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宁学院专利>正文

基于菌藻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890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菌藻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设置菌藻微生物用于处理污水,所述的装置本体内设有齿轮传动机构和通气管,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位于装置本体上方,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下方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部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对装置本体内的污水进行搅拌,所述通气管在装置本体内竖向放置,所述通气管的上方连接有气泵,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多孔通气管相配合提高装置内溶氧量,使好氧微生物与莱茵衣藻一直处于良好的有氧环境中,防止厌氧环境导致其失去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菌藻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菌藻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藻类废水处理技术虽然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出现,但在工业化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除污水处理效率外,系统的稳定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高效集藻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技术经济水平

要完成污水处理任务,需要一定数量的藻类生物量

在传统藻类产量的基础上,发展光生物反应器需要大面积的土地,然而在许多地区,土地成本很高

从这个角度看,藻类废水处理技术的经济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0003]传统方式利用微藻处理生活污水,主要是吸收污水中的氮

磷等元素,其吸收氮的原理就是利用了微藻能够将无机氮转化为铵盐进行吸收利用,微藻还可以通过自养和异养混合营养的方式吸收有机氮

吸收磷的原理主要是磷酸化作用,利用水中的磷元素来达到处理污水中的磷

目前对这两种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已经接近成熟,但对水中难溶有机物的处理却仍没有较为成熟的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污水处理装置大多是地埋式

管道式,投资资金较多

成本较高,不适于大规模进行应用,同时占地面积大

对空间利用率低,对污水的处理效率低,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对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进一步优化设计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菌藻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0005]本技术所述的基于菌藻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设置菌藻微生物用于处理污水,所述的装置本体内设有齿轮传动机构和通气管,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位于装置本体上方,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下方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部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对装置本体内的污水进行搅拌,所述通气管在装置本体内竖向放置,所述通气管的上方连接有气泵,装置本体的下方设有排污口

[0006]进一步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一级齿轮和二级齿轮,所述一级齿轮和二级齿轮啮合传动,其中一级齿轮连接有电机,二级齿轮与传动轴相连

[0007]进一步的,通气管的四周设有多个不规则排列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一直延伸至装置本体的底部

[0008]进一步的,一级齿轮和二级齿轮内部镶嵌有磁铁,磁铁的
S
极朝外

[0009]进一步的,装置本体的上方设有进水口

[0010]进一步的,装置本体上还设有泄压口

[0011]进一步的,电机为减速电机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所述的基于菌藻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装置,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多孔通气管相配合提高装置内溶氧量,使好氧微生物与莱茵衣藻一直处于良好的有氧环境中,防止厌氧环境导致其失去活性

好氧微生物持续利用难溶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莱茵衣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供好氧微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维持活性

莱茵衣藻和好氧微生物两者互利共生,能较高效率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

具有投资资金较少

成本较低可大规模进行应用等优势,还具有占地面积小

对空间利用率高以及对污水的处理效率高的特点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0014]利用本装置处理污水具有节能

高效等特点,可适用于小规模家庭处理和大规模工厂化污水处理

在家庭生活污水处理中,污水处理完成后便可直接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又可满足家庭用水,减少了经济投入

如扩大装置规模也可用于企业

学校等场所的污水处理

同时该装置可以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处理污水的需求,作用原理简单易懂,对污水的处理效率高

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

[0015]本装置形成了更有经济和发展前景的产业链模式,一方面可以用来处理家庭以及工业生产产生的有机污水,同时可以得到处理利润;另一方面利用有机污水培养具有高光合效率的莱茵衣藻,打破了传统对有机污水处理方式的束缚,变单纯处理有机污水为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培养莱茵衣藻这种高附加值藻类

不仅可以直接出售微生物液来获得经济效应,也可以利用污水处理后的生物质能源来制作家畜肥料

土壤肥料以及通过厌氧发酵产生乙醇

通过出售这些高附加值产物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基于菌藻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装置结构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基于菌藻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装置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1、
进水口;
2、
电机;
3、
一级齿轮;
4、
二级齿轮;
5、
气泵;
6、
装置本体;
7、
通气管;
8、
排污口;
9、
搅拌桨;
10、
泄压口;
11、
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
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基于菌藻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6,装置本体6内设置菌藻微生物用于处理污水,装置本体6内设有齿轮传动机构和通气管7,齿轮传动机构位于装置本体6上方,齿轮传动机构的下方连接有传动轴
11
,传动轴
11
的外部连接有搅拌桨9,搅拌桨9对装置本体6内的污水进行搅拌,通气管7在装置本体6内竖向放置,通气管7的上方连接有气泵5,装置本体6的下方设有排污口
8。
[0022]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一级齿轮3和二级齿轮4,一级齿轮3和二级齿轮4啮合传动,其中一级齿轮3连接有电机2,二级齿轮4与传动轴
11
相连

[0023]通气管7的四周设有多个不规则排列的通气孔,通气孔一直延伸至装置本体6的底部

[0024]一级齿轮3和二级齿轮4内部镶嵌有磁铁,磁铁的
S
极朝外

在轮齿内部镶嵌磁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菌藻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
(6)
,装置本体
(6)
内设置菌藻微生物用于处理污水,所述的装置本体
(6)
内设有齿轮传动机构和通气管
(7)
,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位于装置本体
(6)
上方,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下方连接有传动轴
(11)
,所述传动轴
(11)
的外部连接有搅拌桨
(9)
,所述搅拌桨
(9)
对装置本体
(6)
内的污水进行搅拌,所述通气管
(7)
在装置本体
(6)
内竖向放置,所述通气管
(7)
的上方连接有气泵
(5)
,装置本体
(6)
的下方设有排污口
(8)
;所述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一级齿轮
(3)
和二级齿轮
(4)
,所述一级齿轮
(3)
和二级齿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宇睢站斌郑玟宣宋文路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