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地线用的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896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导地线用的牵引装置,包括收放卷机,以及与所述收放卷机配合使用的近地引导组件,所述近地引导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一对立板,一对所述立板之间设有一组可移动的第一导线轮,所述第一导线轮下方设有第二导线轮,所述第一导线轮与所述第二导线轮之间的轮间距可调;所述第一导线轮和所述第二导线轮的一侧还设有可调节的弧形导向板,所述弧形导向板通过可调转轴与所述立板连接,所述弧形导向板朝向所述第二导线轮的一面设有导线槽。本牵引装置能够顺利安全的进行导地线的牵引敷设或者牵引拆除工作,有利于导地线缆顺利进入地下排管或者从地下排管导出。缆顺利进入地下排管或者从地下排管导出。缆顺利进入地下排管或者从地下排管导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地线用的牵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到电缆施工
,具体涉及到一种导地线用的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集电线路是输送电力的关键部件,导地线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导地线根据种类可以划分为金属导地线、钢芯铝绞线和复合导地线。
[0003]导地线的安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架空式安装,是将导地线与架空输电线路一起架设在空中,它的优点是安装简便,维护容易,但是,在环境恶劣的地区,架空式安装会受到环境的侵蚀,导致导地线的防腐性能降低;另一种是埋地式安装,是将导地线安装在地下,通常使用混凝土或塑料管道来保护导地线,埋地式安装的优点是安全可靠,不受风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安装难度较大,维护和检修也比较困难。
[0004]在埋地式安装过程中,线缆要从线盘上出来,引至地下的排管中,由于架设在地面上的电力收卷线盘尺寸较大,直径半米以上,加上支架,有的能够达到一两米,离地高度偏高,使得线缆在进入排管时存在较大的高差,线缆拉的过紧会抵接管口上沿,受力摩擦,线缆松弛的话又会先落地,在地面上摩擦,容易损伤或者弄脏线缆,不利于线缆的敷设,若在近地端设置导向支撑牵引装置,可以缓解和改善这样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导地线用的牵引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导地线用的牵引装置,包括收放卷机,以及与所述收放卷机配合使用的近地引导组件,所述近地引导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一对立板,一对所述立板之间设有一组可移动的第一导线轮,所述第一导线轮下方设有第二导线轮,所述第一导线轮与所述第二导线轮之间的轮间距可调;所述第一导线轮和所述第二导线轮的一侧还设有可调节的弧形导向板,所述弧形导向板通过可调转轴与所述立板连接,所述弧形导向板朝向所述第二导线轮的一面设有导线槽。
[0008]本牵引装置通过所述收放卷机和所述近地引导组件的设置,能够顺利安全的进行导地线的牵引敷设或者牵引拆除工作;所述收放卷机能够为“牵”提供动力,进行收放卷操作,所述近地引导组件能够起到引导和调向的作用,有利于导地线缆顺利进入地下排管或者从地下排管导出,既能够用于导地线缆的敷设,也能够用于导地线缆的拆除。
[0009]所述近地引导组件相对于较高的收放卷机来说,尺寸更小,能够贴近地面或者管口,在近地端支撑和引导线缆,有利于线缆平滑导出,从水平状态逐步引导至斜向上状态,线缆不会产生角度突变,也减少因高差的影响,线缆在地面上摩擦或者在管口上沿处被拉扯。
[0010]所述底板的设置能够用于支撑和固定整个组件,一对所述立板的设置能够连接安装两组导线轮和弧形导向板,让线缆在一对所述立板之间的区域内被引导出来,减少线缆
在近地端的偏摆。
[0011]所述第一导线轮和所述第二导线轮的配合作用,能够引导和张紧线缆,避免线缆松垮,所述第一导线轮设置为可移动的,能够调整两者之间的轮距,一方面能够调节对线缆的受力,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间距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外径的线缆。
[0012]所述弧形导向板能够与两个导线轮配合使用,对线缆的进出方向角度进行调整,使线缆的外周更好的贴合三者,同时让线缆有一个角度变化缓冲区域。
[0013]利用所述可调转轴,能够让所述弧形导向板在一定范围内旋转,所述导线槽能够较好的与线缆接触配合。
[0014]进一步的,一对所述立板上分别对应的设置有十字滑槽,所述第一导线轮的连接轴分别穿设在所述十字滑槽中,所述第一导线轮的至少一个连接轴上设有第一垫片、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一调节螺母。
[0015]所述十字滑槽的设置能够让所述第一导线轮在横竖两个方向上进行移动调节,并利用所述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一调节螺母来调整松紧程度并固定所述连接轴的位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线轮和所述第二导线轮均包括导轮本体,所述导轮本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用于连接所述立板。
[0017]所述连接轴用于与立板连接,其自身可以不相对于立板转动,所述导轮本体可以相对于连接轴旋转,在线缆的移动作用下跟随转动。
