基座的一端面设有导电连接部,导电连接部用于与脑机接口设备连接,导电基座的另一端面设有至少一个电极头;电极头包括弹性材质的电极本体和覆盖在电极本体表面的第一导电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的干电极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的干电极


技术介绍

[0002]脑电波是脑神经细胞总体活动,包括离子交换,新陈代谢等综合外在表现

脑电信号中包含着大量信息,对脑电信号监测分析,不仅能为医疗领域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还可以用在
AR
等意念控制领域

[0003]脑电信号的采集方式共有两种,分别是侵入式采集和非侵入式采集,其中,侵入式采集方式是指将大脑开颅,并向内植入传感器,此方式并不适合用户日常使用

非侵入式的脑电信号采集方式是通过在大脑皮层外部放置电极传感器来采集脑电信号,该种方法在脑机接口产品中应用较多,在生活中也较为常见

[0004]在非侵入式的脑电信号采集中,可使用湿电极或者干电极,使用湿电极测量脑电信号时,采集到的信号精度高,但是测量需要专业操作人员在被测者头上涂抹导电膏,以此来放大脑电信号

使用湿电极有如下不足:一

测量操作麻烦,被测者需要专业人员来涂抹膏体,且被测者在测试结束后需要洗头,步骤繁琐且时间较长;二

导电膏的稳定性随时间增加而变差,故测试时间不可过长;三

湿电极需要使用导线直接连接到电脑上,故使用的环境范围较小

因此采用湿电极采集脑电信号的方式多被用于专业医疗中

与使用湿电极测量脑电信号相比,干电极使用高输入阻抗技术,对电介质的依赖较小,干电极使用无线通信技术来收集脑电信号,减小了环境对其的制约,因此干电极可以适用于更广泛的场景,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脑电产品不仅应用于医疗领域,也在向消费电子领域扩展

[0005]对此,申请号为
2022222164935
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顶针式镀金脑电干电极,其包括中心镂空的塑料外壳

镀银铜件与多个镀金弹针,每个镀金弹针底部均嵌入塑料外壳内,每个镀金弹针顶部铺设有导电泡棉,镀银铜件底部与导电泡棉挤压接触,镀银铜件中心开设有用于与外界采集设备电连的螺纹孔,该顶针式镀金脑电干电极结构相对复杂,同时镀金弹针抵触在头皮上,镀金弹针受头皮的高低起伏而弹性形变,但镀金弹针强度相对较高,接触头皮时会使头皮接触位置具有较强的刺痛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的干电极,以优化结构,同时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的干电极,包括导电基座和电极头;
[0009]所述导电基座的一端面设有导电连接部,所述导电连接部用于与脑机接口设备连接,所述导电基座的另一端面设有至少一个电极头;
[0010]所述电极头包括弹性材质的电极本体和覆盖在电极本体表面的第一导电层

[0011]为更好的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层为氯化银层

[0012]可选的,所述电极本体的材质为医用橡胶

[0013]可选的,所述导电基座包括医用橡胶材质的基座本体和覆盖在基座本体表面的第二导电层

[0014]可选的,所述导电连接部为螺纹柱结构或插接柱结构

[0015]可选的,所述电极头为三个,且成正三角分布在导电基座上

[0016]可选的,所述电极头的形状为
T
形,所述电极头的竖段与导电基座连接,所述电极头的横段用于抵触在人体头部

[0017]可选的,所述电极头的横段为圆拱结构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的干电极,相对于现有技术,大大提高了脑电设备电极组件的自适应能力,电极头与电极基座之间一体成型连接,通过自身材料的弹性来保证在检测脑电信号过程中电极头始终在指定穴位与头皮紧紧贴合,自适应能力强,也能避免由于头型大小引起的电极滑移现象,检测的脑电信号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的干电极的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的干电极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3是图1的正视图;
[0023]图4是图3中
A

A
向剖视图;
[0024]导电基座
10、
基座本体
101、
第二导电层
102、
导电连接部
103、
电极头
20、
电极头本体
201、
第一氯化银层
2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26]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的干电极,包括导电基座
10
和电极头
20。
[0027]其中,导电基座
10
的一端面设有导电连接部
103
,导电连接部
103
用于与脑机接口设备连接,导电基座
10
的另一端面设有至少一个电极头
20
,电极头
20
包括弹性材质的电极头本体
201
和覆盖在弹性材质的电极头本体
201
表面的第一导电层
202。
[0028]本申请实施例的干电极,电极头
20
抵在头皮上,由于电极头
20
具有弹性特性,一方面可利用电极头
20
弹性保证在检测脑电信号过程中电极头
20
始终在指定穴位与头皮紧紧贴合,使检测的脑电信号更加精确,另一方面可降低头皮的刺痛感

[0029]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导电基座
10
包括医用橡胶材质的基座本体
101
和覆盖在基座本体
101
表面的第二导电层
102
,电极头本体
201
的材质也为医用橡胶,基座本体
101
与电极本体
201
一体成型,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0030]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极头
20
为三个,且成正三角分布在导电基座
10
上,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极头
2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的干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基座
(10)
和电极头
(20)
;所述导电基座
(10)
的一端面设有导电连接部
(103)
,所述导电连接部
(103)
用于与脑机接口设备连接,所述导电基座
(10)
的另一端面设有至少一个电极头
(20)
;所述电极头
(20)
包括弹性材质的电极本体
(201)
和覆盖在电极本体
(201)
表面的第一导电层
(202)
;所述电极头
(20)
为三个,且成正三角分布在导电基座
(10)
上,所述电极头
(20)
的形状为
T
形,所述电极头
(20)
的竖段与导电基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恩平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