[0018]进一步的,一对所述立板上还分别对应设有弧形导向槽,所述弧形导向板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可滑动穿设在所述弧形导向槽中。
[0019]所述弧形导向槽的设置一方面起到角度调节的范围限制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导向限位作用,让导向杆在其限制的范围内移动,导向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支撑弧形导向板。
[0020]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导向板的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可调转轴,所述可调转轴的端部分别穿过所述立板并在端部分别设有第二锁紧螺母和第二垫片。所述弧形导向板也可以利用多个螺母的配合进行松紧调节和锁定。
[0021]进一步的,所述导线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导线槽的表面设有涂层或者防护垫。能够对线缆进行保护,避免线缆划伤。也能够根据需要改善摩擦力。
[0022]进一步的,一对所述立板的上方还设有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通过斜拉杆与所述立板连接。
[0023]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通过地锚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地面上,或者所述底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基础构件上。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接近导地线缆进出口出临时安装整个近地引导组件。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牵引装置通过所述收放卷机和所述近地引导组件的设置,能够顺利安全的进行导地线的牵引敷设或者牵引拆除工作;所述收放卷机能够为“牵”提供动力,进行收放卷操作,所述近地引导组件能够起到引导和调向的作用,有利于导地线缆顺利进入地下排管或者从地下排管导出,既能够用于导地线缆的敷设,也能够用于导地线缆的拆除;2、所述近地引导组件相对于较高的收放卷机来说,尺寸更小,能够贴近地面或者管口,在近地端支撑和引导线缆,有利于线缆平滑导出,从水平状态逐步引导至斜向上状态,线缆不会产生角度突变,也减少因高差的影响,线缆在地面上摩擦或者在管口上沿处被拉扯;3、所述第一导线轮和所述第二导线轮的配合作用,能够引
导和张紧线缆,避免线缆松垮,所述第一导线轮设置为可移动的,能够调整两者之间的轮距,一方面能够调节对线缆的受力,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间距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外径的线缆;4、所述弧形导向板能够与两个导线轮配合使用,对线缆的进出方向角度进行调整,使线缆的外周更好的贴合三者,同时让线缆有一个角度变化的缓冲区域。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一种导地线用的牵引装置的收卷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一种导地线用的牵引装置的放卷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近地引导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近地引导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近地引导组件的导线轮的安装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近地引导组件的弧形导向板的安装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地线用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放卷机,以及与所述收放卷机配合使用的近地引导组件,所述近地引导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一对立板,一对所述立板之间设有一组可移动的第一导线轮,所述第一导线轮下方设有第二导线轮,所述第一导线轮与所述第二导线轮之间的轮间距可调;所述第一导线轮和所述第二导线轮的一侧还设有可调节的弧形导向板,所述弧形导向板通过可调转轴与所述立板连接,所述弧形导向板朝向所述第二导线轮的一面设有导线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地线用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立板上分别对应的设置有十字滑槽,所述第一导线轮的连接轴分别穿设在所述十字滑槽中,所述第一导线轮的至少一个连接轴上设有第一垫片、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一调节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地线用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轮和所述第二导线轮均包括导轮本体,所述导轮本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连接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友刘军王理强吕琦王攀袁光鹏周杰成建宏李婷丁婷龚永忠潘宏胡波邓华君夏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源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